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血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均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统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符合率。结果 300例血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阳性率13.3%,阴性率86.7%。血涂片细胞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8.0%,阴性率92.0%。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34)。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分别是40.0%、33.3%、57.1%、33.3%、81.3%、66.6%。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弥补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照组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正常标本所占比81.00%低于对照组、异常标本所占比19.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后者更具有优势,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细胞分类及警示标志的准确性加以评价,探讨血细胞涂片复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意义,强调手工涂片复检的重要性,提高血常规的检验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10~12月来邯郸市中心医院门诊首诊患者8 996例,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真空静脉管采集标本,在贝克曼750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检测时出现的警示标志与手工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中出现异常提示的1 760例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复查(复片率为19.6%)并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78.4%,假阳性率为21.6%,假阴性率为5.0%。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具有其局限性,对报警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对于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因此,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应进行必要的血涂片复检,只有二者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80例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检查,研究组40例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5.00%比对照组50.00%高(P<0.05);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形态正常、单核细胞、中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3 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样本均分为A、B两份,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检查。以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白细胞异常检测结果。结果 A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0.99%,特异度为99.69%;B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99.93%。B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在白细胞异常检测中的灵敏度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优势,但仍不能替代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7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88.21%高于对照组75.13%,研究组阳性率11.79%低于对照组32.33%,究组在WBC(98.46%)、RBC(98.72%)、PLT(97.95%)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87.18%、85.9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常规检验期间,可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并确保患者后期治疗正常,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针对2015年2~8月来该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标本,选取计数正常而散点图异常的标本24例,以及触犯该科室21条复检规则的标本378例,共402例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计数正常而散点图异常的24例标本中,有19例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78例触犯复检规则的血常规标本中,检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缺铁性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荨麻疹伴重度贫血1例。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触犯复检规则和计数正常的血常规,都应仔细观察其散点图,结合临床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804例儿童末梢血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血涂片检查血细胞形态,通过统计比较,评价该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可靠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69.80%,阳性预测值为54.10%,阴性预测值为100%,仪器检出准确度为77.74%,假阳性率为45.90%。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系统的功能良好,灵敏度高,可降低涂片复检次数,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血涂片镜检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外周血标本1 404例,抽取患者静脉血0.5 mL置于含EDTA-K2抗凝剂10 μL的试管中,血液分析仪作血液分析,同时推血片2张,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作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其形态学观察与血液分析仪测定相一致;而红细胞形态异常改变,血液分析仪只提示影红细胞,而对其他异形红细胞形态无法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幼红细胞的提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寄生虫(疟原虫)无法检测;血液分析仪对粒细胞形态无法准确判别,其对幼稚粒细胞及核左移现象提示结果与显微镜观察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粒细胞内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则无法显示.对各类幼粒细胞形态的分类则完全依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液分析仪对淋巴细胞形态无法准确判断;只对异形淋巴细胞有提示,其与外周血细胞形态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鉴别幼稚淋巴细胞及对异形淋巴细胞分型.结论 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结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为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收集我院门诊6632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符合复检规则的460例血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及形态学分析。结果460例血常规检查患者中,与涂片检查结果相符者327例;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2例,传单9例,出血热6例,各型贫血72例,血小板无力症1例。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必须进行血涂片复检,以提高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申请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237例血液科细胞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检验科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WBC、N%增高时晚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和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百分率大于10等异常形态检出的百分率也随之增高,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随L%增高而增高,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百分率随贫血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晚幼红细胞百分率在贫血病例中明显增高;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镰刀形红细胞和破碎红细胞均出现在中度贫血以上的病例中。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是临床医生申请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参考因素,加强血常规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质量控制对帮助临床病情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由于患者就诊时病情轻重不一,加之血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而这类仪器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1],以及检验人员忽视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术的薄弱[2,3],临床检验工作中时常发生漏诊、误诊。现对我院近10年诊断的269例急性白血病首诊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血常规检测异常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两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2.50%,对照组检出率0.00%,采取细胞形态学检查之后的结果均较为准确,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应用中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对检测的准确率进行提升,对于疾病的判断情况更加理想,为患者疾病治疗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复检标准.方法 收集339例经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异常增高的血常规标本,按RDW结果分组.RDW 14%~15%组120例,15%~16%组118例,>16%组101例.所有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结果 RDW14%~15%组中,3例红细胞大小不均,阳性率为2.5%,假阳性率为1.7%.RDW 15%~16%组中,11例红细胞大小不均,阳性率为9.3%,假阳性率为4.2%.RDW>16%组中59例红细胞大小不均,阳性率为58.4%,假阳性率为15.8%.结论 当血液细胞仪检测RDW为16%以上时,应染色镜检红细胞形态,以防止漏检和误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立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过筛标准,力图解决血细胞检查中效率与质量的矛盾。方法应用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3260例临床血液常规标本进行检测并用复检过筛标准分为在筛组和过筛组,再经普通光学显微镜对血涂片进行复检。结果在筛组985例(30.2%),镜检异常率40.8%。过筛组2275例(69.8%)。其中白细胞形态异常7例,假阴性率0.31%(占检测总数的0.21%);红细胞形态异常5例,假阴性率0.22%(占检测总数的0.15%);血小板形态异常9例,假阴性率0.40%(占检测总数的0.28%),总假阴性率为0.93%。结论合理制定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检测的复检过筛标准,可减少显微镜复检的数量,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手工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自动分析仪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性。方法在2009年2~10月我院住院患者的血细胞标本中,选择其中指标异常的1000例标本与正常的300例标本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血涂片形态学分析。统计白细胞(WBC)数据,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结果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中有1.7%假阴性,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中有34.5%假阳性。无论白细胞总数是否有改变,伴有细胞分类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异淋、幼稚细胞;当红细胞大小、形态指标异常时,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或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心浅染区消失;当血小板升高或降低时,对血液系统疾病有诊断意义。结论全自动仪器为临床检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不能完全省去镜检,特别是临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出血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均有必要行镜下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012例血常规分析中指标异常的标本做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细胞分类计数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达到20.4%~78.1%;RBC、Hb、MCV、RDW异常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达到38.7%~71.1%;PLT异常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达到16.2%~41.0%;仪器不分类5例均见大量幼稚细胞。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临床诊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支持,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在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6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并比较不同发热程度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为41.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发热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高于轻度发热和中度发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对发热患者的病因进行判断,避免临床上的误诊和漏诊,并且可以判断患者的发热程度,对指导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仪器检测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采取血常规检验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对比患者采用血涂片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结果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检测的警报提示阳性率,阴性率则明显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报提示阴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两种检测方法有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定及评价我院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6800)复检规则,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多个科室的142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人工镜检法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参考国际“41条”及北京协和医院“26条”血细胞复检规则,制定我院血细胞分析仪“21条”复检规则并进行验证.结果 应用我院“21条”复检规则检测1420份血标本显示复检率为28.5%(413/1420),真阳性率12.2%(173/1420),假阳性率20.1%(286/1420),真阴性率65.1% (925/1420),假阴性率2.5%(36/1420).应用临床验证的263份潜在阳性或假阳性标本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2.6%,略高于国际“41条”的2.0%和北京协和医院“26条”的2.2%,且无血液病病例漏诊.结论 各医院应依据血细胞分析仪的实际应用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复检规则,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