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并就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染色体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脆性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脆性染色体研究,并以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发现:①72例中69例有脆性染色体,对照组均未发现脆性染色体;②脆性染色体细胞数,初发和复发组分别占计数细胞数的14.24%(235个)和12.21%(238个).脆性染色体条数分别286和272条,两组均无显著差异;③患者组脆性染色体号表达频率高低顺序为6号、3号、17号、1号、2号;④脆性染色体形态特征,多见为未染或淡染的染色体间隙和断裂,以及异常随体;⑤脆性位点初步确定为6P22、3P21、17q12、1P22、2q14;还有6q未、17q末和2q末异常随体,可以认为上述脆性染色体表达可能为本病所固有的一种遗传学特征,而且上述脆性位点的多位性可能与本病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X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中X染色体异常的比率和类型。方法 随机选取、盲法检测23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颊粘膜细胞的性染色质(Barr小体),以1069例普通小学生为对照;对异渖者再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 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染色体呈47,XXY型的比率为9.0‰(8/884),女性患者呈45,X型的比率为1.4‰(2/1424);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多1条X染色体和 相似文献
4.
具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Y染色体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指出,染色体为XYY的个体常出现冲动行为,而大Y染色体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尚无定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受幻觉、妄想支配易发生攻击行为,但非每例患者均出现攻击性行为。为了探讨预测这种风险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9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山东半岛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9号染色体进行基因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位点.方法:在9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20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混合池的方法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分别混合后进行基因扫描,对比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差异位点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9S273遗传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存在与9号染色体关联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有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5):298-299
目的:研究凶杀行为与染色体的关系。方法:对有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无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染色体对照研究。结果: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Y、E和F组的相对长度测量发现,研究组有14例Y/F指数大于1.0,Y/F平均指数0.91,具有长Y染色体,其频率为19.44%。对照组无1例具有Y染色体者,Y/F平均指数小于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长Y倾向,提示对有长Y染色体的患者更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同胞家系的6号染色体基因组扫描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6号染色体进行候选区域的基因组扫描,探索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以分布于6号染色体的28个微卫星标记在137个精神分裂症同胞家系样本中进行候选区域的基因扫描,采用受累同胞对分析方法,结合诊断分类,量表及必要的临床资料。通过GENEHUNTER ,MAPMAKER/SIBS等软件系统进行质量性状及数量性状的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结合诊断分类的质量性状连锁分析未发现阳性结果。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Haseman Elston数量性状连锁分析,结合PANSS-P分析所得最大Lod值为1.39,位于D6S1960附近,结合PANSS-G和PANSS-N所得最大Lod值分别为2.50和1.56,位于D6S291附近,变异因素数量性状分析与Haseman-Elason分析结果一致,即在相应的数量性状分析中,在D6S1960和D6S291附近,位点本身的遗传效应有明显作用的趋势。结论:6号染色体短臂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一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有位于21q21的APP基因17外显子的突变,导致APP713发生Ala→Val的置换,该突变发生在APP基因进化高度保守区域,紧挨与Alzheimer病有关的突变部位,提示该突变对精神分裂症发病可能有重要作用,后来Jones等在100个无亲属关系的患者中没有发现这样的突变,但这并不能排除在高发家系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13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关联区域。方法在13号染色体上间隔约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基因扫描及分型,经过卡方(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3S265(13q31.3)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本病的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10.
在发现精神分裂症(SP)患者常染色体某些脆性位点(FS)表达率明显增高基础上,旨在观察SP患者的一级亲属FS表达情况,并研究SP与FS间的连锁关系。采集11个SP家系的11例患者和30例一级亲属的末梢血作淋巴细胞体外TC199培养,检测其染色体FS,并以3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家系Lods法进行SP与FS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和亲属两组的FS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p31、3p21、4q31、6p21和17q12的表达率在前两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有相同FS表达。家系连锁分析显示,最大Lods值1p为0.0180,3p为0.0820,6p为-0.0060,17q为0.7012。提示FS在SP患者和一级亲属中似乎是一种共存现象,SP与FS之间尚无显著连锁存在,但均不否定连锁关系,有待扩大家系样本,对同类标记Lods值继续累加,方可定论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某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扫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6号染色体上寻找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进而定位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方法在6号染色体采用问隔10cM(厘摩)遗传距离的20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分别对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地区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混合样本进行基因组扫描,比较两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值比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D6S289和D6S460两个遗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1和0.20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46和0.157,P〈0.01),而患者组D6S1610遗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0.087)低于对照组(0.161,P〈0.01)。结论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与6号染色体的关联区域,致病因子(基因或调控因子等)可能位于其中。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8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8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方法采用DNA混合池(DNA pooling)的方法,选择8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间隔10cM(厘摩尔)的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山东潍坊东部偏远地区人群中的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名正常对照分别进行了扫描,比较两组每个等位基因峰高比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在遗传位点D8S264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潍坊东部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在8号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该区域可能包含致病基因或调控因子的畸变。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了9个高发分裂症家系,均来自于同一地区(Intermountain West),属典型的多子代家系且很少使用酒精及药物;家系中共有120人,其中32例为慢性精神分裂症,2例为慢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以分裂为主),2例为不肯定性精神分裂症,9例为分裂型人格障碍,每个家系在均有3~6位患者同,基因分析采用标准的PCR方法,经6%聚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21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用DNA混合池(DNA pooling)的方法,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2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寻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方法在21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了5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扫描。用卡方[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逐一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21S1256遗传位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在21号染色体长臂存在关联区域,可能包含致病基因或调控因子的病变。 相似文献
15.
16.
17.
Sherrington等 1988年首次报道 5号染色体上存在着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基因 ,随后相关研究也得到一些有意义的阳性结果。已报道存在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染色体有 2 2q ,1q ,15q ,13q ,18p ,11q ,8p ,6q ,5q ,其中有些结果已得到多次重复[1] 。而普威综合征的精神症状有时类似精神分裂症。故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普威综合征与 15号染色体分子遗传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与 15号染色体1 1 感觉门控P50 与精神分裂症 感觉门控 (sensorygating)是指大脑改变其对感觉刺激的反应之能力。不断重复的感觉刺激会使大脑反应性减退 ,而当新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染色体22q11泛有素融合降解1型蛋白基因(UFD1L)和腭心面综合征缺失的核定位信号基因(NLVCF)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138例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的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UFDlL基因rs1547931(G/C碱基改变)和NLVCF基因rs1473109(C/T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方法,包括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及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分析基因型数据。结果 (1)HRR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4.260,ν=1,P=0.039),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2)TDT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连锁和关联(χ^2=5.333,ν=1,P=0.021),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连锁及关联;(3)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显示rs1547931-rs1473109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9.723,ν=3,P=0.021),rs1547931(C)-rs1473109(T)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呈负相关(χ^2=6.607,ν=1,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UFD1L基因本身或其附近的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染色体候选区域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q21-22,1q32-44,5q21—33,6p24—22,8p22—21,10p15—11,11q23—24,11p15,12q23—24,13q32—34,22q11—12,9q34,16p13,12q13,17q25及19q13等染色体候选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 选择候选染色体区域的微卫星标志,对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汉族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进行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5.1软件包及Genehunter2.1软件包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构建最可能的单体型。结果在染色体11q23.2-24.2区域获得3个连续高的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在D11s925处获得的峰值为4.33(P=0.016),超过显著性连锁的阈值。与D11s925相邻的D11s898及D11s4151在多点非参数分析中的LOD值分别为1.57和3.82。对11号染色体上的6个微卫星标志进行单体型分析,D11s902与D11s898之间存在重组,提示可能的疾病基因在D11s902远端。结论 11q22.1-24.2区域可能包含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系调查、双生子以及寄养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 ,本病的易感基因最有可能分布在第 13、 8、 2 2和 6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