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MRI和CT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50例,对比CT和MRI的检查结果。结果:MRI同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的Kappa系数为0.875,一致性很好(P0.05)。CT同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的Kappa系数为0.452,一致性一般。CT的检出率为86%,核磁共振的检出率为100%,由此可见,核磁共振的检出率更为明显。通过比较MRI和CT的颅内出血情况,CT对于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为6.0%,MRI的为4.0%,CT诊断高于MRI诊断,由此说明CT更适合于检查断蛛网膜下腔出血。MRI对于脑室出血的检出率(20.0%)高于CT(16.0%),因此MRI更适用于颅内微小检测。结论:对于基底节损伤,MRI的诊断效率高于CT诊断效率;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效率高于MRI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两种影像诊断方法:磁共振影像与C T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5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所有患儿均进行磁共振影像与CT影像检查,对比两种影像诊断检出率与漏检率、出血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影像检出率、漏检率分别为98.28%、1.72%,C T检查检出率、漏检率分别为86.21%、13.79%,组间比较磁共振影像检出率更高、漏检率更低(P<0.05);出血检出情况磁共振影像检出基底节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情况均高于C 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情况低于C T检查(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分析中,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利于规避漏检情况,然而磁共振影像检查对于基底节出血、脑室内及脑室周围出血的敏感性更高高,而C T检查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因此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应采取磁共振影像与CT联合的方式,以促进影像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象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者为例,探究MRI(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应用效果,目的是为疾病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病例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接收的7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对象,所有被选对象均易获得明确诊断,对其予以CT与MRI检查,分析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对所有被选患儿予以MRI和CT检查,在诊断检查方面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相比CT检查,经MRI检查后,其符合率和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方面,MRI和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过程中,MRI的检出率、符合率均较高,能够对基底节出血予以准确检出,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MRI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3月~2019.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研究对象选取的例数为90例,将其根据诊断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CT诊断)和观察组(45例,采用MRI诊断),对比诊断的效果。结果:在确诊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确诊概率相对较高;在特异度和敏感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当中,CT的确诊概率会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过程中,采用MRI的诊断方法确诊的概率相对较高,但是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的诊断效果则相对较好,因此需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T与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HIE患儿50例,同步进行CT与MRI检查,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符合率、检出率分别为68.00%、100.00%,均显著高于CT(54.0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20、2.821,P<0.05)。MRI对轻度HIE检出率为52.00%,显著高于CT(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MR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显示率为16.00%,显著高于C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3,P<0.05)。结论在HIE的临床诊断中,MRI的检查率较CT高,两种方法对脑水肿、颅内出血、脑梗死等具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在临床诊断时先行CT作为辅助检查,当发现影像学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时,再行MRI检查,以提高HIE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45例HIE患儿取得完整临床及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CT表现特点。结果:CT表现主要为白质区低密度病变,分为三度,常合并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结论:CT检查对新生儿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检查方法,是HIE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对患儿正确及时诊断,分析病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其CT表现,进行CT分度,并与临床分度比较。结果: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CT对HIE的诊断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34例,均在出生后1周内进行常规头颅磁共振(conventional hea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按临床分度对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分析不同程度HIE患儿病灶分布区域及例数。结果:(1)M R I能显示皮层及皮层下高信号、脑水肿、脑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脑梗死等征象。(2)轻度组患儿病灶主要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基底节区及双侧脑室周围病灶少见,中重度组患儿病灶主要位于半卵圆中心、双侧脑室周围及基底节区。结论:cMRI联合DWI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病灶损伤范围、程度、分类及合并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生儿头颅超声专用探头在新生儿颅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新生儿头颅超声专用探头对686例怀疑存在颅内病变患儿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超声检查阳性356例,其中缺氧缺血脑病186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43例,脑室积水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脑膜炎各2例,后经CT、MRI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及治疗明确诊断350例,超声检查假阳性6例,假阴性3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超声未能检出).结论:新生儿头颅超声专用探头对新生儿颅内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诊治的100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入组患儿均行超声及颅脑MRI检查,对比分析单独或联合超声及颅脑MRI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性疾病的确诊率。[结果]在100例颅内出血患儿中,临床确诊脑实质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硬膜下出血15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61例;超声诊断脑实质出血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61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确诊率为75.00%(75/100);MRI诊断脑实质出血11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47例,硬膜下出血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确诊率为83%(83/100)。单独使用超声检查诊断颅内出血的总确诊率与单独使用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联合诊断颅内出血的总确诊率(97%.97/100)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超声检查和单独使用MRI检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MRI均可诊断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颅内出血,两者单独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性疾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HIE患儿MRI影像资料.结果:17例轻度HIE患儿MRI表现为T1WI呈皮层下斑点状及弯曲条状高信号,1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中度HIE患儿20例T1WI表现为两额叶深部对称性点状高信号,4例表现为两侧脑室边缘条状高信号;9例重度HIE患儿均有脑梗死,不同程度脑萎缩、脑软化灶、脑积水等表现,2例为基底节点状高信号伴脑室内出血,1例T1WI表现为丘脑区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伴内囊后肢低信号及侧脑室边缘条状信号.结论:低场强MRI可准确反映新生儿HIE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9-161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60例。在行64排螺旋CT诊断时,分别采取100mAs、120mAs剂量扫描,比较两组诊断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HIE检出率。结果常规剂量组HIE检出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率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CT权重剂量指数及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中,采取低剂量扫描,可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降低扫描辐射剂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RI多参数定量指标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例及同期非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23例的影像资料。以临床综合判断结果为依据,比较CT、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指标差异;分析多参数定量指标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脑水肿程度(中度以上)、脑损伤脑区受损(> 2个)、脑出血数目(> 2个)、小静脉扩张占比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脑损伤最大层面总面积、脑出血最多层面总面积显著大于CT检查(P <0.01)。多参数定量指标MRI、CT诊断情况:MRI联合DWI扫描SWI多参数定量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式特异度比对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指标的准确诊断和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与MRI应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所有患儿均行颅脑超声和MRI检查,比较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临床确诊脑实质出血1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6例。颅脑超声诊断脑实质出血11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5例。MRI诊断脑实质出血13例、硬膜下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6例。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超声与MRI联合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超声与MRI在诊断不同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具有较高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行MRI检查,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MRI表现:轻度HIE15例(35.7%),中度HIE19例(45.2%),重度HIE8例(19.5%)。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实质内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结论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尤其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京都儿童医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纳入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所有患儿分别实施CT与MRI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并对比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符合率,比较基底节区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情况,最后绘制R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球蛋白组,每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球蛋白组采用免疫球蛋白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炎症指标。结果球蛋白组综合有效率为92.1%,高于常规组的71.5%,球蛋白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球蛋白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HIE患儿血清炎症指标水平高于轻度HIE患儿,且对不同程度HIE患儿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例有围产期窒息史,经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而行CT检查的患儿资料。结果:对患儿病情进行CT分度,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4例,合并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者1例。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需熟悉解剖结构、病理生理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颅脑疾患实施超声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166例经CT诊断为颅脑疾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早产儿及足月儿颅脑疾病类型及发生率,以M R I诊断标准判断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66例新生儿中患有45例颅内出血、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2例脉络丛囊肿、19脑室增宽,总共存在89例(53.61%)颅脑疾病;89例颅脑疾病新生儿中有48例早产儿、41例足月儿,48例早产儿中有2例颅内出血、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脉络丛囊肿、1例脑室增宽;41例足月儿中有1例颅内出血、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脉络丛囊肿、2例脑室增宽,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标准分析166新生儿在超声诊断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其中超声灵敏度158(95.78)、特异度145(97.34);MRI灵敏度160(96.38)、特异度152(91.56);两种患儿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颅脑疾患实施超声检测,提高患儿诊断效果,可作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往往并发低血钙、低血镁,正确护理与治疗对患儿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1999年收治35例护理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收治,经颅脑CT确诊为HIE患儿,其中男27例,女8例,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前均有宫内窘迫、窒息史,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呻吟、呼吸节律不整、惊厥、激惹、囟门饱满等症状.按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HIE CT分度,轻度11例,其中7例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重度8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1例,脑实质出血2例. 35例HIE患儿,经降低脑水肿、防止惊厥与窒息、供氧及营养支持,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