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Wnt-C5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中药组、Wnt-C59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 AMI 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胸腔后缝合。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大鼠灌胃益气活血方药液6.48 g·kg-1·d-1,Wnt-C59组大鼠灌胃Wnt-C59 30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9% 氯化钠(NaCl)溶液20 mL·kg-1 ,共4周。给药结束后,评价大鼠心功能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法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核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ax)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 Wnt3a、β-catenin 及 β-catenin 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出现明显心室扩张和重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纤维化明显、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Bax mRNA表达水平上调,Bcl-2 mRNA表达水平下调,血清心肌损伤因子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Wnt3a、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Wnt-C59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心肌组织排列较为整齐,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Bax mRNA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表达水平增加,血清心肌损伤因子含量降低,心肌组织Wnt3a、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AMI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及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方法:4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12.5g·kg-1/天)、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1.25g·kg-1/天、2.5g·kg-1/天、5.0g·kg-1/天),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结扎外其余均制备右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模型,造模第二天开始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UUO组给予自由进食和生理盐水灌胃,共灌14天。末次灌胃24小时后取右肾进行HE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 法测肾组织E-cadherin、Collagen I、β-Catenin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Wnt4、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和各给药组肾小管、肾间质病变重、肾纤维化重(P<0.01);与UUO组比较,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肾小管、肾间质病变明显减轻、肾纤维化减轻(P<0.01);UUO组E-cadherin表达较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Collagen I、β-Catenin表达明显少于UUO组(P<0.01);UUO组Wnt4、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Wnt4、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UUO组(P<0.01)。结论:保元排毒丸有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炎I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MMP1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参照文献制造CAG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胃炎Ⅰ号煎剂高中低剂量(2.16,1.08,0.54 9·kg-1)及维酶素(0.86g·kg-1)治疗CAG模型大鼠,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MP1及TIMP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G组大鼠胃黏膜MMP1 mRNA表达降低(P<0.05),TIMP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胃炎Ⅰ号组对CAG大鼠胃黏膜病变疗效最佳,可提高MMP1 mRNA表达(P<0.05)。结论 CAG大鼠胃黏膜MMP1 mRNA表达水平下降,TIMP1 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异常,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之一:胃炎I号可提高胃黏膜组织的MMP1 mRNA表达,有助于胃黏膜组织的修复,则是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胃炎I号煎剂高中低剂量浓度及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明胶酶谱法检测MMP-1酶活性,反向明胶酶谱法测TIMP-1酶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MMP-1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经中剂量胃炎I号治疗后,病变大鼠胃黏膜MMP-1酶活性水平下降(P〈0.01),基本接近正常水平(P〉0.01)。模型大鼠胃黏膜TIMP-1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高、中剂量胃炎I号和西药对照治疗后大鼠胃黏膜TIMP-1酶活性升高(P〈0.01),中剂量胃炎I号治疗后TIMP-1酶活性基本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疗效最佳。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阶段,MMP-1酶活性升高,TIMP-1酶活性降低。降低MMP-1酶活性,提高TIMP-1酶活性,可能是胃炎I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地黄水提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Wnt 通路探讨其 延缓肾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侧输尿管建立UUO 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组、模型组和生地黄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1),术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HE 染色法及 Masson 染色法观察生地黄水提物对梗阻侧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纤维 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α-SMA、Vimentin 的表达和分布;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α-SMA、 E-cadherin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Wnt 通路关键蛋白Wnt5a、GSK-3β 和β-catenin 的表达。结果与假 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严重,E-cadherin 表达和分布减少,CollagenⅠ、 α-SMA、Vimentin 以及Wnt5a、GSK-3β、β-catenin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地黄各 剂量组能够改善UUO 大鼠的肾小管扩张、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以及坏死等病理学改变和间质胶原沉积,增 加E-cadherin 表达和分布,并明显下调CollagenⅠ、α-SMA、Vimentin、Wnt5a、GSK-3β 和β-catenin 蛋白表 达(P<0.05,P<0.01)。结论生地黄水提物能够改善UUO 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 能与抑制Wnt 通路活化,阻抑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谢胜伟  陈美华 《新中医》2020,52(21):10-12
目的:探讨畅脉乐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Wnt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 只。除对照组外,以高脂饮食为诱变剂建立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按5 mg/(kg · d) 的剂量喂食畅脉乐胶囊,各组给予相应饲料喂养,16 周后采血并处死。检测大鼠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颈动脉硬化斑块处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dvl-1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LDL-C 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处Wnt1、β-catenin、dvl-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TC、TG、LDL-C 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处Wnt1、β-catenin、dvl-1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畅脉乐胶囊可通过抑制大鼠Wnt 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dvl-1 的表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地黄高、低剂量(3.37,1.35 g·kg-1)组,加兰他敏(0.6 mg·kg-1)组。双侧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3-35造模(每侧10μL),注射后第9天,ig相应药物,持续30d。采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Wnt通路相关蛋白轴蛋白(Axin)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首次到达原平台象限的时间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蓝他敏组及复方地黄高、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首次到达原平台象限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复方地黄高剂量组较加兰他敏组首次到达原平台象限的时间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表达Axin在胞质,Cyclin D1在胞核。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Axi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地黄高、低剂量组及加兰他敏组大鼠海马Ax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Cyclin D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地黄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D大鼠海马Wnt通路相关蛋白Axin,增强Cyclin D1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利湿方对人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GSK-3β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作用于正常人滑膜细胞,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取并检测胞核蛋白β-catenin的表达,从而确定最佳激活时间点。将对数生长期的滑膜细胞分为正常组、SB-216763激活组、祛痰化瘀利湿方组,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滑膜细胞胞核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MMP-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yclin D1和MMP-7的表达。结果成功激活正常人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SB-216763干预后激活组胞核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MMP-7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经中药含药血清干预后,祛痰化瘀利湿方组胞核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MMP-7表达与激活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结论印证了GSK-3β作为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能够激活人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路激活后,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MMP-7的表达显著升高;祛痰化瘀利湿方能够明显下调β-catenin、Cyclin D1、MMP-7的表达;提示从单一信号通路方面可阐释祛痰化瘀利湿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人LECs系SRA 01/04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Wnt3a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Wnt3a组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Wnt3a c D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人SRA 01/04细胞中,构建PCO的细胞模型。姜黄素组在转染Wnt3a c DNA表达载体48 h后加入20μmol/L姜黄素,对照组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CKK-8实验检测姜黄素对SRA 01/0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Wnt3a过表达对Wnt/β-catenin下游信号分子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β-catenin表达的定位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后,SRA 01/04细胞内Wnt3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KK-8检测表明,姜黄素组SRA 01/04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Wnt3a组(t=2.782,P=0.049)。姜黄组SRA 01/04细胞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6%±4.0%,明显低于Wnt3a组的43.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P=0.018)。转染后48 h,β-catenin蛋白密集分布于Wnt3a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而在对照组仅出现于细胞之中,姜黄素组β-catenin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nt3a组。[结论]在SRA01/04细胞中,姜黄素抑制Wnt3a过表达诱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下游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表达下调,抑制人LECs的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精丸对去卵巢+D-半乳糖联合 β-淀粉样蛋白 1-4(0 Aβ1-40)致肾阴虚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 海马多巴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 只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二精丸高剂量组 (9.0 g·kg-1)、二精丸中剂量组(4.5 g·kg-1)、二精丸低剂量组(2.25 g·kg-1)。造模大鼠在卵巢摘除手术1 周后, 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每日1 次,持续7 周;卵巢摘除手术4 周后,双侧海马注射Aβ1-40 建立肾阴 虚AD 大鼠模型。卵巢摘除手术5 周后,各组按照相应剂量开始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灌胃等量生理盐 水,给药容量为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 后断头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 法检测大鼠 海马组织多巴胺(D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 区多巴胺D1 受体、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 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海马组织DA 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 区多巴胺D1 受体及TH 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精丸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组织DA 水平明显升高(P< 0.01);二精丸各剂量组大鼠海马CA1 区的D1 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二精丸高、中剂量组大 鼠海马CA1 区的TH 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二精丸能够提高海马组织的DA 水平,上调海马 组织的多巴胺D1 受体及TH 表达,促进去卵巢+D-半乳糖联合Aβ1-40致肾阴虚AD 大鼠的海马多巴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486-2489
目的:探讨在体外造血微环境中肌源性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当归补血汤(DBD)载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并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的MDSCs与BMSCs体外培养,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6组进行药物干预,即空白对照组、共培养Wnt激动剂组、共培养Wnt抑制剂组、DBD+共培养组、DBD+共培养激动剂组及DBD+共培养抑制剂组。Real-time PCR检测各实验组MDSCs Wnt通路上下游节点基因Wnt3、Wnt3a、β-catenin及MDSCs增殖分化相关基因Cyclin D1、C-myc、CD3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DSCs CD34、Sca-1阳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Wnt激动剂组、DBD+共培养组、DBD+共培养激动剂组MDSCs较空白对照组生长密集且生长速度快,激动剂组聚团明显,共培养Wnt抑制剂组MDSCs增殖明显受到抑制。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DBD+共培养激动剂组的Wnt3、Cyclin D1、CD34 mRNA表达水平最高,共培养激动剂组与DBD共培养组其次,空白对照组最低。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作用于共培养体系下的肌源性干细胞,Wn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后,体外造血微环境中的MDSCs更易增殖并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炎Ⅰ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分子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炎Ⅰ号(1.08,0.54 g·kg-1)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大鼠进行CAG造模,20周后开始ig给药,1次/d,连续12周后处死大鼠,胃黏膜组织切片观察病变程度,采用RT-PCR测定β-链蛋白(β-catenin)和周期素D1(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CAG病变,治疗组大鼠CAG病变减轻;CAG大鼠模型组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治疗组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胃炎Ⅰ号对CAG有治疗作用,β-catenin和cyclin D1在CAG模型中表达升高,胃炎Ⅰ号方可能通过抑制β-catenin和cyclin D1治疗CA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JPHY)调控PI3K/Akt/HIF-1α 通路干预胃癌前病变(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 胞自噬及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200 μg·mL-1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隔日禁食法 造模28 周复制GPL 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组(270 mg·kg-1)、JPHY 高剂量 组(9 g·kg-1)和JPHY 低剂量组(4.5 g·kg-1),每组18 只。第15 周起,各给药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0 mL·kg-1) 1 次,连续25 周。分别于第18、28 和39 周,每组随机取6 只大鼠,采用HE 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 理学形态变化;Western Blot 法测定胃黏膜组织PI3K、Akt、HIF-1α、Beclin1、Bcl-2、BAX 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固有腺变薄,非固有腺锯齿样变,弥漫性细胞空泡样变,固有 腺细胞变为体积小、胞质少、核质比例大、深染的异型增生细胞,呈假复层、跨腺腔灶状分布,有炎性细胞浸 润,表现为以肠上皮化生为主;第18 周,大鼠胃黏膜组织的PI3K、Akt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 0.05,P < 0.01),HIF-1α、Beclin1、Bcl-2 蛋白表达及Bcl-2/BAX 比值明显上调(P < 0.05,P < 0.01);第28 周,PI3K、 Akt、BAX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 0.05,P < 0.01),HIF-1α、Beclin1 蛋白表达及Bcl-2/BAX 比值明显上 调(P < 0.01);第39 周,Akt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 0.05),HIF-1α、Beclin1、Bcl-2 蛋白表达及Bcl-2/BAX 比值明显上调(P < 0.05,P < 0.01),PI3K、BAX 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模型组比较, JPHY 高剂量组的胃黏膜改善作用最明显,异型增生细胞数量、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有明显减少,固有层厚度 明显增加,腺腔结构趋于正常;第18 周的PI3K、Akt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 0.01),HIF-1α、Bcl-2 蛋白表达 及Bcl-2/BAX 比值明显下调(P < 0.05);第28 周的PI3K、Akt、BAX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 0.05,P < 0.01),HIF-1α、Beclin1 蛋白表达及Bcl-2/BAX 比值表达明显下调(P < 0.01);第39 周Akt 蛋白表达明显上 调(P < 0.01),HIF-1α、Beclin1 蛋白表达及Bcl-2/BAX 比值明显下调(P < 0.05,P < 0.01)。结论JPHY 对 GPL 不同阶段的黏膜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PI3K/Akt/HIF-1α 通路调节肿瘤缺氧微环境以及调 控细胞自噬、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TGF-β1/Smad 通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探讨复方丹参片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 关机制。方法采用灌胃腺嘌呤(250 mg·kg-1)的方式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氯沙坦组(0.09 g·kg-1)及复方丹参低(0.3 g·kg-1)、高(0.6 g·kg-1)剂量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灌胃给 药,每日1 次,连续干预4 周。检测大鼠血清Cr、BUN 水平;采用HE 及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 态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肾脏组织中MMP-2、MMP-9、TIMP-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鼠血清Cr、BUN 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病变;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 TIM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 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复方丹参片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BUN 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脏纤维化病 变;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TIMP-1 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Smad7、MMP-2、 MMP-9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 通路及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 水平来实现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补肾方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Wnt通路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胶组、二仙汤组、补肾活血组、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0天进行相应的给药实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rosslaps)、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含量;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用RT-PCR检测右侧股骨髓LRP5、Wnt2、β-Catenin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RP5、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β-Catenin mRNA、LRP5 mRNA、Wnt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β-Crosslaps 浓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中药组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LRP5 mRNA、β-Catenin mRNA、Wnt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血液β-Crosslaps浓度显著降低(P<0.01),补肾活血组骨密度及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补肾方剂组。结论:补肾方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而改善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组方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Purmorphamine组及叶酸组,运用幽门弹簧法制备萎缩性胃炎模型。应用HE染色评价胃黏膜病理损伤,应用Western Blot、RT-PCR和量子点介导的免疫荧光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hh、Ptch、Gli-1基因及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SUF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Cyclin D1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及叶酸组Sh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均能显著升高Ptch蛋白含量(P0.05)。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Purmorphamine组Gli-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和Purmorphamine组SUFU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Purmorphamine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对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进而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LKB1-AMPK 通路探讨复方丹参片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腹 腔注射75%蛋黄乳液+连续饲喂高脂饲料4 周的方式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辛伐他汀组(0.02 g·kg-1)和复方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片,1.5、3、6 g·kg-1),每组10 只。各组 大鼠每日1 次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连续干预4 周。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测定大鼠肝脏系数;采用HE 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 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MPK、p-AMPK、LKB1、HMGCR 蛋白水平;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 AMPK、LKB1、HMGCR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系数及血清TG、T-CHO、 LDL-C、ALT、AST 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肝脏组 织中AMPK、p-AMPK、LKB1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MGCR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明 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片低、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肝脏系数及血 清TG、T-CHO、LDL-C、ALT、AST 水平(P<0.05),升高HDL-C 水平(P<0.05);改善肝脏脂肪性病变;升 高肝脏组织中AMPK、p-AMPK、LKB1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P<0.05),降低HMGCR 蛋白及mRNA 表达水 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激活LKB1-AMPK 通路及抑制HMGCR 表达水平来实现对高脂血症 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Smad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250 mg·kg-1)灌胃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及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9、18 mg·kg-1),每组10 只,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30 d。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 和Masson 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 理学变化;采用RT-qPCR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血清Cr、BUN 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Cr、BUN 水平明 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4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 变化(P >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 Smad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对肾纤维化信号通路Wnt/β-catenin 的影响,并初步明确其量效关系。方法:4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5 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低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中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高剂量(1:1)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收集尿液检测24 h 尿蛋白、琢1-微球蛋白(ɑ1-Microglobulin,ɑ1-MG)的含量,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肾组织Wnt4 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①24 h 尿蛋白和ɑ1- MG 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 尿蛋白和ɑ1- MG 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 h 尿蛋白和ɑ1-MG 明显降低(P<0.05);与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颗粒中、高剂量组24h 尿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之间ɑ1-MG 差异无显著性。②HE 染色结果,各治疗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与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颗粒中、高剂量组评分明显减少(P<0.05)。③肾组织Wnt4 和β-catenin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Wnt4 和β-catenin 具有明显有升高趋势,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颗粒中、高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黄芪丹参(1:1)颗粒药对可以保护UUO 大鼠肾小管功能,一定程度改善UUO 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干预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可以干预UUO 大鼠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 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敦煌平胃丸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 Notch 信号通路中 Notch2和 Jagged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法建立 PLGC 大鼠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敦煌平胃丸组用敦煌平胃丸浸膏按每日生药96 g /kg 掺入饲料中喂养给药,共计12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 Notch2和 Jagged1蛋白表达;采用 RT -PCR 检测Notch2和 Jagged1mRNA 的表达。结果:PLGC 大鼠胃黏膜组织 Notch2与 Jagged1mRNA 及蛋白表达较正常大鼠胃黏膜组织均明显上调(P <0.05)。敦煌平胃丸能明显改善 PLGC 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增生,下调 PLGC 大鼠胃黏膜组织中 Notch2与 Jagged1表达水平(P <0.05)。结论:Notch2、Jagged1激活了 Notch 信号通路,在 PLGC 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敦煌平胃丸治疗 PLGC 可能与下调 Notch 信号通路中 Notch2与 Jagge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