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假体周罔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而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①对象:来自2001-03/2005-08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5~80岁.骨折发生于原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7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1型7例,B2型1例.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B2型)同时行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⑨评估:术后随访时观察X射线片、关节活动度及材料与宿主不良反应.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4年随访.1年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均大于100°,经X射线检查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具有安装方便、固定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背景:随着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患者的不断增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及复杂性随之增加。 目的:回顾有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Vancouver分型和治疗方案。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 数据库、FMJS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录的有关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索词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和"total hip arthroplasty,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排除报道时间较早的研究或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人数的增加,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正在增加。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创伤、固定方式、假体松动、翻修、骨溶解、置换前疾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和置换技术等。熟悉及理解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对其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方法。临床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是否有假体松及骨缺损等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护理。[方法]对5例老年AS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术前着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前训练,术后强调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功能康复训练。[结果]5例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老年AS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8例患者2例死亡,2例未获随访,1例达到生活部分自理,3例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可完全自理。结论:合理安排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质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0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PP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56~80.45(64.35±20.23)min,术中出血量976.46~2988.79(2001.34±986.45)ml,输血量452.14~1485.34(963.14±512.42)ml,住院时间7.50~18.50(14.23±4.82)d;20例术后HHS及PPMS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应用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的近中期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3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钢缆固定、接骨板和钢缆组合应用、长柄股骨假体翻修等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59个月,平均随访37个月;12例患者均在3~8个月(平均5.2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85分(76~93分)。结论:根据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不同Vancouver分型,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 将本院近10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10例病例,按Vancouver分类方法分型,根据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5~12个月;平均8.2个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升高.结论 Vancouver分类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根据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Vancouver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设定为对照组,采用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的3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哈里斯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帕克-帕尔莫移动评分(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手术前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且无发生特殊并发症及不良事件。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65. 12±22. 13) min、(1 986. 52±875. 63) ml、(955. 25±520. 17) ml、(12. 98±5. 11) d]显著优于对照组[(76. 38±24. 64) min、(2 437. 42±953. 87) ml、(1 226. 44±553. 09) ml、(15. 52±5. 8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HHS及PPMS评分分别为(73. 66±16. 05)分,(8. 37±2. 13)分,显著优于术前的(4. 46±1. 34)分、(0. 83±0. 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HHS评分及PPM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 42±14. 83)分、(7. 15±1. 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 29±6. 3)周,与对照组的(15. 03±7. 5)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 86±0. 9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 73±1. 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患者HHS和PPMS评分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川江  庄景盛  高云 《华西医学》2010,25(9):1636-163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09年3月11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为人工股骨柄周围骨折,Vancouver B1型假体无明显松动,均行切开复位,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并取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3~6个月,11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患者无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内固定断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法估分: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不损害假体周围骨皮质及假体或其骨水泥层,操作简便,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熊高鑫  黄彰  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504-150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801例,对发生术中PFF的47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是否使用骨水泥假体、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类型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和PFF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术中PFF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00,OR=5.299,95%CI 2.636 ~ 10.656),高龄患者发生率高(P=0.000,OR=3.599,95%CI 1.970 ~ 6.575),术中使用生物型股骨假体者发生率高于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者(P=0.004,OR=2.680,95%CI 1.368 ~ 5.248),骨折发生类型多为Vancouver分型中的A1、A2型.结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女性、高龄、行翻修手术等可能引起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因素会增加术中PFF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国内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的研究,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早期发现提供依据。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0-01/2006-04和Embase1980-10/2006-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Total Hip Arthroplasty,bone los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1-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全髋置换术,假体周围,骨密度"。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是与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相关的文章,以临床研究类文章为主,同时包括综述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相关文献56篇,按上述标准纳入30篇,其余文献均被排除。资料综合:全髋置换术股骨假体有两种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型与非骨水泥固定型。两种类型虽然固定方式不同,但术后假体周围均存在骨量丢失,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能够早期检测出假体周围骨量的丢失。结论: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逐渐成为定量监测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重要手段,术后连续性检测假体周围骨密度对于早期发现假体松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的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周围骨折",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创伤,翻修治疗、患者老龄化、假体类型、假体固定方式和关节活动量的增加等,也与骨折发生有关。Vancouver分型方法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包含患者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假体固定情况、假体松动情况以及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等因素,对临床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  相似文献   

15.
16.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见.随着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趋增高,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在老年患中日渐普及.  相似文献   

17.
程锦 《当代护士》2003,(1):37-38
对1998年3月-2000年3月,2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后预防感染、正确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更多继发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被报道。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依据Vancouver分型标准,分析各类型骨折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与并发症,明确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方法,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骨质疏松和假体类型的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Vancouver 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实际应用中常会有几种方式结合运用,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19.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1-2]。为了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对本院的50例患者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分类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收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25例,采用改良Vancouver分类法对PFF进行分类,根据分类采用内固定、异体植骨术等手术治疗或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评估疗效,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改良Vancouver分类法分类结果:TG型2例,A2型2例,B1型5例,B2型10例,B3型2例,C型4例。治疗方法:TG型非手术,A2、B1型内固定;B2型内固定加翻修,B3型内固定和翻修和植骨,C型内固定。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75±1.48)月,平均Harris分值为86.23±11.20;影像学评估疗效优良率为80.00%,整体疗效评估优良率为84.00%。1例切口感染,1例钢板远端股骨再骨折,均得到有效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结论改良Vancouver分类法对PFF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内固定、异体植骨术、翻修等方法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