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三又神经起源于何处? 三叉神经起于脑桥两侧的两个根。大根是感觉根并延伸到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小根是运动根。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或分支来自于半月节。运动根进入下颌神经。 2.上颌神经有哪些分支? 脑膜神经,翼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颧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按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损毁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156例患者在CT引导下均可成功精确穿刺卵圆孔,结合电生理定位可精确做到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损毁。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 < 0.05)。随访12个月有效率高达94.9%。6个月时复发5例,12个月时复发8例。结论    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试验能够精确定位卵圆孔及神经分支,射频热凝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局麻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为预防或减少术中发生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412例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病例,其中297例术前未使用阿托品,115例术前肌注阿托品,统计心电监护记录中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新发窦性心动过缓81例(19.7%),出现窦性停搏13例(3.2%),发生阿斯综合征2例(0.4%),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5例(1.2%)。其中阿托品组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55例,窦性停搏8例;未用阿托品组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26例,窦性停搏5例,术前使用阿托品对减少术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93例(22.6%),出现新的房性期前收缩66例(16.0%),室性期前收缩59例(14.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0.7%);心房纤颤1例(0.2%)。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可以出现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术前注射阿托品不能避免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强术中心电监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腮腺区异位脑膜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瘤,异位于颅外者非常少见。异位脑膜瘤好发于头皮、颅骨、眼眶、鼻窦、中耳、鼻腔、颈部、腹膜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硬脑膜外层等。脑膜瘤属良性肿瘤,有时可呈浸润性生长,但无远处转移,手术彻底切除可得到根治。本文报告1例异位于腮腺的脑膜瘤。  相似文献   

5.
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的20例报告范振荣,韩华,于宏伟,陈志俊,王康远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是否适宜应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学者们仍有不同的意见。作者通过20例的治疗和观察,初步认为第一支疼痛不适宜施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一...  相似文献   

6.
黄新乐  陶震江 《口腔医学》2003,23(6):350-351
目的 探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32例。经信件或电话随访 1~ 7年。结果 半年内治愈率 10 0 % ,10个月~ 1年内复发者 2例。在 2 0 0 0年以前接受手术的 2 5例患者中 ,2~ 3年内复发 5例 ,复发的患者中有 2例为第Ⅱ支痛 ,经第Ⅱ支高位撕脱后疼痛消失。结论 经翼颌间隙高位撕脱下牙槽神经 ,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部标本16例(32侧)。结果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主要是小脑上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发生接触的占50.0%(16/32),形成压迫的占12.5%(4/32)。结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相似文献   

9.
静磁场对大鼠三叉神经节中SP-mRNA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静磁场对大鼠三叉神经节中SP-mRNA的影响。方法 将 4 4只 6~ 7周的大鼠置于静磁场中 ,在 1、2、6、1 2和 2 4h时分别将动物处死 ,取其三叉神经节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SP-mRNA在各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在静磁场作用下三叉神经节中SP-mRNA的表达呈上调变化 ,2h时达峰值 ,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静磁场可以使三叉神经节中的SP-mRNA呈现上调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的第三支,从卵圆孔中出颅,司理咀嚼肌、鼓室张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的运动,司理牙齿、牙龈、颊粘膜、口底粘膜、舌前2/3上皮、脑膜、唇及面下部皮肤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颅面联合切除侵及颞下凹和中颅底的颌面部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侵入颞下凹或中颅底的颌面部肿瘤的相关问题。方法:报告5例采用颅面联合切除方法治疗腮腺肿瘤、颧骨巨细胞瘤和三叉神经恶性神经鞘瘤。结果: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结论:先颅外后颅内的手术方式能减少手术危险性,中颅底处理中不可进入茎突、翼钩连线以内,首选旋转颞肌瓣修复颅底缺损并填塞颞下凹死腔。  相似文献   

12.
在腭裂修复手术中同时采用正反“Z”字软腭延长手术 ,目的使软腭延长 ,使咽腔尽量达到缩小 ,以利于术后语言训练 ,收到满意的结果一、一般资料我们自 1989年开始共收治腭裂患者 89例 ,其中采用正反“Z”字软腭延长术 2 4例 ,其中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为 4~18岁 ,手术后效果均达到预期结果。尤其年龄较大者效果更佳 ,手术后无 1例瘘孔发生。二、手术方法软腭部血供来源 :软腭部动脉主要来源于腭动脉 ,其次是咽升动脉腭支、腭小动脉和扁桃体动脉。软腭部前 1/ 2的口腔面是由腭小动脉供应。面动脉的一条分支腭升动脉是软腭中最大的一条动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来越来愈多的研究揭示其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潜伏有关.PTN患者的三叉神经节和神经根有明显的脱髓鞘变,而脱髓鞘病变是PTN的主要病理基础.HSV依赖其嗜神经特性感染三叉神经半月节并长期潜伏,在机体免疫低下时激活,造成对三叉神经的慢性炎症性刺激,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进而引发PTN.诠释P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揭开三叉神经痛之谜,创建并运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部标本16例(32例)。结果: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主要是小脑上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发生接触的占50.0%(16/32),形成压迫的占12.5%(4/32)。结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牙髓炎过程中三叉神经节GFAP的表达变化,探讨三叉神经系统通过卫星胶质细胞活化反应参与牙髓炎症及痛觉过敏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牙髓炎动物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半定量分析方法,从细胞水平及mRNA水平检测三叉神经节中GFAP的动态表达。结果:大鼠牙髓炎症24 h后,三叉神经节内可见GFAP免疫阳性卫星胶质细胞围绕在神经元周围,形成典型的环状结构。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GFAP的mRNA表达水平于炎症24 h达峰值。结论:三叉神经系统通过卫星胶质细胞活化反应参与牙髓炎症及痛觉过敏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X线摄影及直接测量法,对108侧颅骨颞下颌关节窝及关节结节与脑膜中动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颞下颌关节窝及关节结节与脑膜中动脉的行径及相应部位颅骨厚度的规律性,提示颞下颌关节手术时,应持审慎态度,以免损伤侧支吻合丰富的脑膜中动脉而难以止血.  相似文献   

17.
心脏收缩不全,心动过缓和其它心律失常是颌面部手术的一种并发症。在颅神经区特别是三叉神经区进行手术会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和/或其它心律失常.伴随限科手术出现的心律失常被称作:“眼心反射”,这种现象在操作、牵拉眼窝内的眼直肌时出现。在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市维多利亚总院,18个月内对  相似文献   

18.
髓外浆细胞瘤少见,发生于腮腺及硬脑膜者更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于一年三个月前因左耳无规律性疼痛,耳后肿胀伴发热4~5个月,头痛、恶心、呕吐四天先后住我院耳鼻喉科和神经科,入院后出现左侧面瘫,嗜睡、神志模糊,经B超检查发现左颞叶占位性病变,于1988年11月11日行左颅中凹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颅中凹有一5×5cm~2肿块,质地稍硬,界清,血供丰富,其蒂部来自颅中凹底,病理报告“脑膜浆细胞瘤”。于一个多月前患者发现左耳垂下一拇指大无痛性肿物,收住我科。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加力8h至加力3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4周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下降,但PPTA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P物质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20.
颅外假性颈动脉瘤破裂可危及生命 ,需及时手术[1,2 ] 。我科于 1977~ 1996年收治假性颈动脉瘤 4例 ,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病例 1 男 ,2 0岁。枪伤 3周后右颌后区出现渐大的搏动性包块。检查见贯通伤的方向为右颊至右颈上 ;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在颌外动脉起始处 ;手术暴露右颈外动脉起始端 ,可见包块下端的颈外动脉分支增粗。结扎颈外动脉 ,切除瘤体后发现颌外动脉起始处的裂口约 6mm ;包块剖面为假膜包裹的囊腔内有多层的血凝块。病例 2 男 ,19岁。刀刺伤左颈部 1个月后仍肿痛就诊。检查发现左颈中上部有约 6cm× 6cm包块 ,囊性感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