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石灰石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360名接触石灰石粉尘的工人进行问卷和健康检查,同时选择不接尘的360名工人为对照组,将接尘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胸片、及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尘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石灰石粉尘属低矽量粉尘,但其分散度高,如长时间高浓度接触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甚至产生尘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企业矽尘危害现状,分析不同岗位工人健康损害情况,探讨硅产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矽肺病防治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询问,调查员填写问卷的方法对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的6家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收集1 005名矽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矽尘危害企业和矽尘作业工人基本情况资料;对矽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材行业矽尘作业工人胸片异常率(87.6%)高于电子行业(3.6%);矽尘作业岗位总尘合格率为3.8%,呼吸性粉尘合格率为7.8%;职业健康检查胸片异常率为45.5%,肺功能异常率为32.3%,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0.7%;矽尘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较高的岗位有球磨、破碎、振动筛、称量、粉料包装、分拣、成品混合、拣砂、喷砂、装料、倒角等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倍数4.5的岗位工人胸片异常率明显高于CTWA超标倍数≤4.5组;疑似尘肺病患者所在岗位粉尘浓度及岗位CTWA高于其他接尘人员所在岗位。结论应重点加强硅产品生产企业矽尘危害防治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粉尘治理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自然 《职业与健康》2013,29(3):312-314
目的 分析木尘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探讨健康监护指标.方法 对深圳市某木门制造企业接触木尘作业工人257名及对照组243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接触木粉尘作业工人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气促、胸部不适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8.7%、17.9%、19.1%和19.5%;接尘工人肺功能指标FEV1.0、FVC、FEV1.0/FVC分别为(3 124.3 ±432.7)ml、(4 012.6±465.6)ml、(77.9±8.32)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05、3.054、4.122,均P值<0.01),接尘工人肺功能损害随年龄、工龄呈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142和14.316,均P<0.01);高千伏X线胸片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纹理增多增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3,P值<0.01).观察组还确诊2例尘肺,5例肺结核;对照组确诊1例肺结核.结论 木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木粉尘暴露是否可致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硬质合金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人体钨钴的生物接触限值、硬金属肺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某硬金属加工厂165名硬质合金粉尘作业工人作为调查组,132名无硬质合金粉尘接触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收集问卷调查、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班后尿钴含量以及现场作业环境检测等相关资料。结果该厂硬质合金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其几何均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作业环境中空降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小于1.0%。调查组呼吸系统异常及黏膜刺激症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调查组胸片X线结果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在调查组中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尿钴检测值超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质合金粉尘中含有一定量的钴;工人接触硬质合金粉尘早期可导致呼吸系统异常及黏膜刺激症状、胸部肺纹理增加;可致肺功能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改变,肺部损伤部位主要在小气道。因此,应加强对硬质合金粉尘接尘工人的劳动防护,做好防尘工作,定期做职业健康检查,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接尘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正定县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检查结果, 探讨影响当地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正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14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按照粉尘类型、接尘工龄、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方式分成不同组别,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别肺功能检查结果。
结果 接触不同类型粉尘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以接触煤尘工人的异常检出率(23.1%)最高, 接触木粉尘工人(9.5%)最低。接触无机粉尘作业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19.51%)高于有机粉尘(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增加, 接触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有逐渐增加趋势(P < 0.05)。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7.85%)低于不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粉尘作业工人应当按照粉尘作业体检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自身肺功能状况, 平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养成佩戴防护用品的习惯, 避免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主动预防尘肺病。
  相似文献   

6.
了解钨钼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某钨钼制品企业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47名粉尘工人为接尘组,另选4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47名钨钼粉尘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17.0%,不同接尘工龄组FVC、FEV1、FEV1/FVC 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接尘组吸烟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28.6%)高于不吸烟者(7.7%),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烟龄和吸烟量组别中,接尘组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吸烟量为1~10支/d组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企业应加大戒烟宣传力度,保证钨钼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上呼吸道的影响。方法对本市某水泥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同时以410名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尘工人的鼻炎、咽喉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P<0·01),而且与接尘的浓度及接尘工龄长短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上呼吸道的影响比较严重,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陶瓷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的特征。 方法 采用美能(日本) AS507型肺功能仪,测定某陶瓷厂"无尘肺"的967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197名非接尘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 结果 陶瓷粉尘总尘浓度为0.10~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为14.29%,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率为3.57%;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21.3%~43.0%。接尘组VC、FVC、FEV 1、FEV 1%、FEF 25%和FEF 50%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组肺通气功能损伤和小气道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的吸烟者VC、FEV1和FEV1%数值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为7.45%(72/967),其中轻度损伤者占98.61%(71/72),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占97.22%(70/72)。 结论 陶瓷粉尘可引起接尘工人肺功能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以轻度为多,损伤类型以限制型损伤为主。肺功能损伤主要与粉尘、接尘工龄、工种和吸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汽车制造业铸造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业铸造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汽车制造业230名铸造工人为接尘组和200名非接触尘毒职工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体检,比较两组的健康状况。同时测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生产环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12.2% ̄85.3%,粉尘浓度0.5 ̄1.75mg/m3,合格率为80%;接尘组工人自觉症状中咳嗽、咯痰、气短阳性率及体检项目中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接尘组肺功能指标(FEF25% ̄75%、FEF75%)均低于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异常率接尘组为8.3%,对照组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汽车制造业铸造粉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健康,尤其对呼吸系统损害更明显,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了解银川市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将粉尘作业工人按不同地区、性别、年龄、企业规模、行业、接尘类别、工龄等因素分成不同组别,分析比较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显示,25 527名粉尘作业工人中检出5132例肺功能异常者,检出率为20.10%。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灵武市最高(21.56%),贺兰县最低(6.70%),小型企业(23.75%)高于大型(20.56%)、中型(17.30%)及微型企业(1.20%),采矿行业最高(21.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最低(8.36%);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接触煤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20.68%)高于接触水泥尘(12.31%)、矽尘(7.40%)及铸造尘(8.73%)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不同地区、年龄、企业规模、行业、接尘类别及工龄,各因素的组内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矿行业应制定完善的通风防尘措施;出台相关政策,限定接尘工作年限,定期为中老年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强化新入职接尘作业工人的上岗前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陶瓷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的危害,为进一步规范陶瓷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4年对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某陶瓷洁具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同时对该厂1 599名接尘工人和433名非接尘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尘工人中有504名检出有呼吸系统疾病,检出率为31.52%;非接尘工人中41名检出有呼吸系统疾病,检出率为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1,P0.05)。接尘组胸部高仟伏照片显示异常306名,异常率为19.14%;对照组胸部高仟伏照片显示异常35名,异常率为8.08%;两组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1,P0.05)。接尘组肺功能异常253名,占15.82%;非接尘组肺功能异常为9名,占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5)。结论陶瓷粉尘是损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某水泥企业接尘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性危害的关系。方法对467例岗中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将检出的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年龄40岁以上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高于40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20年以上组肺功能、胸大片异常率高于20年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尘肺观察对象36例,工龄均在20年以上。结论长期接触水泥粉尘,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企业要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橡胶工业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广东省省内5家橡胶制品加工厂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粉尘浓度监测,并对672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598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家工厂各生产工序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是滑石粉尘。其中配料、压延、炼胶等工种粉尘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6.8~32.6mg/m^3,超标(PC-TWA3mg/m^3)1.3~9.8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5.6%~8.2%。职业健康检查中,X射线(高仟伏)胸片所见,接尘组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共52例,其中无尘肺(0^+)7例。而对照组的肺纹理改变只有19例。肺功能测定:接尘组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48例,对照组13例。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9,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慢性鼻炎、咽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制品加工业使用的工业滑石粉,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建议使用危害性较小的医用滑石粉来替代。同时加强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叶腊石磨粉作业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叶腊石磨粉对工人的职业危害。[方法]对8家叶腊石磨粉厂作业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对接触叶腊石粉尘的84名工人和不接触粉尘的60名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8家企业作业场所作业岗位粉尘浓度626.7mg/m^3,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mg/m^3),接尘组肺话量和FEVt%低于对照组(P<0.05,P<0.01),接尘组尘肺患者患病率20.2%(17/84)。[结论]叶腊石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宝安区1 15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本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150名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接尘工龄、工种、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接尘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0/FV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氧化硅组相比,其他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胸部不适、其他反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工龄组相比,5年工龄以上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有一定危害,尤其是二氧化硅;肺功能损伤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有关.用人单位应注意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林市某水泵厂生产性粉尘所致职业危害现状,为制定预防职业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接尘工人29名为观察组,54名邮电局职工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生产车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各工艺流程粉尘浓度均超标;观察组临床症状均与对照组有差异;工龄之间呼吸系统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活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产车间各工艺流程粉尘浓度均超标;接尘对人体肺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某煤矿接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煤尘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煤工尘肺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该煤矿2 224名在岗工人按工种大致分为3类:1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高; 2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低(大多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3类工种接触煤尘很少甚至不接触。对不同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对职工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现职业禁忌证54人, 其中尘肺病1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类工种与2、3类工种相比, 工人胸片异常、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同接尘工龄较短的工人相比, 接尘工龄较长工人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或0.05);吸烟是引起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煤尘对接尘职工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煤矿企业应不断努力改善接尘工人的工作环境, 尽一切努力降低工人煤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危害现状及其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市职业健康监管平台中3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产生木粉尘的岗位及其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粉尘接触岗位中木粉尘的浓度。调查所有工人的基本情况,并用SinBo肺通气功能仪测定其肺通气功能。
  结果  共检测56个接尘岗位,其中21个岗位(占37.50%)的木粉尘浓度超标。56个接尘岗位木粉尘的平均浓度为(1.76 ± 0.32)mg/m3,其中锣机、车床、开料岗位的木粉尘浓度较高。本次研究共调查接触木粉尘工人411名,肺通气功能正常370名(占90.02%),有肺通气功能障碍41名(占9.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尘浓度、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52、3.42倍(P < 0.05)。吸烟、年龄对工人肺通气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结论  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浓度较高,对工人肺通气功能造成了影响。应加强生产工艺的改革和对木粉尘危害的工程控制,加强对接触较高浓度木粉尘、工龄较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职业卫生调查,了解某摩托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66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有毒化学品、噪声等浓度或强度检测,对46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卫生通风设施作现场调查。结果作业点总合格率74.24%(49/66),粉尘作业工人7.14%有胸部X线改变或肺功能异常,苯类化合物接触者8.70%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噪声接触工人10.26%听力下降,接尘工人防尘口罩佩戴率28.40%,卫生通风措施效果欠佳。结论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健康影响或损害,建议改进卫生通风设施的设计和管理,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定期开展检测及体检以早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企业接触电焊烟尘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探讨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保护措施。
方法 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3 740名电焊作业男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肺通气功能、血压、心电图和肝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电焊烟尘、铝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酸雾或酸酐等。各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出现肺功能异常的电焊作业工人的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脉率、AL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肺功能异常在小于2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为11.72%, AST异常检出率在30~34岁年龄段最高, 为4.63%。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ALT、AS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在11~年接尘工龄组检出率最高, 为11.74%。
结论 电焊烟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是可能影响电焊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相关因素, 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来保障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