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指导的康复护理。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降低,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平衡能力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计划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采用模块式康复计划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2015年1—4月),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9—12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康复积极性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4、6 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 d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计划通过多模块组合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积极性,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陪护培训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9年1月至3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陪护培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积极性、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态度、康复效能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陪护培训能够提高胫骨平台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115-3116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42例)、研究组(采用模块式康复护理,42例),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AKS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AK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Pilon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69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03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CNP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和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CNP应用于Pilon骨折患者康复中,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目标制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018年7~9月)和观察组(2018年10~12月),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制定康复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态度、康复效能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2 w的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术后1 w、2 w膝关节功能评分(KSS)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目标制定能够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当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94-2495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机体恢复时长、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骨折端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胫腓骨骨折患者恢复时间,提高其膝关节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尺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00例尺桡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动机行为转化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前臂功能的康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康复积极性和入院14 d的前臂功能评分(HS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关节粘连、神经麻痹、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尺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术后前臂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Pilon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Pilon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预防DVT形成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预防DVT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地预防Pilon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康复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极大地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骨科住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以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膝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PM CPM锻炼护理,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 干预1个月,两组HSS评分、KS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SS、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两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部骨折术后应用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尾号奇偶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早期康复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骨骼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功能优良率、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骼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劲骨折患者而言,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骨骼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图谱法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疼痛、肿胀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择期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图谱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评分及膝关节功能量表(AKS)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AKS高于对照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图谱法康复锻炼,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和肿胀,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听心理干预对中青年膝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40例中青年膝关节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将2019年4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40例中青年膝关节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视听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围术期健康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1 d、术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听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中青年膝关节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康复积极性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4例行髋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持续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达90°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4月骨外科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护理中。比较两组的知信行情况、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骨折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的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康复积极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随访时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能够转变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知信行行为,提高康复积极性,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中应用,能改善各项康复指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4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评分(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d、2 d及3 d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