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检查情况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比较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结果:112例患者合并DR占总数的25.0%。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以及高血压、脑梗死合并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25.0%合并DR,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是DR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14例,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 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未发生营养不良为对照组,发生营养不良为观察组,对影响其发生营养不良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营养状况评分10分,即未发生营养不良59例;营养状况评分>10分,即发生营养不良55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透析时间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尿素清除指数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根据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通过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控制炎症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确保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其营养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85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3例,女112例。按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MAU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与ACR关系。结果新诊断的T2DM患者MAU的患病率为26.7%。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85%和29.46%,不同性别ACR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组比较,DM+UAER组BMI、WHR、HbA1c、FPG、SBP、DBP、TC、TG、HOMA-IR均高于DM组;相关分析显示,ACR与WHR、BMI、HOMA-IR、SBP、HbA1c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R、SBP和HbA1c是影响AC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T2DM患者尿白蛋白的早期筛查,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减轻腹型肥胖,有助于延缓和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尿nephrin排泄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nephrin排泄量的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方法8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检测所有入选者尿nephrin(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健康对照组患者尿中未检测到nephrin排泄,糖尿病组尿液中可检测到nephrin。正常白蛋白尿患者可检测到微量nephrin排泄,大量白蛋白患者尿nephrin/尿肌酐比值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尿nephrin/尿肌酐比值与尿白蛋白/尿肌酐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nephrin排泄增加,并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对合并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37例入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80例(占33.6%)。(2)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年龄更大(P<0.05),糖尿病病程更久(P<0.01),空腹血糖较对照组高(P<0.01),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较对照组升高(P<0.01),但是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总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血清总胆红素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益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赵金发  王祥峰 《临床医学》2011,31(10):63-64
目的观察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39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白蛋白、血压等情况;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年内死亡患者和存活2年以上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初次透析时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2年以上组该值较小,初始肾功能状态较好;透析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为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采取透析前补充蛋白、控制血糖以及透析时静脉推注高糖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纠正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为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尿中 VEGF 水平,按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蛋白尿(n =41)和微量蛋白尿(n =3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尿中 VEGF 水平,采用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尿中 VEGF 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及尿 VEGF 水平均较高(P <0.05);患者尿 VEGF 与空腹血糖、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成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 VEGF 的独立影响因素(Beta=18.4,0.626;P <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 VEGF 水平与 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一个有效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A(≤30mg/g),B(>30~300mg/g),C(>300mg/g)组,并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和非视网膜病变组,以认知功能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分析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总分、听觉词语即刻记忆3个、身体部位延时记忆、指图总耗时、图片补缺、图片误认数、图片延时记忆、图片即刻记忆以及数字广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322,r=0.231),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伴冠心病呈正相关(r=0.309,r=0.302);微血管病变、是否伴冠心病与配偶健康程度3个自变量对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病变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有密切相关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早期有微量白蛋白尿时已发生认知功能变化,应尽早进行预防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24h尿白蛋白定量测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数值为1.46±0.83,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4(P<0.01),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025,0.038。结论: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呈高度等级相关,可以快速诊断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陈飞飞  王雪剑 《全科护理》2021,19(35):4995-4997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膜炎的风险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4例腹膜透析病人临床资料,合并糖尿病24例,未合并糖尿病50例,比较组间临床特征,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病人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比未合并糖尿病组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总胆固醇水平更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病人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结论:糖尿病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膜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基于此实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可预防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腹膜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来医院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及血生化指标,分析比较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随血糖升高、肾脏损害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随之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发生肾脏微血管病变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27、1.41和1.53)。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分为肾病组与非肾病组,各82例;随机纳入于本院健康体检者82名作为常规组。分别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及尿液,对比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结果比较常规组与非肾病组患者的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患者的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量表(MQSGA)、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健康行为量表(HPLP)对128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调查,根据MQ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及营养不良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128例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50%;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MQSGA评分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总评分、合理饮食、规律透析和健康行为中总评分及营养管理呈负相关(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血清白蛋白40 g/L、透析不充分是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自护能力高水平、健康行为高水平则是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水平,将有助于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和体检健康体检者70例,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晨起空腹及随机)、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上述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结果 晨起、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成显著正相关,晨起空腹尿ACR与UAE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6(P<0 01),r=0.906,(P<0.01);随机尿ACR与UAER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6(P<0.01),r=0.738,(P<0.01).2型糖尿病组尿ACR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血肌酐、尿素氮、尿ACR诊断糖尿病肾病敏感性比较,尿ACR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结论 晨起空腹及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尿中的尿微量白蛋白(MA)/肌酐(Cr)比值、α1-微球蛋白(A1M)/肌酐(Cr)比值、尿免疫球蛋白(IgGU)/肌酐(Cr)比值和尿转铁蛋白(TRFU)/肌酐(Cr)比值,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尿中微量蛋白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中的MA、A1M、IgGU、TRFU含量,利用肌酐比色法苯-苯反应测肌酐浓度,计算7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和40例健康人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α1-微球蛋白(A1M)/肌酐、尿免疫球蛋白(IgU)/肌酐(Cr)比值和尿转铁蛋白(TRFU)/肌酐(Cr)比值.结果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病情呈显著相关性,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 四种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住院患者400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为正常组(n=236), 30mg≤24 h尿微量白蛋白<300 m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16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NLR及联合诊断对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年龄及高血压患者占比、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absolute neutrophil, NEU)计数、NLR、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 T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且均经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液通路的215例病人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CRBSI发生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进一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215例血液透析病人,其中发生CRBSI病人35例,CRBSI发生率为16.28%;经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年龄、血红蛋白以及合并糖尿病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病人CRBSI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病人年龄、机体营养状况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及无菌意识,以进一步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