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内固定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髋关节囊线以下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一半.国内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髋部骨折女性高峰在60~80岁,男性在70~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与骨质疏松有关,其中约75%病人为女性,病人平均年龄约70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收治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和受伤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髋部骨折及不同骨折类型在时间及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规律。结果共统计1 397例髋部骨折,男性476例(34.1%),女性921例(65.9%),男女比例为1︰1.93;股骨颈骨折830例(59.4%),股骨粗隆间骨折567例(40.6%)。髋部骨折平均发病年龄为(75.7±12.7)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72.6±15.6)岁,女性平均年龄(77.3±10.6)岁。青壮年组218例,占12.8%;老年组1 179例,占87.2%。结论髋部骨折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且女性患者比例大于男性。青壮年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老年组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髋部、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上述骨折部位女性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特征性变化情况。方法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共纳入62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肱骨近端骨折21例,收集患者年龄、检测患者骨密度、血清骨转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1±8.0)岁,明显小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女性患者(P<0.05);肱骨近端骨折女性髋部(T=-1.19±0.66)、腰椎骨密度(T=-1.67±1.00)明显高于粗隆间骨折女性髋部(T=-2.36±1.17)、腰椎骨密度(T=-2.61±1.42)(P<0.05),同时显著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髋部骨密度(T=-2.33±0.99)。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清P1NP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粗隆间骨折女性血清β-CTX(732.18±334.37μg/L)要明显高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29.66±292.34μg/L)(P<0.05)。结论相对于髋部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年龄较低,骨密度相对较高;骨吸收活跃可能是导致粗隆间骨折女性骨密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哈尔滨5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髋部骨折住院的1 616例患者病历资料,并统计患者基本情况。结果 12年间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髋部骨折总体男女比为1∶1.45。患者平均年龄(70.3±11.4)岁,且女性平均年龄明显高于男性(P0.001)。股骨颈骨折数量是转子间骨折的1.44倍。股骨颈骨折中男性平均年龄(67.0±11.4)岁,女性为(70.6±10.7)岁;转子间骨折男性平均年龄(68.7±11.9)岁,女性为(74.2±10.9)岁。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每年增加0.88岁(P=0.003),女性每年增加0.55岁(P=0.03);男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每年减少0.91岁(P0.001),女性每年减少0.71岁(P=0.01)。按季节统计,春季髋部骨折数量占总数的27.5%(444/1 616),夏季占24.1%(390/1 616),秋季占26.4%(426/1 616),冬季占22.0%(356/1 616)。结论髋部骨折多见于7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子间骨折患者比例逐渐增多,且转子间骨折患者趋于年轻化。应加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预防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髋部骨折156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报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方法 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治疗60岁以上(60-93岁)髋部骨折156例。男性55例,平均年龄71.8岁;女性101例,平均年龄73.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94例,男性20例,女性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本组接受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115例,其中行各种内固定手术4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8例,股骨头颈切除2例。部分病例同时给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获得随访110例。随访时间0.5-3.5年。术后下肢静脉栓塞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2例,断裂1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4例,术后近期死亡2例(死于心肌梗塞及呼吸道感染),97例(88.2%)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1)老年人髋部骨折以女性多见,占64.7%;男性少见,占35.3%。这与女性绝经后骨折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老年股骨颈骨折多见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则多见于男性。70岁以后,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这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明显相关。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2)老年人髋部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都有明确外伤史;而股骨颈骨折常由轻微外力(扭转)所致,因此在诊断时须防止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效果。(3)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具致使的威胁,因此在治疗上如无禁忌应争取早期手术,早期下床活动。(4)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这对减轻全身骨痛,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再骨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骨密度阈值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有用的数据和措施。方法 调查和分析133例年龄在65岁以上,受伤后两周内入院治疗的男女性不同类型的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分析及提出髋部骨折的骨密度阈值。结果 无论何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男性的骨密度均比女性高,差异有显著性,虽然男性股骨颈骨折平均BMD≥-2.31SD;但其中73%病例有1个部位骨密度≤-2.5SD。女性股骨颈骨折和男,女性粗隆间骨折髋部骨量损失相近似,都明显低于男性股骨颈骨折。结论 股骨颈骨折的类型以及粗隆间骨折Garden分型与骨量无关;外伤后女性发生股骨颈骨折或粗隆间骨折与骨量无关。男性发生粗隆间骨折与骨量丢失更多有关。男女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都可以用骨密度减低2.5SD作为骨折的阈值。  相似文献   

7.
老年髋部骨折的住院治疗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统计比较我院近6年来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费用的变化.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患者资料,对2001~2006年6年中50岁以上髋部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髋部骨折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见于70~89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类型多为GardenⅣ 型(Garden分型)和头下型(按骨折线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多见于Evans-JensenⅢ型;2001~2006年6年中,股骨颈骨折患者357例,平均每年60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8d,平均每人所需治疗费用29793元,人均费用每年递增8%;股骨粗隆间骨折328例,平均每年55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7 d,平均每人所需治疗费用21666元,人均费用每年递增11.2%.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髋部骨折治疗费用昂贵,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伴发病及治疗费用。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以70~7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相当,骨折多由自行摔伤或轻微碰撞跌伤所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伴发病较高,且住院治疗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老年女性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其外因是跌倒,内因是骨质疏松,预防跌倒及防治骨质疏松至关重要,且需要费用低廉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研究(附5923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性别、年龄等,阐明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脆性骨折就诊的中老年患者592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结果 60岁以上女性骨折发生数明显多于男性,其中,常见部位骨折最高发生率的年龄分别为:桡骨远端骨折为70岁;股骨颈骨折为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为80岁.各年龄组女/男数据比较:60岁以后各年龄段的女/男值与总计中的女/男值1.96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按年龄段划分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后女性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60岁以后女性骨折发生率明显多于男性,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高峰的年龄各有不同,应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引起重视,并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部地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状况,探讨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东部地区三家医院2011年至2018年髋部骨折病例1354例,设计图表进行研究,对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意义。结果1354例髋部骨折患者,男性474例,女性880例,男女比例为1∶1.86;65~74岁患者342例,占25.26%,75~84岁患者527例,占38.92%。其中股骨颈骨折5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62例,比例为1∶1.29。致伤原因:跌倒1173例,占所有髋部骨折患者的比例为86.63%;坠落伤128例,比例为9.45%;交通事故及其他伤53例,比例为3.91%。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结论髋部骨折65~84岁高发,女性多于男性,重点是预防跌倒及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Smith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Smith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并对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进行对比. 结果 共诊治Smith骨折646例,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5.62% (646/11 496),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51% (646/126 479).男348例,女298例,男女比为1.17∶1.骨折按年龄段分布:11 ~ 2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35.14%,227/646);按Thomas的Smith骨折分类方法:Ⅰ型骨折构成比最高(78.33%,506/646).A、B两组分别为280例和366例骨折,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4.74% (280/5 905)和6.55% (366/5 591),分别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3% (280/65 267)和0.60% (366/61 212),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男女比分别为1.22∶1和1.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Smith Ⅰ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85.71% (240/280)和72.68% (26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0年期间Smith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11 ~ 20岁年龄段,以Smith Ⅰ型骨折多见.与前5年相比,后5年患者性别构成比无明显变化,但Smith Ⅰ型骨折构成比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35所医院和西部2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和Evans分型等数据。将东部35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28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结果共收集9 233例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男女比为1.04∶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71~80岁(28.71%);根据AO分型,31-A1型骨折2 464例(26.69%),31-A2型骨折5 251例(56.87%),31-A3型骨折1 518例(16.44%);根据Evans分型,稳定性骨折4 169例(45.15%),不稳定性骨折5 064例(54.85%)。A组6 856例,男女比为0.99∶1;B组2 377例,男女比为1.19∶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2,P<0.01)。A组患者中位年龄(74岁)大于B组(7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55,P<0.01)。两组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71~80岁,构成比分别为29.89%和25.33%。根据AO分型,两组患者骨折高发类型均为31-A2型,构成比分别为57.28%和55.70%;根据Evans分型,均以不稳定性骨折多见。两组患者年龄段分布和骨折Evans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AO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高发年龄为71~80岁,男性多于女性,高发类型为31-A2型,多见于不稳定性骨折。东部地区女性患者比例、中位年龄和稳定性骨折构成比高于西部地区,31-A3型骨折构成比低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结果 共收集1 741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男1 185例,女556例,男女比为2.13∶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 ~ 30岁(24.30%);12-A型骨折1 136例(65.25%),12-B型骨折469例(26.94%),12-C型骨折136例(7.81%).A组1 205例,男女比为2.24∶1;B组536例,男女比为1.91∶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0,P=0.153).A组患者平均年龄[(37.5±16.0)岁]低于B组[(42.0±17.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9,P=0.000).两组患者年龄段构成比和AO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肱骨干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 ~30岁,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类型为12-A型,12-B型骨折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4所医院收治的204例髋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和统计患儿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Delbet分型等。结果男110例(53.9%),女94例(46.1%),平均年龄(9.5±3.8)岁;10~15岁儿童骨折所占比例最高(53%,108/204),不同年龄段男女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14,P=0.238)。左侧122例(59.8%),右侧82例(40.2%),不同年龄段左右侧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7,P=0.000),4~6岁年龄段左右侧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65.2%,133/204),高处坠落伤(44.1%,90/204)和交通伤(35.3%,72/204)多见。Delbet分型中Ⅱ型比例最高(45.1%,92/204),Ⅰ型比例最低(3.4%,7/204)。结论福建地区儿童髋部骨折多发生于10~15岁儿童,左侧骨折多见(尤以4~6岁突出),常发生于夏秋两季,大部分由意外高能量损伤导致,DellbetⅡ型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5.
人体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其被发现晚于动静脉系统。淋巴管最初是在哺乳动物的肠系膜中被观察到。之后,随着水银直接注射技术的引入,人体四肢的淋巴管得以发现。随着间接注射法的应用以及临床观察,丰富了淋巴系统在解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相关内容在此后的科研和临床中被大量引用。然而,目前的淋巴系统知识还无法解释一些意外的临床发现。虽然下肢浅表淋巴分布的知识在过去十年中有所更新,但足深淋巴管的分布直到最近才被确认。本文对足部淋巴管的解剖详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M. NIEMAN  A. SHAW  R. RAILTON 《Anaesthesia》1988,43(7):584-586
The safe use of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boards in operating theatres is describ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British Standard 5724. Recommendations as to a practical working policy are mad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膀胱不同区域Cajal样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作为起搏细胞在人膀胱的分布意义。方法标本来源于5个膀胱癌患者手术(全膀胱切除术)切下的正常非癌变膀胱全层组织(病理检查无病变),按解剖学分组(顶部、体部、颈部)及组织学分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制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显色技术观察ICCs的分布情况。结果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人膀胱不同区域发现的ICCs形态学、免疫表型与在消化道发现的ICCs类似。可见CD117呈阳性的ICCs出现在膀胱不同解剖区域及组织层次中,荧光主要在细胞膜及突起着色,细胞呈梭形,轴向两端存在突起。解剖学组中ICCs存在于膀胱顶部最多,膀胱体部次之,膀胱颈部罕见。组织学组中ICCs主要存在于肌层和黏膜下层,黏膜层少见。结论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ICCs在人膀胱顶部和肌层大量存在,很可能构成了膀胱活动的第一起搏点,使慢波向膀胱体、膀胱颈传播,缺乏及丧失ICCs可能会导致人类膀胱动力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12 5I标记的整合素αVβ3 拮抗多肽 (12 5I RGD 4CY)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应用Iodogen法行12 5I标记RGD 4CY多肽 ,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 ,分别在10、30、6 0、12 0和 2 4 0min不同时相点测量血液及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浓度 ,计算获得其体内生物学分布与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结果 RGD 4CY能够被12 5I有效标记 ;给药后在血液、肾脏、肝脏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 ,小肠、肺脏、肌肉呈低水平放射性分布 ;其分布相半衰期为 9.17min ,消除相半衰期为831min。结论 静脉注射12 5I RGD 4CY后 ,组织本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低水平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 ,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粒(EPI-PBCA-MNPS)并进行表征,进一步分析该药在大鼠肝脏分布情况,研究其靶向性。方法 在EPI-PBCA-NPS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微乳液反相界面聚合法制得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粒(EPI-PBCA-MNPS),然后表征;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EPI组(表阿霉素组)、B组为EPI-PBCA-MNPS组;C组为EPI-PBCA-MNPS+磁场组,并分为两个亚组,实验中测定血浆中表阿霉素浓度即C非靶区肝组和测定肝脏内肝组织中表阿霉素浓度即C靶区肝组。每组15只,分别通过尾部静脉注射,观察各组靶向分布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符合正态分布。检验水准a=0.05。结果 EPI-PBCA-MNPS粒径为(151.3±29.6)nm,分布均匀,胶体溶液长期稳定,平均包封率为(80.26±14.22)%,平均载药量为(14.64±2.13)%,饱和磁化强度为:0.34 KA/m;尾部静脉给药后,肝脏组织中表阿霉素浓度较高,其药物最高浓度提前至5 min,并明显减少了在脾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使肝脏组织中的分布显著提高。在磁场环境中,C靶区肝组中表阿霉素浓度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C非靶区肝、A组及B组(P0.05)。结论 EPI-PBCA-MNPS具有较好的磁感应性,大鼠静脉注射并在磁场环境中能够显著提高表阿霉素在靶肝区聚集的程度,并进一步降低表阿霉素在其他非靶肝区聚集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Morphologically normal spermatozoa from groups of men attending the infertility clinic with normal density and motility had subcellular elemental composition measurements from various parts of the spermatozoa compared with anatomically similar spermatozoa from semen with marked oligo- or asthenozoospermia. In the two groups of semen the mean % value of the elements was similar in the acrosome, nucleus, mid-piece and tail regions excepting sodium and potassium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abnormal semen. Although a similar elemental distribution was found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ed trend towards higher total values in the abnormal semen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ce. Highest levels were found in the nuclear and mid-pieces of all spermatozoa suggesting future diagnostic possibilities for such measurements in determining spermatozoal procreativ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