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血与肝的关系,在《灵枢经》中早已有所论述,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木延)《医学入门》中进一步阐述其病机说“风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恶血即败血,是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阻滞凝聚,或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恶血归肝并由肝将其清除。 现代医学认为,肝血窦的内皮层内有大量的肝巨噬细胞,它们具有吞噬血中异物、细菌、染料及其它颗粒物质的功能。如红血球被破坏后,血红蛋白形成胆汁色素经肝脏代谢排出于体外。其中的铁大部分由血浆蛋白转送至骨髓,以供造血之用。又如损伤或衰老的血小板75%被肝等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和破坏。肝细胞、巨噬细胞在清除坏死红细胞的同时,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以补充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肝主血海,恶血所属,必归于肝。肝主疏泄,理肝化瘀,为疗伤之枢。临床凡损伤有气滞血瘀或损伤有肝系征象者,均当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3.
外伤暴力作用于机体,多致脉络破裂,血液离经,离经之血壅阻于肌肤筋骨之间、体腔脏腑之内,谓之“恶血留内”。古代医家认为“从高坠下,恶血留内,不分十二经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中医藏象学说中肝主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阐述"肝主疏泄"理论对原发性痛经产生的过程,并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以肝脾肾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浊邪蕴积形成血浊。血浊是诸多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与疾病的发生、转归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从黄褐斑形成的病因出发,探讨血浊与黄褐斑发生的相关性,运用血浊新概念指导临床,在黄褐斑的治疗与防治预防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庞桶药浴被瑶族地区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及防治疾病中,是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瑶医盈亏平衡理论及三元和谐理论,是瑶族地区治疗恶血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20%~90%之间,为妇科常见疾病。在美国人约每年有6亿工作时缺勤及20亿美元经济损失是由于PD所致。  相似文献   

9.
杨杏  甄龙龙  高永举  高如宏 《河南中医》2012,32(12):1585-1586
叶天士提出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概括了血分证的病机和治法.其中“耗血动血”概括了血分证血热、瘀血、阴血耗伤、出血四个方面的病机;“凉血散血”提出了血分证凉血、养血(阴)、散血三个方面的治法.这一理论在皮肤病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红皮病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及药疹等多种疾病的多种证型,均可用“耗血动血”“凉血散血”理论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史佳妮  周倩茹 《新中医》2023,55(4):203-207
“风升生”首次出现于《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药类法象》,其与风药之性关系密切。现通过梳理分析“风升生”思想的定义及其学术渊源,并分析痛经的病因病机与“风升生”思想内涵间的关系,指出“不通则痛”是痛经的病机特点,肝气郁结是痛经的发病基础,认为治疗痛经病宜谨守病机,在“风升生”思想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为要,使气机升降得复,血脉流通有序,病乃可除。  相似文献   

11.
“治血先治肝”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运行于全身脉道之中,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有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  相似文献   

12.
<正>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可视为归经理论之先声。至《伤寒论》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明确提出某药入某经,却是始于金元时代。易水学派的开山张元素在其所  相似文献   

13.
吴福 《广西中医药》1990,13(2):13-15
<正> 在临床中,痛经病人往往因“腹痛”而就医,经应急治疗“腹痛”缓解后,并不等于痛经的痊愈。所以当痛经病人“腹痛”得到缓解后,宜采取防与固的方法辨证治疗。所谓“防”,是防止下月痛经再次发生,以上月行经日期为标准,提前一周开始服药,一般疗程为3~7天;所谓“固”,是当月“腹痛”治疗得到缓解后,一般继续进行3~7天的善后治疗,以巩固疗效,本人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对痛经病人运用此法进行辨证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讨论血浊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认为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与糖尿病高血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因果关系,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和病理枢纽,贯穿于糖尿病整个病程之中,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与要点。  相似文献   

15.
“治血四法”理论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周晓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81-2382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以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颅脑损伤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颅脑损伤患者多为青壮年,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伤害.颅脑损伤根据其临床表现与特征,归属于中医学“脑伤”、“跌扑”、“金伤”等范畴.颅脑损伤有着较为复杂的病理过程,瘀血、痰浊、热邪以及情志因素相互夹杂影响,瘀血内停、痰瘀互结、气血亏虚、髓海虚损是其主要病机,可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甚者出现阴阳离决之危重症.  相似文献   

16.
浅谈“治血四法”理论在皮肤瘙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凤 《中国民间疗法》2021,(7):15-16,34
皮肤瘙痒症状可见于多种皮肤病中,属于中医“风瘙痒”“痒风”范畴。该文从唐容川“治血四法”的核心思想出发,结合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变化规律,具体阐述“治血四法”思想在皮肤瘙痒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归芍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惠慈  赵薇 《江苏中医》1997,18(1):16-16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即有"肺主皮毛""心部于表""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等论述,可见主表者非独肺也。故从肝主卫、肝与风的密切关系、肝主气机气化、现代医学有关研究进展等方面对"肝主候外"理论的合理性加以论证,并分别从肝论治外感伤寒及温热病、皮肤疾病、过敏性疾病、毛发疾病等方面论述"肝主候外"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归芍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南京市中医院(210001)穆惠慈赵薇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归芍合剂归芍合剂为我院协定处方,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张经验方,用于治疗青春期妇女原发性痛经6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简介如下。1一般资料本病68例为未婚与已婚...  相似文献   

20.
肝藏象证候广泛应用于指导现代疾病的辨治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肝为刚脏”理论是肝脏生理的高度概括,对于肝藏象证候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肝为刚脏”理论的发生学,进一步总结和深化“肝为刚脏”理论的内涵。并基于“肝为刚脏”理论探讨肝藏象疾病临床常见证候及发病原因,并提出柔肝、平肝、泻肝和清肝的治疗方法,进一步丰富中医辨证肝藏象证候的理论及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