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轻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直肠黏膜注射硬化剂及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管最大静息压、肛门失禁Wexner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肛管静息压、自主收缩压及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2021 年 1 月拟接受手术治疗的 100 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0 例。 对照组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组实施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引流术,全部患者术后均接受 3 个月的随访。 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于术前及术后 3 个月时,使用肛门失禁评分( Wexner )和肛门压力指标 [ 肛管静息压( ARP )、肛 管 最 大 收缩压( AMCP )、直肠静息压 ] 评估两组肛门功能。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3 个月时,观察组ARP 、 AMCP 、直肠静息压等肛门压力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 ARP 、 AMCP 、直肠 静 息压等肛门压力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 Wexner 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肛门漏液、肛管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相比于传统切开高位挂线手术,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引流 术 治 疗 高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患 者 术 后 恢 复 更 快 ,创 面 面 积 更 小 ,且 对 肛 门 功 能 的 影 响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袁和学  潘春来  刘宗剑  张勇  罗芳  朱娜 《实用医学杂志》2023,(9):1123-1126+1131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割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恢复(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Wexner失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到了临床治愈效果,两组在治愈率、术前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Wexner失禁评分)、术后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手术时间、术后1、3、5天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以上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静息压和肛门缩榨压)、Wexner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与传统切割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相比在功能保护(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评分)、创面愈合、术后疼痛有明显的优势。临床证实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47-749
目的探讨内口结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低位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LIFT术,观察组采用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及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两组ARP、AMCP、ALCT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临床疗效好,不会损伤肛门功能,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经括约肌肛瘘术后患者的价值。方法: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我科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81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切开挂线法,观察组41例给予LIFT。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肛门功能、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创面面积较对照组小、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24h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内、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较对照组长,肛管静息压和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复发率较对照组(4.88%VS22.50%,2.44%VS20.00%)低(P<0.05)。结论:LIFT治疗可通过减轻经括约肌肛瘘患者手术创伤,改善术后疼痛,促进肛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某院治疗的10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直肠前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初始排便容量阈值、直肠末端静息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初始排便容量阈值、直肠末端静息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用于直肠癌治疗中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肛肠动力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术后扩创对促进高位肛瘘切开引流术后切口愈合的价值。方法将高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切口术后扩创组(n=30)和传统切口组(n=30),观察分析2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及术后切口渗血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术后扩创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切口组(P0.05),术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高于传统切口组(P0.05),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及术后切口渗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切口组(P0.05),并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术后扩创能够减少切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高位肛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肛瘘患者采取LIFT-plug微创技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LIFT-plug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及肛管静息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采取LIFT-plug术治疗效果明显,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对患者伤害较小,促进快速愈合,降低疼痛,改善肛门失禁情况,为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虚实结合挂线术后肛管直肠3D测压及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评分)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高位肛瘘并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治疗的患者33例,术前、术后做肛管直肠3D测压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观察术前、术后肛管直肠3D测压各项指标及术后半年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术前、术后最大收缩压(参考直肠)、最大收缩压(参考大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位肛瘘虚实挂线术后WEXNER评分正常,术后功能并未受到影响;高位肛瘘手术前后分别给予肛管直肠3D测压,对评估肛瘘手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与指导临床肛瘘术式的选择、术后肛门失禁的原因分析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切断肛门括约肌对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9例经病理确诊为环形混合痔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5),对照组仅采用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肛门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3个月肛管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肠管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最大顺应性)水平。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管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术前1 d均显著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肠管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0.01),但是两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痔疮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肛肠动力学各项指标,且对肛门功能无显著性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治疗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收治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行Miles术)、观察组(n=43,接受Dixon术)。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排尿功能、性功能、肛门直肠功能测压、肛门直肠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短/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排尿功能分级、勃起功能评分、射精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肛管最大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0个月肛门直肠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结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iles术与Dixon术治疗高龄低位直肠癌均有一定疗效,尤其是Dixon术在保留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肛门直肠功能方面更有优势,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患者肿瘤远侧缘距肛缘距离≤5cm为低位组,肿瘤远侧缘距肛缘距离5~10 cm为中位组,低位组、中位组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低位前切除术,采用Hida肛门直肠临床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进行评分,观察患者排便情况,采用肛门直肠功能压力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术后低位组患者每日出现便失控、每周出现便失控、排气失控、排液性便失控、排固性便失控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位组,中位组中偶尔便失控、排便功能正常发生率高于低位组,低位组患者排便功能较中位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肛门直肠临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时,低位组患者的肛门直肠临床功能评分较中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压力下降等均显著高于低位组,低位组患者肛门直肠测压较中位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肛门直肠功能障碍较中位直肠癌患者显著,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时,应全面评估患者肛门直肠功能,争取保留患者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直肠癌患者采用超低位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4例,将其按盲抽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前切除手术,观察组行超低位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及肛肠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Wexner评分较对照组低,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MSP)及直肠最大容量(RMTV)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减轻患者机体创伤,对肛肠动力学影响较小,利于肛门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已经历1~2次手术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瘘管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尿潴留时间及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后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及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21/30),复发率28.6%(6/21);对照组治愈率60%(18/30),复发率38.9%(7/18),两组治愈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出血、尿潴留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exner评分、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Wexner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对已经历多次手术的复杂性肛瘘患者,再次手术时应慎重选择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 74 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7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挂线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 [ 视觉模拟量表( VAS ) ] 、肛门功能 [ 肛门失禁评分( Wexner ) ] 、肛肠压力指标 [ 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 )、直肠静息压( RRP )、肛管舒张压( ADP ) ] 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术后 1 、 3 、 7 、 14%d ,研究组 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 7%d 、 14%d 、 3 个月、 6 个月,研究组 Wexner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 1 个月研究组 RRP 、 AMCP 、 ADP 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41% ( 2/37 ),低于对照组的 21.62% ( 8/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创 伤 和 疼 痛 ,缩 小 创 面 面 积 ,缩 短 切 口 愈 合 时 间 ,保 护 肛 门 功 能 ,改 善 肛 肠 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肛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情况,治疗前、后的肛门功能、肛肠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束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水肿和创面渗出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治疗前,肛管最长收缩时间明显长于治疗前,直肠静息压和肛管静息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直肠静息压和肛管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结束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管静总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他肝肠动力学指标间(包括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可明显改善肛管高压状态,但不会引起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为治疗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平行随机试验的方式,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5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观察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后遗症和肛门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术后后遗症,观察组出现3例,对照组出现10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在术后肛门指标方面,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的手术过程中被推广使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柴芪疏肝调脾方联合生物反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胃肠、肛门功能指标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河北省中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生物反馈基础上联合柴芪疏肝调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和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较治疗前下降,而乳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肠道菌群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乳杆菌、B/E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直肠便意感觉容量、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均较前升高,直肠静息压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直肠便意感觉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置管冲洗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效果。方法:共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8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93)。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行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置管冲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肛门功能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5,6.099,6.454,5.572,P0.05);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Wex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ARP,AMCP显著高于对照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4.281,9.14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30%,无肛瘘复发病例,对照组并发症率12.90%,复发率4.30%,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5)。结论: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置管冲洗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在减轻手术疼痛、促进术后康复、降低经济负担和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常规切开挂线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