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桡动脉途径行CAG或PCI术63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6%;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成功行CAG或PCI,2例中1例为头臂干严重扭曲,另1例为桡动脉迂曲,血管发育细小;CAG或PCI总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心病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3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有病变的84例,单支病变36例,两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24例,其中介入治疗64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和穿刺相关的死亡。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F共用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出Allen's试验呈阳性患者214例,采用Selding's穿刺法植入Terumo动脉鞘管(无需开皮),推注肝素3000U,异搏定200μg,送入5F共用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如果发现病变血管狭窄大于75%可直接行PCI术.以5F共用导管给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者为210例,改行股动脉穿刺者为4例;改用JL4.0者为2例,改用JR3.5者为6例,其余均采用5F共用导管获得成功。结论5F共用导管应用于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90例手术成功;10例未成功,其中6例改为左桡动脉入路,4例经右股动脉成功。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8例,前臂血肿2例,术后桡动脉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损伤小、痛苦小、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5.
经肱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穿刺口并发症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会霞  姚慧慧  王金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00-100,104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穿刺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18例经肱动脉PCI后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1例形成血肿;2例发生迷走神经发射;5例患者感到术侧肢体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经肱动脉PCI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5例患者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及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分析存在的技术难点、相应解决办法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45例患者经桡动脉行CAG(男性3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5±10)岁,常规使用5F泰尔茂公司多功能导管,7例更换6F指引导管成功进行PCI,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6±7)岁。结果桡动脉穿刺不成功2例,桡动脉痉挛导致无法完成操作1例(5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途径成功率为93.3%(42/45),其中1例改为经肱动脉途径成功施行PCI,2例改为经股动脉途径完成CAG和PCI操作。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一些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但较经股动脉径路操作稍复杂,需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及器械选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功能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8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检查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结果58例患者均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疗手术。其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成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2例因右桡动脉穿刺困难改由左桡动脉穿刺成功行介入诊疗手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7例发生桡动脉血管痉挛,经处理后3例改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手术。结论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具备头软、支撑好、柔韧性好特点,术中减少交换导管等步骤从而减少血管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介入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处理措施。方法观察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PC I的246例患者,观察有无大出血、血管及脏器损伤、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发生。结果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7.3%,其中压迫止血不当产生的出血6例,均为少量出血;穿刺点周围血肿4例,迷走神经反射3例;发生使介入操作暂时停止或减慢的桡动脉痉挛3例;一过性视力障碍者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PCI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在临床不少见,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术中精细、熟练操作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皮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经皮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4例患者经桡动脉成功穿刺,穿刺成功率为98.50%;379例患者桡动脉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4.75%。其中成功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5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迷走反射1例,穿刺位置小血肿2例,桡动脉痉挛20例,桡动脉搏动发生减弱4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75%。结论皮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少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静 《中国医药》2013,8(5):608-60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三种穿刺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65例行PCI术患者,根据穿刺动脉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31例)、股动脉组(26例)和肱动脉组(8例),通过PCI术后焦虑失眠、尿潴留、腰背部不适、血液循环障碍、术肢疼痛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不良发应发生率评价3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股动脉组焦虑失眠、尿潴留、腰背部不适、血液循环障碍、术肢疼痛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不良发应发生例数分别为25例(96.2%)、21例(80.8%)、25例(96.2%)、8例(30.8%)、7例(26.9%)、11例(42.3%),桡动脉组无尿潴留及腰背部不适患者,焦虑失眠、血液循环障碍、术肢疼痛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者分别为10例(32.3%)、2例(6.5%)、3例(9.7%)、1例(3.2%),肱动脉组无腰背部不适及术肢疼痛患者,焦虑失眠、尿潴留、血液循环障碍和迷走神经反射者分别为4例(50.0%)、1例(12.5%)、1例(12.5%)、1例(12.5%),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或者肱动脉穿刺的舒适度明显优于经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的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穿刺路径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对照组(36例)经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与舒适度相关各指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PCI治疗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要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时的常见问题和并发症、以及观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自2005年8月~2009年5月该院319例次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介入治疗(TRA/TRI),对其中的失败原因和有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19例次TRA/TRI中、有29例次经桡动脉途径失败、改行经股动脉途径获得成功。失败原因包括:因桡动脉细小或搏动微弱而穿刺失败;导引钢丝进入动脉夹层;桡动脉痉挛导管无法操作;桡动脉中段、锁骨下动脉、头臂干或升主动脉等严重迂曲、畸形或主动脉根部重度扩张或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导管无法到位。在围术期并发症包括前臂血肿;穿刺部位出血;桡动脉痉挛、而拔鞘困难;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等。未发生桡动脉闭塞和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等重大并发症:结论TRA/TRI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需要术者熟练掌握桡动脉穿刺技巧,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熟练掌握导管、导丝操作技术,避免桡动脉痉挛的发生,预防血肿、出血和室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入路急性心肌梗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CI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首选经桡动脉入路330例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分组为:PCI成功组300例、导丝操作困难组20例、导管操作困难组10例。结果性别、年龄、血型、腕周径对经桡动脉入路PCI术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脉压、运动对经桡动脉入路PCI术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是安全和可靠的,根据临床资料可以成功选择动脉入路,提高手术成功率,节省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136例经桡动脉途径、136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造影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剂使用量、曝光时间、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和手术途径更换例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径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PCI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少,具有止血方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一条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伴高血压需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应用5F 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继之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40例经右桡动脉途径顺利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2例因造影导管不够长而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3±3.1和23.4±9.6分钟;2例分别因桡动脉痉挛和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导致导管无法到位,后改行右股动脉途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全部病例均无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曾快速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也逐年增加。经桡动脉穿刺PCI治疗因桡动脉血管位置浅,且周围无其他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术后压迫止血方便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经桡动脉穿刺。但经桡动脉穿刺行PCI也发生出血、血肿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早期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极其重要[1]。最新PCI护理实践指南建议护士在术后评估穿刺点周围皮肤张力、有无血肿、渗血,穿刺侧肢体有无肿胀,末端皮温皮色;穿刺桡动脉者观察桡动脉搏动及穿刺侧手指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1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6.7%,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术前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PCI治疗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经正确有效的护理,术前患者情绪均稳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均获得康复,痊愈出院。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止血,恢复快,术后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人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138例,根据PCI操作途径分为桡动脉组(68例)和股动脉组(70例)。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和疗效以及术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在穿刺时间、球囊开始扩张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桡动脉组发生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但经股动脉透视时间短,不易发生血管痉挛。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PCI疗效相似,股动脉操作更加习惯和熟练。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96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CAG)成功92例,成功率达到95.83%,造影成功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其中对62例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置入支架86枚,成功治疗患者60例,成功率达96.77%。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是安全可行的,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