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干预4w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且建立了良好护患关系,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依据情况选择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等药物,同时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合并吞咽功能训练,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记录两组患者SAP发生率、有效咳痰次数、排痰量及吞咽功能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咳痰次数和排痰量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咽功能总疗效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吞咽功能筛查的安全饮食指导预防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意接受吞咽功能筛查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不同意吞咽功能筛查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吞咽功能筛查,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肺炎发生率、饮食恢复时间、摄食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饮食恢复时间和摄食恢复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的安全饮食指导,可降低误吸率,缩短饮食恢复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误吸集束化护理,包括吞咽训练、体位管理、营养护理、气道护理等措施。比较两组入院4周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1%,对照组为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为5.9%,对照组为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1%,对照组为7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液囊鼻肠管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符合条件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留置胃管)和观察组(留置液囊空肠管)。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观察至置管后2周,比较两组的白蛋白水平和SAP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的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SAP 5例(20.0%),对照组发生SAP 13例(32.5%),两组S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结论液囊空肠管能够减少需要肠内营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建立后的规范化卒中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卒中中心建立前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卒中中心建立后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进行规范化卒中急诊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诊至确诊的时间、确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 0.001);观察组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接诊至病情确诊时间、病情确诊至接受治疗时间,减少院内延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静脉溶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功能不全与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6年7月我院行RFCA心房颤动患者4287例,根据行RFCA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267)与卒中组(n=20)。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功能不全与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及入院时、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变化情况。结果:4287例行RFCA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例,约占0.47%(20/4287)。卒中组性别、年龄、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及手术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及心房颤动类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心房颤动类型及既往心功能不全为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入院时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院内病死率、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类型及既往心功能不全均可引发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且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较差,术前须及时明确患者心功能及房室颤动类型,术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于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住院期间指导照护者学会相关的护理康复知识,参与患者出院后恢复期的延续性护理与康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上、下肢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使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与康复,促进患者肢体、吞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入院第1天和第28天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和出院时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86%和5.71%,对照组为31.42%和17.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入院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能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冷热口腔刷洗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和咽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接受冷热口腔刷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效果、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与口腔清洁度评分、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及口腔清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冷热口腔刷洗技术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型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家属参与吞咽康复训练全过程,对照组由康复护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两组实施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实施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呛咳及误吸发生减少(P0.05),家属对患者吞咽障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知识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家属参与康复训练能减少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管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普通复尔凯鼻胃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2周的SAP发生率及置管后1、2周的白蛋白水平。结果置管后2周,观察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患者置管后1、2周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能够减少需要肠内营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改善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吞咽筛选试验将入院的急性脑血管病中有吞咽功能障碍的15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气管导管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病程、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1个月后,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2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吞咽能力恢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加强气道管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急性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的患者的预后,能有效降低吸人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恢复吞咽能力.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模式护理,干预1个月,入院后成立专业的卒中单元护理小组,科学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包括:①科学评估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营养支持;②待患者病情稳定,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如脑卒中知识讲座、指导预防摔倒和误吸等;③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④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制定肢体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及中医理疗,并加强出院随访。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检测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并记录患者临床转归、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内脂素、脂联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FMA、HAMD、MBI评分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内脂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FMA、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1个后内脂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HAMD评分均更低,脂联素水平、FMA、MBI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94.44%)、患者护理满意度(98.15%)均高于对照组(75.00%、80.56%),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神经损伤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心理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在脑卒中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误吸风险、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反流、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可改善脑卒中鼻饲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卒中中心建立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1 7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绩效指标、临床治疗绩效指标、并发症预防的绩效指标、二级预防绩效指标、康复治疗绩效指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设卒中救治体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前的120 min缩短至82 min,静脉溶栓比例、平均住院费用较体系建设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脑卒中住院死亡率及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管内治疗比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入院48 h内和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康复治疗比例、吞咽功...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在入院时和干预2个月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疗效评定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