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电子核签技术的应用情况与效果。方法 由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核签信息,分析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询问登记、知情告知、接种扫码和留观环节电子核签情况。从每个县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随机抽取210剂疫苗接种信息,比较不同地区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结果 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配置了核签设备,各接种环节核签率在99.90%以上。苏南地区门诊疫苗接种服务时长与整体停留时长稍短于其他地区。结论 应用电子核签技术可以有效规范疫苗接种,应进一步拓展电子核签设备功能、深化数据分析利用,科学指导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在中国6个省份抽取36家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和0-3岁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人员数量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3 359名儿童,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时长为27.5(21.0-35.5)min,其中等待预约登记、预约登记、等待接种疫苗、接种1剂疫苗的平均时长分别为5.0(3.0-10.0)min、5.0(4.0-5.0)min、10.0(5.0-15.0)min、5.0(3.0-5.0)min。当接种门诊总工作人员数、专职接种工作人员数分别为8名、5名时,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时长最短(χ~2=1.02,P=0.312;χ~2=1.12,P=0.290)。结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可能影响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需合理配置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潍坊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模式及接种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应急状态下全人群接种的模式构建。方法 收集潍坊市各县市区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各类型接种模式建设和利用情况,分析人员、设备配备、场所使用、接种剂次和接种模式等数据,研究哪种模式适合今后在全人群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优先使用。结果 潍坊市本次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门诊、移动(巡回)点、公共场所临时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集体单位临时点、成人门诊(χ2=12 923.822,P <0.001)。接种剂次与使用面积、接种台数量、客户端数量、预检与告知人员、接种人员,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05)。赞同依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增设接种点的7个,依托现有接种门诊的4个、成人接种门诊的3个,利用公共场馆临时建点的5个,利用集体单位临时建点的1个,均不赞同利用移动(巡回)接种点开展接种。结论 依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增设接种点的接种模式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为以后开展大规模接种提供参考依据;增加接种单位使用面积、接种台数量、客户端数量、预检告知人员数量、组织保障人员数量、医疗救治人员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的全局空间分布特性;利用空间斜决策树模型探讨各预防接种门诊每半日接种疫苗剂次数及每半日每人疫苗接种剂次数的局部空间关系。结果浙江省平均每50 km~2内预防接种门诊数为0.79个,每万0~6岁人口数拥有15.51个门诊;平均每个门诊工作183半日,平均每个门诊每半日接种疫苗52.43剂次,平均每半日每名工作人员接种疫苗10.17剂次。当阈值距离从11.12 km到222.24 km时,预防接种门诊每半日接种疫苗剂次数和每半日每人接种疫苗剂次数的^km值分别由0.34和0.23下降到0.07和0.00。空间斜决策树模型显示,每半日接种疫苗剂次数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义乌、温州和杭州;每半日每人接种疫苗剂次数的热点区域较分散。结论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量在空间层面呈现显著聚集,增加接种门诊服务频次和/或工作人员数是降低预防接种门诊日工作量和人均日工作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疫苗接种情况,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方法:通过上海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收集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21年成人疫苗接种剂次数,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应用熵权TOPSIS法和秩和比法计算长宁区2021年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Ci值,并进行分档排序。结果:2016—2021年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成人疫苗接种剂次数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9—12月份是成人疫苗接种的高峰月份,18~59岁居民和≥60岁居民流感疫苗接种剂次数年均增幅达到108.49%和63.75%。研究纳入的10项成人接种门诊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门诊开放天数、门诊面积、冷链容积、非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登记台个数、接种台个数、工作人员数、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登记台个数、接种台个数、工作人员数和成人疫苗人均接种剂次数。熵权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各接种门诊Ci值在0.1315~0.9287之间。秩和比法评价结果显示,Ci值与其对应概率的Probit线性回归方程为Ci=-0.796+0.229?Probit...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近日从贵州省贵阳市卫计委获悉,截至目前,该市1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接种门诊建成并投入使用,儿童接种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排队取号、体检、接种登记和留观全程引导。据介绍,已启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新门诊集取号、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流程为一体,通过语音呼叫、屏幕显示灯形式引导家长按流程完成预防接种。此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排队论理论和方法分析门诊化验服务效率,提出优化资源配置方案。方法(1)利用Microsoftl软件分别对周一、周三、周五上下午门诊采血窗口患者到达情况及工作人员服务时间分布进行分析:(2)建立排队模型,用TooIPark4.0软件分析流程效率:(3)按原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对门诊排队量化指标的要求,提出流程再造和资源配置方案。结果(1)门诊化验采血窗口患者到达情况服从hiSSOll分布。其入(患者平均每分钟到达率)为3.09人次/分钟、1.80人次/分钟、2.91人次/分钟、1.70人次/分钟、2.40人次/分钟、1.73人次/分钟;(2)采血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窗口平均服务率为0.91人/分钟:(3)排队模型对流程效率的分析,除周一上午化验采血窗口劳动强度大(p=87%)、服务效率低(系统空闲率为2%,等待概率为72%)外,其他时间均能满足原卫生部对门诊排队量化指标的要求。结论(1)应根据不同时段.调整和配置相应的资源,周一上午采血窗口应增加1个服务台:(2)采用排队论的理论和方法评价门诊流程效率,提出优化门诊流程绩效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及优化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预检分诊管理策略并用于临床。方法根据新型冠状肺炎防控要求建立预检分诊制度,结合门诊服务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和优化流程,形成预检区、诊区、诊室三级筛查机制。结果截止2020年3月25日,日均门诊人次恢复到疫情爆发前61.36%,共累计预检分诊59839人次,筛查分流出417人次至发热门诊,漏诊0例,院内感染0例,单次分诊时间人工登记从(105.32±31.75)秒缩短至(82.16±24.65)秒,使用预检分诊小程序的由(67.38±20.32)秒缩短至(31.97±14.43)秒。结论该管理策略使预检分诊效率提高,能有效提高突发疫情的应对,实现门诊阻断感染源、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与传统门诊相比,将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有序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预防接种效率,有效解决了传统门诊存在的问题。江苏省对预防接种门诊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提高了接种管理水平,预防接种更加规范、科学,避免了预防接种差错的发生;同时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群众更高层次的需求;此外,建立预防接种服务信息数据库,可为预测预防接种发展趋势奠定数据基础。通过建立数字化接种门诊,接种服务更加人性化,接种疫苗后留观几乎全部达到合格要求,留观区不再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曙区家庭医生签约门诊老年人群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波市海曙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两个镇卫生院签约门诊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肺炎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568名调查对象中,32.92%签约门诊老年人表示愿意接种肺炎疫苗,5.99%签约门诊老年人表示曾经接种了肺炎疫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74年龄组、有医保历年余额、有肺炎疫苗免疫史、有流感疫苗免疫史、两种以上慢性病患病史、签约门诊医务人员推荐接种是老年人群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海曙区家庭医生签约门诊老年人群肺炎疫苗接种意愿较低,应开展肺炎疫苗接种知识宣传、签约门诊肺炎疫苗接种健康处方等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群的肺炎疫苗接种意愿,从而提高老年人群的肺炎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前中国社区卫生/全科医学服务病人满意度测量工具为模板,设计儿童家长调查问卷,2014年2月至6月,在北京市西城(南)区8家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选择1 000位儿童家长,时北京市西城(南)区的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整体服务、卫生环境和门诊时间"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占93.3%(914/980)、86.8%(851/980)和75.6%(741/98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关系及户籍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523、70.303、29.790、51.719、9.367,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性别、门诊环境、解释知情同意书、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医生接受咨询时的态度、儿童未留观30分钟医生是否劝阻以及询问接种后状况7个因素是影响家长对接种门诊满意度的因素(x^2值分别为21.042、18.544、8.830、11.529、32.720、13.650、5.038,均P<0.1)。结论儿童家长对北京市西城(南)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总体服务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在接种前和接种后的告知方面;但仍存在需要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环节。门诊整体环境和人性化的卫生服务是影响总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江苏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现况,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设置、工作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与冷链装备情况。结果 江苏省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实现以周门诊(40.1%)或以日门诊(59.9%)为周期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大多数门诊接种人员门诊日人均接种量在80剂次以下。79.4% 的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82.4%,2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APP/微信绑定率达到70.0%。25.4%的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了医用冰箱。结论 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目前能够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服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应加强免疫规划专职工作人员配置,同时加快医用冰箱与电子温度监控系统薄弱地区的冷链装备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优化医院门诊服务的价值。方法以北京某公立医院为研究样本,梳理门诊服务流程,提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方案。结果传统就医模式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繁琐、反复排队,即诊区待诊、挂号、缴费等待时间长,而医技待检时间较短;优化医院门诊服务后,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缴费、取药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的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有效缓解了门诊部患者人流量积压,可为优化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红娟  展海燕  方蕾 《中国校医》2019,33(12):910-913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方便可及、整体环境及各接种流程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靖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0~6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095份,对预防门诊总体评分8分以上为 92.24%,对预防接种过程中服务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达91.93%,对从家到接种门诊打预防针的距离满意度最低,占78.26%,其次为等候排队时间,比较满意以上者占78.63%。结论 靖江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全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对从家到接种门诊的距离和等候排队时间还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浮市基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和服务现状,为规范化预防接种星级门诊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广东省统一制定的《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评审表》,对云浮市69间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评审。结果 对云浮市的69间预防接种门诊通过评审表进行评审,评审表共四大项目满分100分,其中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情况总分28.5分,等级为好(得分≥22.8分)的有41间,占总数的59.42%;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总分54.5分,等级为好(得分≥43.6分)的有45间,占总数的65.22%;儿童接种情况调查总分12分,等级为好(得分≥8分)的有62间,占总数的89.86%;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总分5分,等级为好(得分≥4分)的有62间,占总数的89.86%。星级门诊评审情况:A级5间,占7.25%;AA级14间,占20.29%;AAA级50间占72.46%,云浮市暂无AAAA以上接种门诊。结论 云浮市免疫规划基层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水平较好,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一般;应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预防接种门诊软硬件设施,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门诊信息系统进行门诊挂号流程再造,采用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探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缩短门诊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提高门诊诊疗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途径.方法 ①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份信息系统门诊工作量及门诊挂号诊查费统计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②问卷调查,对2010年9月份及2011年6月份来我院门诊就医的病人采取现场随机抽查方法,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①优化流程的挂号诊查费误差率比传统流程小(P〈0.05);②门诊优化流程后,缩短了患者在院就诊时间(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新的门诊流程为医院实施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途径,有利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运用排队论模型测量医院门诊流程效率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分析门诊业务流程的运行规律,探寻流程需要再造的环节点,为门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程再造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证明采用排队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排队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随机测量某医院的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内科和妇科服务节点的服务时间及患者到达时间,计算各节点服务强度、平均排队长、平均排队时间、平均逗留时间,服务台空闲概率和顾客到达后需要等待的概率等运行指标,推算合理的服务台数,并模拟计算患者等待成本和医院服务成本之和的最优值.结果案例医院当前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内科的服务强度、人员配置、排队等候时间等基本合理.门诊妇科则须再增加一名医生,可提高该环节流程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排队长等.当前该院设置医生不足,医院投入成本较小,而患者因等待而付出的成本偏高.结论应用排队论的理论与方法评价门诊服务流程效率合理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科学配置预防接种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理论测算、焦点组访谈等方法,研究预防接种门诊理论配置标准。结果浙江省每个接种日平均有5人参加预防接种工作,所有调查乡镇的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水平达到0.90人/万服务人口,但各地配置水平差距较大。测算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理论配置的最低标准不应少于4人,每名接种人员接种平均工作量大致可保持在30针次/0.5天的水平;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量超过该水平,则需要在原最低配置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50针次增加1名预防接种人员的比例来增加人员配置。结论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水平不足,分布不均衡,需按接种工作量和服务人口增加人员编制,以满足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张家港市20家预防接种门诊的629名儿童家长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总体满意率96.82%,满意度平均得分4.59分;满意度与职业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户籍、性别、学历和收入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情况方面,儿童家长对接种服务流程满意率最高(95.55%),对等候时间满意率最低(81.09%);接种疫苗前儿童家长对下次预约方式满意率最高(97.46%),对二类疫苗品种告知满意率最低(80.92%);接种疫苗后儿童家长对留观30分钟满意率最低(88.24%)。结论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总体满意率较高,但仍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等候时间和二类疫苗品种告知等方面有待改善;还应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未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探索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7家未开展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就医疗机构运行情况、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开设意愿及对门诊的预期和构想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开展成人预防接种服务意愿较低(30.65%),其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医疗机构空间、人员、设备、激励机制不足,以及没有规范化管理标准等。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能同时提供相关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建设资源是医疗机构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促进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认同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需要规范化管理标准。结论北京市未开展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意愿较低。开展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的同时为医疗机构提供科研资源与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可有效促进医疗机构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细化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标准、落实保障措施是推动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