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1 临床资料 80例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依据 ,随机分为参麦组 36例 ,对照组 4 4例 ,两组均取单耳。参麦组 36例 (耳 )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10~72岁 (平均 4 2 5岁 ) ,病程 2小时~ 6 0天 (平均 7 2天 ) ,其中≤ 7天 2 0例 ,7~ 14天 9例 ,≥ 相似文献
4.
张三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2):29-29
突发性聋是我科常见病之一,起病突然,治疗复杂,疗效不确。1998年10月~2002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42例(45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突发性聋属感音性聋的一种,在瞬间或数小时内可达到重度聋或全聋。近年我科收治本病87例,除常规治疗外,均加强了心理护理,对心因性患者进行了重点心理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的预后临床观察。方法对187例突发性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扩张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及能量合剂、高压氧治疗有效率57%,7d内就诊有效率78%,听力曲线类型为上升型,平坦型者有效率81%,听力损失小于60dB者总有效率80%。结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因素:就诊天数;初诊时纯音测听类型;听力损失程度。而与年龄、性别、单双侧耳有无伴发眩晕,有无心血管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永久性聋。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及微波治疗突发性聋的患者,并与单纯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 (突聋 )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 ,直到目前 ,其总体疗效仍不十分满意。我们从 1998~ 2 0 0 1年 4月采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突聋 2 0例 ,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突聋共 3 0例 (3 0耳 ) ,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聋诊断依据[1] 。其中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0例。治疗组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9~ 63岁 ,病程 1~ 2 1d。对照组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2~ 64岁 ,病程 2~ 2 3d。两组病例均经常规耳科检查及有关检查 (包括头颅CT或MRI) ,排除了外、中耳疾病和颅内肿瘤、出血、梗塞等疾病。…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突发性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从突发性聋的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综述了突发性聋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中医活血通窍法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联合中医活血通窍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测听(PTA)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TA阈值、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PTA阈值为(40. 53±8. 14) dB,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 75±9. 26) d B(P 0. 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为(37. 51±4. 26)%,纤维蛋白原为(3. 85±0. 82) g/L,血浆黏度为(1. 30±0. 27) m P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 58±4. 13)%、(4. 63±0. 91) g/L、(1. 56±0. 28) m Pa·s(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59%(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活血通窍法治疗突发性聋可有效促进患者听力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常见病 ,其真正原因未明 ,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代谢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很难针对某一单一病因的方法进行治疗 ,而采取针对多种病因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现就近年有关报道 ,对有关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研究及治疗方法 ,疗效综述如下。1 治 疗汪晓雷 [1 ]用利多卡因 0 .2 g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治疗 2 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 ,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治疗 5 9例做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 .5 3% ,高于对照组 (6 9.45 %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耳鼻喉科急症[1]。由于原因不明及症状不典型,常误诊。我院2003~2004年诊治92例突发性聋,23例误诊,误诊率25%。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43例,女49例;年龄7~68岁,平均51·2岁。1·2临床表现突发性一侧耳听力下降,伴耳鸣、眩晕、恶心、呕吐34例;突发性一侧耳听力下降,伴耳鸣30例;眩晕、恶心、呕吐,伴一侧耳鸣17例;一侧耳鸣、耳闭9例;眩晕、恶心、呕吐2例。查体:双侧鼓膜正常72例,双侧鼓膜内陷15例,患侧鼓膜内陷、健侧正常5例。纯音测试检查:健耳正常,患…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耳部常见病之一。中老年发病率较高,而中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脑动脉硬化。以往临床上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常规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欠满意。为此,本文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但导致突发性聋的原因大多会影响内耳微循环障碍,通过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可提高或恢复听力。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昆明制药厂)治疗突发性聋患者40例(42耳),取得较好疗效,并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0例(41耳)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永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3,7(13):1991
为了解高压氧并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将454例(516耳)患者按病历号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226例(256耳)和高压氧综合组(常规+中药+高压氧)228例(260耳),分别进行治疗。结果综合组有效率73.7%,高于常规组59.4%(χ2=35.18,P<0.01)。证明高压氧并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并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压氧并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交454例(516耳)患者按病历号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226例(256耳)和高压氧综合组(常规+中药+高压氧)228例(260耳),分别进行治疗。结果综合组有效率73.7%,高于常规组59.4%(x^2=35.18,P&;lt;0.01)。证明高压氧并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