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在肝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行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两组均在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ST、ALT、TBIL水平均高于术前,血清ALB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血清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EA、AFP、CA199、PIVKA-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0,P=0.017)。结论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保护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SHCC)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SHCC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0例患者归为A组,将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归为B组。比较两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FP、CEA、GPC3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较为相似,而经皮射频消融术并发症少,但易损伤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相关指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724,CA72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ER R)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7 d CA199、CA724、CEA、AFP、FER 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效果理想,有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2.86%(22/35),对照组为52.94%(18/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及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与XELOX化疗方案联合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EA、AFP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肝功能指标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各阶段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结论:索拉非尼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但对肝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的测定,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的FQ-PCR方法,检测21例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腹腔镜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同时以33例开腹肝癌切除术(开腹组)及10例肝脏良性病变手术(良性对照组)作为对照,对比测定其术前术后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前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外周血AFP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15/21)、72.73%(24/33),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良性对照组术前、术后均无阳性表达);术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阳性率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分别为85.71%(18/21)、87.88%(29/3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73,P=0.259;χ2=2.395,P=0.122);术后腹腔镜组及开腹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7)。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不增加肿瘤微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患者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小肝癌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8例为对照组。均开展CT灌注扫描,且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参数变化,比较两组的AFP与CE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F、BV与HA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FP、CEA高于对照组(P<0.05)。CT灌注、AFP、CEA检查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三者联合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CT灌注参数、血清AFP、CEA联合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疾病,且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滞柔肝颗粒在瑞戈非尼靶向治疗湿热蕴结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10例湿热蕴结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瑞戈非尼靶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肝、止吐、升白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滞柔肝颗粒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湿热蕴结型中医症状评分,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湿热蕴结型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LT和AST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ALT和AS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E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滞柔肝颗粒用于瑞戈非尼靶向治疗湿热蕴结型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够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瑞戈非尼所致的疲乏,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单独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的区别。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检验科确诊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两组进行AFP、CEA和CA199的联合和单独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AFP、CEA、CA199的单项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5.12%、74.42%、60.47%,联合2检出阳性率为93.02%;血清中AFP、CEA、CA199单项检测以及联合1的约登指数均显著低于联合2(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199水平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检出效率,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作为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指标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42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AFP、AFP-L3、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仅可有效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肝功能,还可减少患者毒副反应及复发概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依据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8例肝病患者血清CEA、AFP检测结果。结果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高于非肝癌患者(P<0.05),各种肝病患者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肝病患者病情加重,血清AFP水平显著上升;血清CEA水平对不同肝病缺乏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肝左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者为观察组,30例开腹手术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ALT、AST、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肝功能保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CD4~+、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观察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ACE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降低AFP及CEA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并可增强对肿瘤组织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CT灌注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206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者75例作为观察组,PLT≥100×10~9/L者13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患者术后PLT计数与肝功能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的血清ALT、AST、T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ALT、AST、TB、PT水平持续升高,第3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10 d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术后1-10 d血清ALT、AST、TB、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恢复延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3%比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与血小板计数与密切相关,术前低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肝功能恢复延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在困难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肝组织切除术的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完全腹腔镜下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助。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标本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半年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s ICAM-1、ALP、GGT和AF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s ICAM-1、ALP、GGT和AFP水平,提示该技术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5例肝癌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AFP、CEA血清水平并计算阳性率。结果肝癌组AFP、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AFP水平与27例转移性肝癌(MHC)患者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CEA水平与MHC患者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在PHC组、MHC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90%、22.20%;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20%、70.40%;AFP、CEA联合检测使PHC组、MHC组阳性检测率分别提高至84.20%、77.80%。结论联合检测AFP和CEA在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7种miRNA,简称miRNA7(包括miR-21,miR-26a,miR-27a,miR-122,miR-192,miR-223和miR-801)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早期肝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数据库ENCORI包含了50例肝正常组织和370例肝癌组织的相关数据信息,检索miRNA7在不同肝组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随后收集我院诊治的70例非癌性患者作为肝良性组,75例肝癌患者作为肝恶性组,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iRNA7、AFP和CEA表达水平、阳性率,分析以上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ENCORI数据库显示,相比肝正常组织,肝癌组织中miR-21,miR-26a,miR-27a,miR-122,miR-192和miR-223均显著异常表达。在177例受试者中,相比于对照组和肝良性组,肝恶性组血清miRNA7的总相对定量值Logit、AFP和CEA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肝恶性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iRNA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治疗采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