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29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组),29例行单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曲张静脉剥脱(手术组)。结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58例患者,平均18(6~3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术后恢复更迅速,临床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优势。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Y组,28例)和对照组(D组,28例)。Y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D组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和传统的抽剥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Y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少、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主干射频消融术(RFA)+小腿段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老年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260例老年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主干RFA+小腿段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 h心率、术前及术后12 h平均动脉压(MAP)、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低切全血黏度)、炎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7〕,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124/130),高于对照组的84.62%(110/130)(χ2=8.376,P=0.004)。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 VA...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行单侧下肢静脉典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12,24,36,48及72h静息时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经彩色多谱乐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术后CEAP分级均下降(P<0.05)。结论: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其疗效好,且对患者损伤轻,同时具有并发症低、康复快等特点,值得广泛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D-二聚体升高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3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66例术前D-二聚体指标升高的患者纳入试验组,筛选66例术前D-二聚体指标正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曲张静脉聚多卡醇注射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及普通静脉炎、表浅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与术后1个月CEAP评分[试验组:(2.86±1.02)和(0.97±1.48)分;对照组:(2.80±1.13)和(0.92±1.4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CEAP评分[(0.97±1.48)和(0.92±1.4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59.1%和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静脉曲张患者,整体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段友良  徐良 《山东医药》2012,52(35):71-72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2例(48条)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小腿曲张静脉旋切术,采用站立位足背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方法检测手术前后足背静脉腔内压力,并与正常预估值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足背静脉腔内压力分别为(96.523±0.761)、(91.420±0.263)mmHg,P<0.05;正常预估值为(88.676±0.372)mmHg,手术前后均高于正常预估值,P均<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确切,术后足背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的常见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泡沫硬化剂注射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公认的方法,不但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也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以及应用特点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孙洪利  马凯  张健 《山东医药》2010,50(42):109-109
目前,对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仍然以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剥脱术为主,但该术式切口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院采用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剥脱联合皮外缝扎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术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单侧下肢静脉曲张病例患17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组(A组,90例)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组(B组,88例),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3、6、12个月随访的并发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总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前、术后6 d患肢大腿、小腿周径差明显大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个月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12个月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随访总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电凝闭合术,临床效果安全有效,达到改善外观的美容效果,术后近、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0例,均为单侧患肢,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抽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数量1个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夏艳  刘敏 《山东医药》2006,46(27):26-26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但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2005年5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腔内激光加小切口股段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3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老年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过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的35例(43条患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大隐静脉主干均全程射频治疗,其中23条患肢同时行高位结扎大隐静脉,20条患肢未行高位结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评价术后1~3年的疗效.结果 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联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组大隐静脉主干闭塞率明显高于未行高位结扎组,分别为21例(91.3%)和14例(7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7,P<0.05);且再通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例(8.7%)和8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0.05);局部浅静脉曲张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例与4例(20.0%),χ2=7.030,P<0.01].结论 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老年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安全、美观、疗效可靠,联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疗效可能更好,但需要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计数(CEC)、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聚桂醇组(n=45,采用超声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治疗)和常规治疗组(n=45,采用常规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CEC、ET-1及NO等临床相关指标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聚桂醇组术中时间[(81.79±16.88)min比(40.55±10.19)min]和住院时间[(3.94±1.36)d比(2.17±1.31)d]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7640.15±1025.11)元比(3998.89±910.67)元]显著减少(P均=0.001);术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聚桂醇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7.78%比4.44%)显著下降,病情Ⅰ级比例(6.67%比25.00%)显著增加,Ⅳ级比例(17.78%比4.44%)显著下降,外周CEC[(5562.48±1194.73)个/L比(4655.87±1209.88)个/L]、ET-1[(70.32±10.30) ng/L比(62.95±13.78) ng/L]水平均显著降低,NO[(1.27±0.42)μmol/L比(1.59±0.51)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给予超声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系指病变范围仅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中以大隐静脉最为多见。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长久以来一直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先后有一些新的手术方法相继问世并极大地提高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效。该文对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明显手术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进步,各种微创术式应运而生。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展迅  相似文献   

16.
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慎林  乔正荣 《山东医药》2005,45(32):60-61
大隐静脉曲张指其主干或分支局限性、节段性囊状或圆柱状扩张。我国发病率为8.6%,相关风险因素有年龄、长期站立、静脉炎、女性、多次妊娠和家族史。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高位结扎剥脱术。但其创伤大、恢复慢,目前微创治疗是发展趋势。现将微创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凡有症状,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方法繁多,其难度各异〔2〕,国外近年来开始选择性采用微创治疗〔3〕。国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术式,一般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剥脱术。传统的腹股沟至踝关节剥脱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分析单纯大隐静脉大腿段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剥脱的术式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接受手术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激光灼闭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5例。对照组给予剥脱术,观察组给予激光灼闭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激光灼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理想,可以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的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点状剥脱术结合术中驱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切口点状剥脱术结合术中驱血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者(195条静脉曲张肢体)随机分为应用术中驱血组(105条肢体)及对照组(90条肢体),前者将患肢驱血后于大腿处扎止血带后再行手术。2组均采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剥脱和曲张浅静脉点状剥脱术。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门诊随访伤口愈合和下肢酸胀,乏力症状改善率。结果:驱血组手术时间(30.89±5.92)min较对照组(78.60±20.58)min明显缩短(P0.01),驱血组术中出血量(24.00±9.30)mL较常规组(71.67±25.22)mL明显减少(P0.01),2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术后肢体肿胀、皮肤感觉障碍和伤口感染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7~34个月(平均26.4个月)无复发病例。所有病例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小切口点状剥脱术结合术中驱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及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4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其中1例(1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其近端20cm大隐静脉主干行腔内激光治疗15min后,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30±15)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10d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病理学检查大隐静脉壁穿破,静脉腔内血栓形成。认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