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索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拟问卷、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糖尿病授权中文简化量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687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并采用Bootstrap法对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69.93±23.30)分,授权能力得分为(3.02±0.96)分,自我管理得分为(24.34±12.40)分。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和自我管理得分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授权能力与婚姻状况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授权能力在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比10.5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脑卒中预防知识问卷和中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116名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标化得分为(69.74±18.78)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157.66±21.12)分;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知识呈正相关(r=0.417,P<0.05)。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知识中定期监测、卒中先兆和卒中处理方面的知识对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重要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在脑卒中三级预防中应加强患者知识管理,并根据患者知识水平与行为的相关性特点,给予个体化干预,以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增强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35例艾滋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表、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及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77.00±9.78)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120.04±23.85)分,自我效能得分为(43.74±11.09)分;艾滋病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之间具有相关性(P<0.001);自我效能对生存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602,间接效能为0.384,总效应为0.98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38.95%,自我管理在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需进一步提升,艾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调查照顾者协助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和基于疾病自我管理下照顾行为评估问卷对27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疾病管理知识得分为(19.53±2.65)分;基于疾病自我管理下照顾者相关照顾行为得分为(38.78±8.10)分,得分率为55.40%。研究对象部分疾病管理知识与照顾行为得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疾病管理知识与其协助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在将来的疾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应将主要照顾者纳为重要对象,提高其协助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00名大学生健康素养、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5—12月选取6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居民健康素养评价量表、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Pe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相关性,Amo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呈正相关(r=0.703,P<0.01;r=0.697,P<0.01;r=0.536,P<0.01),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呈正相关(r=0.852,P<0.01;r=0.639,P<0.01),自我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呈正相关(r=0.592,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方式既有直接效应(0.198)又有间接效应(0.563),总效应为0.761。自我管理的中介作用为0.422,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的链式中介作用为0.141。结论 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在健康素养对600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中起到中介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8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脑卒中知识问卷、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8例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110~173分,平均得分(139.50±15.17)分。各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用药、饮食、人际关系、情绪、生活起居、康复、疾病。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情况、诊断类型、病程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08例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得分31~60分,平均得分(46.53±7.38)分,处于中等水平;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8~29分,平均得分(15.95±5.37)分,处于偏低水平,其中脑卒中处理和脑卒中先兆两个维度得分最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问卷均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549、0.628,均P0.05)。以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因变量,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支付方式为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偏低,应针对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支付方式制订健康教育方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诊科护士自我正念水平在工作厌倦与生活满意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河南省3家医院中的82名急诊科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厌倦问卷、生活满意感问卷(IWB)、自我正念水平觉察问卷对本次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厌倦、生活满意感以及自我正念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Bias Corrected Bootstrap程序分析检验自我正念在急诊科护士工作厌倦与生活满意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调查对象IWB总得分为(4.85±0.41)分。并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以及月收入不同的调查对象IWB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调查对象工作厌倦总得分为(24.63±1.48)分,自我正念水平觉察总得分为(53.24±3.63)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调查对象工作厌倦与IWB得分呈负相关(r=-0.352,P=0.022),与自我正念水平觉察得分呈负相关(r=-0.305,P=0.025);IWB得分与自我正念水平觉察得分呈正相关(r=0.524,P<0.001)。同时经检验显示:工作厌倦对生活满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自我正念在工作厌倦与生活满意感的关联中起着中介调节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63。结论 急诊科护士自我正念在工作厌倦与生活满意感间发挥了中介效应,是影响生活满意感的重要变量。因此,可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急诊科护士自我正念水平,达到缓解工作厌倦,提高生活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一致感在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主要照顾者身心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负担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与AMO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6.88%。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为36.50±7.49分、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3.15±8.46分、抑郁得分为14.03±6.77分。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r=-0.642、-0.592,P<0.01);照顾负担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625,P<0.01)。Bootstrap 法进一步验证了心理一致感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6%。结论 心理一致感是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四川省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支持、安全感、性心理健康与性健康态度现状,分析社会支持、安全感在性心理健康与性健康态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1年3—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安全感量表、性心理健康量表、性健康态度量表对四川省3所高职院校85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院校医学生性健康态度得分为(45.843±9.166)分,性心理健康得分为(69.158±9.746)分,安全感得分为(60.490±10.627)分,社会支持得分为(52.542±8.36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性心理健康与性健康态度呈正相关(r=0.287~0.571,均P<0.05);安全感与性健康态度呈负相关(r=-0.274~-0.679,均P<0.05);社会支持与性健康态度呈负相关(r=-0.246~-0.541,均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支持在性心理健康和性健康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7,占总效应的15.67%;安全感在性心理健康和性健康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69,占总效应的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因方式在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与习得性无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归因方式问卷、习得性无助感量表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唐山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的30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得分(46.39±13.37)分,归因方式得分(0.45±2.20)分,习得性无助得分(46.98±15.09)分;习得性无助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r=0.621,P<0.01,与归因方式呈负相关,r=-0.623,P<0.01,归因方式在疾病感知与习得性无助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00(95%CI=0.145~0.265),占总效应的32.206%。结论: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及习得性无助处于中等水平,归因方式趋于积极归因,疾病感知可通过归因方式影响患者习得性无助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娇  朱焱  郑丹  骆艳  贾洁  杨颖 《现代预防医学》2023,(10):1807-1812
目的 探讨孕妇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前抑郁的关系及家庭功能在母婴健康素养水平与产前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产检的1 493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母婴健康素养测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检验各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运用AMO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本研究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6.1%,孕妇产前抑郁评分为(5±4.55)分,家庭功能评分为(6.85±2.84)分,母婴健康素养评分为(40.97±15.70)分;产前抑郁与母婴健康素养(r=-0.147)、家庭功能(r=-0.251)呈负相关,母婴健康素养与家庭功能(r=0.222)呈正相关(均P<0.05);孕妇母婴健康素养对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084,占总效应的71.19%,家庭功能在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前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34,占总效应的28.81%。 结论 孕妇的母婴健康素养可反向预测产前抑郁,家庭功能在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前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婴保健人员可通过提高孕妇的母婴健康素养水平,增强孕妇的家庭功能,降低产前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现状,探讨健康赋权在养老机构老年人创伤后成长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整群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老年人健康赋权量表对20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赋权、创伤后成长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Bootstrap法检验健康赋权在创伤后成长与慢性病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总分为(27.96±9.24)分,与创伤后成长和健康赋权均呈正相关(r = 0.547、0.540,P<0.001)。创伤后成长(t = 6.117,P<0.001)、健康赋权(t = 5.321,P<0.001)、每天用药次数(t = 2.420,P = 0.016)是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0.4%。健康赋权在创伤后成长与自我管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8.32%。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机构管理者和照顾者应重视健康赋权对自我管理的中介效应,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军校学员接受新媒体信息及其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及之间的关系,为军校学员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军校学员1043名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军校学员健康素养得分为(46.74±10.76)分,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得分分别为(22.26±5.00)分、(13.38±3.56)分和(11.11±3.31)分;对新媒体认知度、信任度、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4.22±4.00)分、(20.49±4.05)分和(30.59±7.28)分;健康生活方式各方面得分分别为锻炼行为(19.33±3.84)分、生活行为(16.24±2.91)分、饮食行为(13.51±2.67)分、健康危险行为(16.42±3.70)分和健康责任行为(25.7±4.11)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较好[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6);良适性适配指标(goodness of fit index,GFI)为0.95;赋范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为0.93]。接受新媒体健康信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总效应系数为0.439,其中直接作用为0.380,间接作用为0.059;新媒体对健康素养的直接作用为0.164,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直接作用为0.360。结论新媒体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效果高于健康素养,但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程度最高。应加强新媒体对健康信息的传播,提高学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赵帆  王君 《中国校医》2022,36(1):12
目的 探讨基于记忆-遗忘规律的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制定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 1.88,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83.58±9.54),高于干预前的(63.08±7.11),(t=11.11, P<0.001)。干预前,2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 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118.44±8.42),高于对照组的(99.86±6.49),(t=-15.63, P<0.001)。结论 基于记忆-遗忘规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黄杰  陈晗  石爽 《中国校医》2023,37(1):32-34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PCI(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在本院接受PCI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85例冠心病PCI术后老年患者CD-RISC总分为(69.24±10.35)分,其中自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91±0.48)分,其次为坚韧与控制(2.74±0.39)分、乐观(2.58±0.37)分;CSMS量表总分为(71.57±11.74)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79±0.36)分,其次为疾病医学管理行为(2.71±0.35)分、情绪管理行为(2.31±0.2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792,P<0.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差,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心理干预,提升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将1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58.2±18.1)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限制行为(20.6±3.2)等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68.9±16.9)、生理职能(37.3±15.2)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限制行为(23.7±3.3)、管理行为(11.1±2.7)等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评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时复诊、自我监测、饮食控制、合理用药、运动治疗等遵医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8.6%、81.4%、82.9%、94.3%和68.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