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肝病的危害,尤其是肝炎的流行以及肝癌的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某些肝炎及肝癌目前尚未清楚其发病的生理学机制,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显得极其重要。树鼩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人们利用树鼩成功建立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动物模型,多数研究集中在人类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方面。本文主要介绍肝脏疾病树鼩动物模型的国内外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动物体内外试验,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损害中的作用。结果显示,TNFα单独或与D氨基半乳糖(D-GaIN)联合作用于培养肝细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清液中AST活性无明显变化、将TNFα处理后的树鼩血清作用于培养肝细胞,细胞上清液中AST活性升高、加入一定浓度的aprotinin能抑制选种效应。在HBsAg预先致教的树鼩体内注入TNFx,可导致肝、肺、肠等器官的出血、坏死。这提示,TNFx在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并在体内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白脂素(Asprosin)是一种新的糖原性脂肪因子,主要在空腹时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并释放。Asprosin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和器官中起着复杂的作用。它与食欲、糖代谢、胰岛素抵抗(IR)、细胞凋亡等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Asprosin在代谢和代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正常代谢过程的破坏。目前,这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阿司匹林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微生物是与宿主共生的一个大的生物群落,当其发生紊乱时将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其代谢产物也对全身代谢性疾病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骨代谢性疾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是肠道微生物群所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能够很好地反映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在骨代谢性疾病中起着调控作用。中药在调控肠道菌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SCFAs的调控。笔者就单味中药及提取物与中药复方通过调控SCFAs影响骨代谢,从而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肥胖与代谢病外科(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surgery)是指通过精确的诊断及评估,应用手术干预的方式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十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及其引发的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快速提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已是当前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2-3]。目前,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措施相比,手术干预方式治疗肥胖症取得的减重效果显著,同时  相似文献   

6.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参与了各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miRNA在骨组织代谢过程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对骨代谢相关miRNA的作用靶基因、信号通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它们在调控骨组织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就miRNA的生物学特性、成骨相关miRNA、成软骨相关miRNA,骨吸收相关miRNA以及骨代谢性疾病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骨代谢相关miRNA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在组织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表达,又结合其组织特异性及时序性的特点,miRNA就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7.
骨与软骨的代谢机制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临床及基础研究在骨质疏松、骨关节退变、骨肿瘤等骨科疑难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已经从蛋白、信号通路水平,逐步深入至mRNA转录因子的调控水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非编码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转录调控水平参与了生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在骨与软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证实其参与了多种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随着LncRNA作用途径及靶点不断地被发现,其在骨代谢中的关键地位被不断证实。本文通过总结Lnc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与软骨代谢中的作用和相关靶点,进一步阐释骨与软骨代谢的基因调控机制,探讨了其在诊断和治疗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价值,为骨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长期高血糖状态损害心血管系统、肾脏、周围神经、视网膜及其他组织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在包括DM及其并发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本文旨在对circ RNA在DM及其并发症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与软骨的代谢机制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临床及基础研究在骨质疏松、骨关节退变、骨肿瘤等骨科疑难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已经从蛋白、信号通路水平,逐步深入至mRNA转录因子的调控水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非编码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转录调控水平参与了生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LncR鄄NA在骨与软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证实其参与了多种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随着LncRNA作用途径及靶点不断地被发现,其在骨代谢中的关键地位被不断证实。本文通过总结Lnc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与软骨代谢中的作用和相关靶点,进一步阐释骨与软骨代谢的基因调控机制,探讨了其在诊断和治疗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价值,为骨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病态性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之一,可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由于传统内科治疗的相対局限性,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受到重视与认可。本文旨在初歩总结减重外科手术历史发展及其优缺点,合理选择减重术式,规避相关手术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体的骨代谢主要依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来达到平衡,在骨代谢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细胞因子、激素等参与来协助这一过程,如果骨代谢出现失衡,则会出现致残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的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效应蛋白gasdermin D(GSDMD)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形成穿孔效应,导致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细胞焦亡的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凋亡、自噬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感染性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骨代谢性疾病中鲜有报道。笔者就细胞焦亡对骨稳态的影响进行综述,以利于对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的改变对宿主起着多方面的影响。代谢手术对肠道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改变影响了寄居于肠道内的菌群。而这些菌群的变化参与了术后体重下降﹑糖代谢及脂代谢的改变。同时已有很多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宿主的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免疫调节系统对骨代谢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益生菌作为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骨保护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从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益生菌与骨代谢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搭建肠道菌群与代谢术后骨代谢相关多学科之间的桥梁,为代谢术后的菌群治疗、靶点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破骨细胞是起源于骨髓单核细胞的多核细胞,成熟的破骨细胞位于骨小梁和骨皮质内表面。骨组织稳态受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之间的平衡调节。然而在病理状态下,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和炎性蛋白质等都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使骨代谢失去平衡,导致骨组织过度吸收和过度形成。破骨细胞过度活化常见于骨质疏松症,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等骨代谢疾病。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同样会导致如石骨症等疾病。因此,破骨细胞是骨代谢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关破骨细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本文就破骨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代谢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密切。绝经后女性常常合并铁蓄积状态,铁蓄积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铁调素作为机体铁代谢和铁稳态的主要调节者,通过铁调素降低铁蓄积可能成为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之一。因此本文拟对铁调素通过降低铁蓄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肝脏外科疾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代谢常受到抑制,其营养支持率普遍高于其他系统疾病。肝脏处于物质代谢的中心,营养物质的代谢与肝功能状况联系紧密,肝脏外科疾病的营养支持特点有别于胃肠道疾病,不合理或过量的营养支持不但不能改善患者病情,还可能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影响患者康复。笔者就肝脏外科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Insulin resistance is the rate-limiting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The gut microbiota has been implicated in host energy metabolism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nd is recognized as a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organelle in host metabolism, as the human gut harbors 10 trillion bacterial cells. Gut microbiota break down various nutrients and produce metabolites that play fundamental roles in host metabolism and ai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metabolic disease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various effects of bacterial metaboli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s critical. Here, we review the mechanisms linking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various insulin-responsive tissues.  相似文献   

17.
铁离子参与了人体内多种代谢活动,特别是最近的研究发现铁离子与骨代谢也存在重要的相关性;铁离子与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中也已发现乳铁蛋白和乳酸亚铁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很重要的联系。笔者就临床中的一些疾病(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与铁超载的相关性所进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笔者希望铁代谢与骨代谢的研究对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等骨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衰老已被证明是导致骨代谢过程中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囊泡内含有不同种类的miRNAs、蛋白质、脂质、mRNAs、tRNAs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被认为具有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即SASP因子相似的功能。本文将总结近年来机体或细胞在衰老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与SASP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细胞外囊泡在未来衰老引起的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研究中存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