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四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各级医疗机构的床位、人员、床位使用率、诊疗情况。[结果]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床位约各占三分之一,但基层医护人员相对缺乏;县乡村三级机构的医师与护士分别占总数的50.84%和57.36%;基层床位使用率低,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大部分在70%左右;县域内诊疗人次占76.4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其要求承担的任务还有较大差距,应继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尤其是财政投入,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稳定卫生人才队伍。同时应加强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配置效率,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分析广西乡镇卫生院各类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通过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其配置效率。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按乡村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由2013年的0.163上升至2021年的0.199,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则由0.086下降至0.080,床位数按乡村人口、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由2013年的0.093、0.280上升至2021年的0.106、0.312,人员数按乡村人口、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由2013年的0.070、0.275下降至2021年的0.058、0.263;2013年和2021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均小于1;2013年—2021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53。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相对较差,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欠佳,医疗技术创新能力有待优化,建议科学规划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增长,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其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7年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几年的情况进行预测,以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承载能力,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近年来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状况,采用指数平滑法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2017—2020年状况进行预测。结果: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到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已实现每千人口床位数1.2张这一目标,但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自2015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距离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3.5人这一目标差距在2人以上。对2017—2020年预测可知,未来几年这一指标略呈上升态势,但变化甚微。从医疗服务角度来看,卫生院诊疗人次在全国总诊疗人次中所占的比重自2010年以来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对2017—2020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占比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12.87%、12.21%、11.59%和11.00%;乡镇卫生院入院人数在全国入院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对2017—2020年卫生院入院占比情况进行预测,其预测值分别为16.22%、15.82%、15.59%和15.57%。结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且队伍不稳,医疗服务萎缩,恐无力承担分级诊疗赋予的重任。解决人力资源配不足、提升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湖南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促进湖南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从2014—2018年湖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卫生财务年报中提取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与2014年比,湖南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数、诊疗人次所占总诊疗人次比重和病床使用率分别下降了6.69%、2.56%和2.29%。收支结余缺口从2014年2.62亿元扩大为2018年8.40亿元。药品收入占比从2014年26.18%降为2018年22.61%。在医疗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城市社区支出比乡镇卫生院支出增速分别快7.81%和4.59%。结论 湖南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应合理控制药占比,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财政应加快推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长效财政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按人口和地理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效率分析。结果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05、0.10和0.17,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8、0.42和0.20。产出按2015年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量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总体DEA有效;按基本医疗服务计算,5所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结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比较公平,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明确不同因素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及其程度,为进一步发挥乡镇卫生院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农村地区经济、老龄化、教育、社会发展水平。结果 2009—2018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卫生资源配置是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重要因素;农村道路密度对医疗服务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农村道路密度越高,医疗服务量越多;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居民教育水平对出院人数具有负向影响。结论 我国仍需重视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关注卫生资源配置数量、质量与效率;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涵,持续推进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2014—2018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45%,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诊疗人数以及入院人数均呈增长趋势,床位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在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的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均高于乡镇卫生院。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医疗服务的效益没有显著改善,居民就医观念仍缺乏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为完善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应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其效率变化.结果 2016年—2019年,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中,3项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南京市分级诊疗是全国分级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比南京市实施分级诊疗前后资源配置效果,为南京市分级诊疗发展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南京市11个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2011和2018年的医疗机构配置情况,比较分级诊疗实施前后的运行效率。结果 2011年,南京市11个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70、0.920和0.944,只有江宁区和溧水区2个区的医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2018年,南京市11个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877、0.942和0.942,达到医疗资源配置最优或者相对合理的的区增加至7个,分别为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和六合区,该7个区各个效率指标均有提升。2018年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为DEA无效的区多为床位数及卫生人员数存在过剩,如果这些区达到优化可以节省床位2 697张,卫计人员4 099名。在2015年加大对基层医院投入后,2018年的数据仍然存在投入冗余现象。结论 8年来,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并且资源配置逐渐均衡化,分级诊疗取得初步效果。但是在2015年加大对基层投入后,资源配置仍然存在投入冗余,说明基层医院产出不足即年诊疗人次以及出院人次不足,需招揽全科医生、加大宣传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提高南京市分级诊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医疗卫生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全科医生数、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和改善医疗服务等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上已达到了每个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平均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15年的56.36%下降到了2019年的51.95%,未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的目标。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拥有量从2015年起超过了2人,达到了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同类机构的比例未达到100%的目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比从2018年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远程医疗服务覆盖50%的目标。[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诊疗人次呈下降趋势,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不足等问题,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医疗服务利用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DEA-BCC模型,评价常州市武进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效率,为县区级医院医共体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区18家公立医疗机构2018-2020年的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年报数据,从中筛选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DEA数据分析方法,评价其运行效率。结果: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运行效率均有所提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运行效率偏低。三年间,乡镇卫生院的总体综合效率值均小于1,DEA均为无效;2018-2020年乡镇卫生院的规模报酬均为不同程度的递减状态;仍有部分医院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过剩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将医疗卫生资源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多专业的质控中心,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合理控制各级医疗机构发展规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明确医共体单位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区域协同背景,分析2011—2018年四川省及五大经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心卫生资源投入及服务产出情况,对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为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1—2018年四川省及五大经济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2011—2018年间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基本持平,平均TFP为1.016;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德阳和雅安、川南经济区的自贡、川东北经济区的达州、攀西经济区的攀枝花,这五个市TFP大于1,且2018年达到DEA有效。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重点在于提升纯技术效率;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内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且效率制约因素复杂,因此要注重区域内部的协同,同时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五大经济区各市州的实际情况,促进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9年天津市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效率情况.方法:比较分析天津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直辖市的卫生资源总量利用效率,秩和比分档分析该市不同类型卫生机构、不同科别专科医院及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利用效率过低,综合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较高;肿瘤、胸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高,口腔、精神病及康复医院利用率不高;市内六区卫生局直属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低,医科大学直属医院效率过高、存在安全隐患,二区三县直属医院效率最优.结论:政府应调整资源配置方向,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调整医疗机构病床配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状况,为其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河南省新蔡县12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结果新蔡县乡镇卫生院存在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基础设施以及诊疗条件亟需改进、药物短缺、基本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结论改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备;稳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升卫生院基本诊疗能力;落实基本药物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目录;积极融入医联体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推进实施分级诊疗的视角,对比分析广西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与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广西相关年份的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广西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均呈增长趋势,但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在人员数量、学历及职称构成等人员质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优势资源仍有向医院汇集的态势。结论:广西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分级诊疗的需要仍不相适应,建议政府加大基层卫生人力供给、改革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加快推进医联体改革,引导卫生人力资源向基层流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建设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关系变化。方法:比较医共体建设前后(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人力配置、医疗服务量、转诊服务量,采用灰色关联法测算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灰色关联度及其排序。结果: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逐年增加,医疗服务量增长幅度加大,转诊服务量总体增加,但接收上级医院转诊人次逐年减少,呈负增长趋势。人力配置投入与支出关联度逐渐降低,医疗服务量次之,转诊服务量与乡镇卫生院支出关联度较医共体建设之前有所增加。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初期成效,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以改善提高,在转诊服务方面,仍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人员配置投入是乡镇卫生院支出的首要影响因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东省某市乡镇卫生院2001-2010年财政补助情况及其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投入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某市2001-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对某市卫生院近10年的人员、床位、房屋设备等资源现状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并用秩和比法对该市人员配置和硬件配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财政专项补助对广东省某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床位配置水平、设备配置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员配置和硬件配置综合评分逐年升高,有效促进了卫生院收入的提高;省级财政1.2万元卫生院专项补助经费主要促进了卫生院工作人员收入和福利待遇的改善.结论:财政补助对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医务人员待遇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补助水平过低、补助机制不健全,依然没有改变卫生院“以医养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定,旨在为政府财政补助提供科学依据,为机构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参考.对象: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样本机构共30所;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时间系数分摊法;结果:各级政府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偿经费低于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政策建议:机构应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适当增加财政补助,成本测算结果提示不宜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9.
赵凯佳  赵莉    段占祺  孙霞霞  罗玉英  刘丹萍  杨珉   《现代预防医学》2020,(20):3732-3736
目的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探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发展趋势。方法 梳理新医改以来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利用2008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及2017年的现场调查数据,3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分别为295、424和220,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来分析2008 - 2017年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职业认知变化。结果 从2009年到2017年,四川省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1.04增加到1.49,工作年限少于9年的比例从32.94%上升到54.9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76%上升到6.97%,初级职称占比从84.47%下降到80.73%,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的比例从0.7%升高到73.6%;卫生技术人员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变小,总满意度从2013年的33.22升高到35.90分,感知的医患关系较差且呈恶化趋势。结论 新医改以来发布的与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且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状况及卫生服务情况,为优化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7年广西相关的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数据,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2010-2017年,广西卫生机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床位数也逐年上升,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注册护士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12%、7.10%、5.22%、9.39%,医护比从1∶0.99增长为1∶1.3,但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均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医疗机构入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70%、6.23%,其中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总入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10%、15.41%、-0.09%,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均呈增长趋势,社区卫生中心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增长率分别为2.34%、-0.55%。[结论]广西的卫生资源总量不断优化,但人均卫生资源不足;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改善;卫生服务利用仍主要集中于医院,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建议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明确政府职责,合理规划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加大社会急需医学学科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