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80例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检查,研究组40例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5.00%比对照组50.00%高(P<0.05);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形态正常、单核细胞、中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3 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样本均分为A、B两份,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检查。以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白细胞异常检测结果。结果 A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0.99%,特异度为99.69%;B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99.93%。B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在白细胞异常检测中的灵敏度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优势,但仍不能替代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和仪器性能的提高,血细胞分析结果更精确,更准确,但过度依赖也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因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尚不能准确分类和计数。对于一些发热、贫血或血常规异常者,在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等方面,必须通过外周血形态学检查,才能进行血细胞计数及细胞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照组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正常标本所占比81.00%低于对照组、异常标本所占比19.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后者更具有优势,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各种自动化仪器逐渐运用于实验室的日常检验工作中。外周血细胞分析仪因为操作简便、检测快捷、工作效率高而被各大小医院的实验室所采用,最终导致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查这一基本技能逐渐被忽视。虽然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同时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学参数,并把检验工作者从日常大量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6.
<正>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同时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学参数。许多传统的、繁杂的手工操作相继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代替了大部分手工工作,缩短了劳动时间,但血涂片镜检是不可取代的。如果过分依赖全自动分析仪而忽略了血涂片形态学检查,就会使相当一部分病例漏检、漏报、漏诊,影响了临床的诊断,延误了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血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均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统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符合率。结果 300例血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阳性率13.3%,阴性率86.7%。血涂片细胞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8.0%,阴性率92.0%。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34)。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分别是40.0%、33.3%、57.1%、33.3%、81.3%、66.6%。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弥补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9.
MDS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 2 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 ,MDS)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象作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MDS的外周骨髓造血异常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近几年收治并确诊的MDS 2 8例。其诊断及分型标准符合 19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在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6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并比较不同发热程度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  相似文献   

12.
血细胞形态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特殊的临床检验学科,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常规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1].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也是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最重要的复检方式.因此,学好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大纲均要求掌握血涂片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正常和异常形态的辨认,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学时偏短、实践课少等因素制约,多数医学院校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方面相当薄弱[2],而它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教学重任就落在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身上.近年来,通过重视形态学的教学,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7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88.21%高于对照组75.13%,研究组阳性率11.79%低于对照组32.33%,究组在WBC(98.46%)、RBC(98.72%)、PLT(97.95%)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87.18%、85.9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常规检验期间,可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并确保患者后期治疗正常,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血常规检测异常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两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2.50%,对照组检出率0.00%,采取细胞形态学检查之后的结果均较为准确,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应用中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对检测的准确率进行提升,对于疾病的判断情况更加理想,为患者疾病治疗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异淋)形态学的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病毒DNA定量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分别抽取其发热初期和1周后抗凝静脉血做外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DNA定量。结合患儿初诊时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异型淋巴细胞>10%及EBV-DNA定量超过1.0×103拷贝为阳性。结果 在2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中,发热初期外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82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100例外周血EBV-DNA定量阳性。1周后复检外周血,156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最高可达56%; 180例EBV-DNA定量阳性。联合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型淋巴细胞及EBV-DNA定量,发热初期,阳性125例,较单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型淋巴细胞检测(χ2=17.45,P<0.01)及EBV-DNA定量检测(χ2=5.92,P<0.05)均明显提高; 但1周后,阳性190例,较单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明显升高(χ2=18.16,P<0.01),但与EBV-DNA定量检测比较,无明显提高(χ2=2.12,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细胞学形态及EBV-DNA定量对早期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十分重要,结合临床表现,能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前后检验人员的素质情况和如何提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20名检验人员进行外周血细胞摸底考试,用多媒体对外周血细胞特征与常见血液病特征进行理论授课,分析他们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掌握情况,由经验丰富的形态学老师对他们制定围期1个星期的一对一、个体化、脱岗培训,按排血常规岗位的实践,最终以结业考试方式结束,整个培训长达6个月。结果:多数检验人员对常见的、典型的、正常的白细胞形态辨认符合率达70%以上,但是对于不典型、不正常的红细胞、血小板、幼稚细胞、浆细胞、寄生虫的辨认符合率明显减低;经过培训后检验人员形态学的辨认符合率明显提高。结论:现阶段检验人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薄弱,加强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培训是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血液细胞形态学是以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为主的细胞形态学检验,时至今日,仍是血液病诊断重要的方法,由于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对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的影响,有必要强调和重视传统血液形态学自身的价值,以减小高新仪器带来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造血系统疾病最基础的诊断方法,因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尤其是异常的血液常规结果的染色后显微镜检查,为进一步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最终确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标本均来自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自2005年至2011年共收集病例2600例。先行血液常规检查,筛选出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值异常,尤其是白细胞分类中的中间细胞比值过高及仪器无法分类的标本,视为异常血象,作为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实施于发热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断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收入试验组项目计算值资料,选于2017年2月-2019年5月;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收入对照组项目计算值资料,两组均实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组血细胞形态学不正常阳性检出状况、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实行比对。结果试验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检出例数、大细胞贫血阳性检出例数、异常细胞阳性检出例数、白细胞变小阳性检出例数、小细胞贫血阳性检出例数多于对照组统计指标(P<0.05);试验组HCT检测数值、RDW-SD检测数值、MCHC检测数值、MCV检测数值、MCH检测数值大于对照组统计指标(P<0.05)。结论在发热疾病患者诊断中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指应用光学显微镜辩认瑞氏染色后的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的细胞形态,可以了解骨髓中血细胞的生成、成熟、释放的程度及病理细胞形态或异常细胞出现意义,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方法虽较为古老,但对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科研方面,仍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