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几丁质酶真菌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抑菌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真菌菌株,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检测其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的抑菌作用,为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刚果红几丁质平板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并用纸片法检测粗酶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从环境中分离的47株真菌菌株中得到产几丁质酶菌株6株,其中高产菌2株(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JLC 50134粗酶液对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3123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5 cm和约2 cm;JLC 31235粗酶液对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5013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约2 cm和1 cm。结论: 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是几丁质酶高产菌株,两种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菌产酶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KPn)临床株产去阻遏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及ESBLs,K-B法检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医院237株KPn中产AmpC酶株16株(占6.75%),产ESBLs有81株(占34.2%),其中AmpC酶和ESBLs均阳性者有4株(占1.69%)。产ESBLs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但对亚胺培南全敏感。结论:医院KPn产酶株比率相当高,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全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分离的肠杆菌产AmpC、ESBLs酶的情况.方法 通过冻融法获得酶粗提物,然后作三维试验,从狭缝与抑菌环交界处是否出现扩大的长菌区域来判断试验的结果.结果 220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或中介的肠杆菌中产AmpC酶株有48株(占21.8%),产ESBLs株有33株(占15.0%),产SSBL 13株(占5.9%).药敏谱分析亚安培南对肠杆菌的总敏感率为100.0%,而头孢吡肟对产AmpC酶的肠杆菌敏感性较好,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株敏感性较好.结论 AmpC及ESBLs酶已成为肠杆菌耐药的两大主要因素.提示临床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与监控是必要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5.
从福州温泉等地取样品若干,筛选耐热脂肪酶产生菌,最终获得一株脂肪酶产生菌wi-2,初步鉴定为细菌。经发酵产酶条件优化得到:Wi-2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周期35h,培养温度37℃(2,培养起始pH6.5,摇瓶装量25ml/250ml,接种量7%。用硫酸铵提取wi-2发酵液中脂肪酶,进行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最适反应pH为8.2,最适反应温度为45℃(2。酶的热稳定性:在40℃下处理10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60℃下处理100min,酶残余酶活为4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艰难梭菌A毒素基因非重复片段中的两个寡核苷酸链作引物,扩增306bp,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31株细菌,结果19株艰难梭菌产毒株均扩增出单一特异的电泳带,而8株艰难梭菌无毒株、2株索氏梭菌和2株大肠杆菌均无特异带出现。将艰难梭菌产毒株的模板DNA从50ng稀释至0.5ng后再进行多聚酶链反应,结果仍可见特异扩增带。说明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艰难梭菌产毒株较之细菌分离培养、细胞毒索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可望用于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产AmpC酶细菌的发生率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G-杆菌848株,用头孢西丁纸片对产AmpC酶菌株进行初筛,用氟氯西林双纸片协同法进行确认,用K-B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848株G-杆菌经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菌株阳性率为14.3%(121/848),经氟氯西林双纸片协同法试验确认为7.8%(66/848),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9.4%(59/66);产AmpC酶菌与非产AmpC酶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较低(7.3%~34.8%),非产AmpC酶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于产AmpC酶菌的耐药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AmpC酶细菌呈多重耐药,应高度重视和控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AmpC酶细菌的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自1998年被发现后,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流行;其耐药机制主要与外膜蛋白缺失、产KPC酶有关;检测须经过表型筛选、菌株确证试验、基因检测等技术确定;替加环索联合多粘菌素B治疗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规方法;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传播速度快,须加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重视对细菌产AmpC酶的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pC酶是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严重耐药和对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根据其产生机制分为染色体介导型和质粒介导型。检测方法主要为表型检测和采用PCR、核酸杂交技术等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AmpC酶的检出率逐年增高,细菌耐药性增强,应加强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肝素黄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发酵分为生长和产酶两个阶段的生产肝素酶的新工艺。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组成(g/L)葡萄糖8,氯化铵4,磷酸二氢盐6,组氨酸0.75,甲硫氨酸0.75,氯化镁0.5;微量盐10-4mol/L。菌体生长和产酶两个阶段的最优温度为27°C和23°C,pH为6.4和7.0。在诱导时加入10-4mol/LBa2+可以较好地消除SO2-4的阻遏作用。采用优化工艺,摇瓶产酶比原来提高了66%。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 2月我们从一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液标本中 ,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 ,产头孢菌素(AmPc)酶 ,药物敏感实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患者 ,男 ,42岁 ,因“左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感染”于 2 0 0 4年 2月 2 0日住进我院。该患者于2 0 0 4年 2月 5日上午上班途中不慎摔伤 ,左大腿剧  相似文献   

12.
对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25-1026
目的:了解临床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检出率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系列产品,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方法,分别进行AmpC酶、ESBLs酶测定。根据产AmpC酶,ESBLs酶细菌检测结果与病历结合,调查产AmpC酶、ESBLs酶的发生情况。结果: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5株,产ESBLs酶102株,检出率分别为3.8%和25.5%,产酶菌株对16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结论:产AmpC酶,ESBLs酶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由于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谱不断变化 ,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最常见的耐药问题主要有 :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 (MRS)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PRP)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RE) ;产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胚胎重编程、干细胞分化和肿瘤的发生中发挥调控作用。 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酶为关键的去甲基化酶,可连续将 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氧化为 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5-甲酰胞嘧啶(5-formylcytosine,5fC)和 5-羧基胞嘧啶(5-carboxylcytosine,5caC),这些碱基代表DNA的表观遗传修饰状态,同时调控DNA去甲基化的进程。研究TET蛋白如何调控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疾病的表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基因型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Walk away-40 plus鉴定细菌,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ESBLs,硼酸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AmpC酶,K-B法测定药敏结果,PCR技术分析基因型。结果 26珠同时产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珠菌扩增出ESBLs基因型为TEM、CTX-M-1、CTX-M-9、SHV,未扩增出CTX-M-2;AmpC酶基因型为DHA-1;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对常用抗生素均呈现高度耐药。结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耐药基因亚型,产酶珠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选新的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为解决目前工业用β-半乳糖苷酶耗能大、pH要求高的难题创造条件.方法 通过含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的筛选培养基在油田附近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并进行鉴定,以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为底物测定酶特性.结果 获得了一株新的产冷活性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菌产诱导性AmpC酶耐药的诱因并监测耐药菌株院内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临床分离的871株革兰阴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初筛试验,即以头孢西丁药敏纸片检测受试菌,根据世界药敏协会CLSI(原NCCLS)标准抑菌环直径≤17mm提示对头孢西丁中介或耐药,疑为产AmpC酶菌株,然后利用头孢西丁三维确证试验,对耐药突变菌株进行选择,使用最新版本的WHONET5.4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对持续高产突变株的选择能力最强,头孢比肟选择性较弱,亚安培南无选择性。三代头孢菌素频繁使用的科室,高产AmpC酶菌株所占比例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处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选择之下,能筛选出高产AmpC酶突变株,严格控制三代头孢菌素在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中的使用,可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继发性耐药,止高产AmpC菌株在医院的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地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d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的耐药情况,分析氨基糖苷修饰酶(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与AmpC酶、AGs耐药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方法,检测产AmpC酶菌株;用KB纸片扩散抗生素做药敏试验以及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 分离出产AmpC酶的菌株9株(11.69%);产酶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及交叉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其中耐3种及以上AG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酶菌株AMEs基因携带率高于非产酶菌株,以aac(3)-Ⅱ、aac(6')-Ⅰ、ant(3")-Ⅰ等3种基因明显(P<0.05).结论 产AmpC酶菌株耐药对AGs耐药率亦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提示AmpC酶与AMEs基因导致的耐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