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结构异常。近期研究发现PFO可能与偏头痛有关。本文对PFO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及经皮PFO封堵术的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偏头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有反复发作、搏动性、单侧痛等特点,与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长期风险增加有关,这种效应是由于卒中(缺血和出血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所致,部分原因是先兆的存在。其中,先兆偏头痛(MA)与脑灌注不足、全身血管病变、内皮功能障碍和高凝状态也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1  相似文献   

3.
<正>1介绍卵圆孔位于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原发隔与继发隔的交界处,它形成一个隧道样结构,允许来自胎盘的含氧血流进入体循环。大多数人在出生后5~7个月,由于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迫使原发隔的薄片压在卵圆孔表面,进而与继发隔粘连、融合形成  相似文献   

4.
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其引起的反常栓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临床怀疑栓子来源时,经食道心脏超声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伴卵圆孔未闭者发生隐性脑卒中的机率及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卵圆孔未闭与隐性脑卒中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宜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缺血性卒中的病因成为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心脏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可能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拟就PFO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1 PFO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上升,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有很大比例[1]。虽然目前关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研究较为深入,但临床上还是有一些通过各种检  相似文献   

6.
卵圆孔未闭在国外已成为一个深受重视的临床问题,现对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及偏头痛的关系,卵圆孔未闭的检测、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低氧血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该文介绍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相关疾病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认为卵圆孔未闭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无影响,因而不被重视,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的脑栓塞、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未闭的卵圆孔可能对其有益处,现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卵圆孔未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已经明确,在不明原因性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卵圆孔未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将从两者的潜在联系、循证医学证据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低氧血症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而卵圆孔未闭是最常见的心内解剖变异.卵圆孔未闭在低氧血症相关肺部疾病的加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卵圆孔未闭与低氧血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偏头痛患者中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诊断为PFO合并偏头痛,同时行PFO封堵术的患者,随访2年,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测验-6(HIT-6)评分、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价量表(MIDAS)评分及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PFO封堵治疗对PFO合并偏头痛患者的中长期获益,并探索影响偏头痛缓解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93例患者入组本研究,随访术后各时间段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HIT-6评分、MIDAS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2年偏头痛完全缓解率为62.7%,有效率为9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静息状态下持续性右向左分流与术后长期偏头痛缓解率的降低相关(OR 0.462,95%CI 0.231~0.923,P=0.029)。结论 PFO封堵治疗可能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症状,使偏头痛患者可以从中获益。对术前存在静息状态下持续性右向左分流的患者应多...  相似文献   

12.
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关系 ,以及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卵圆孔未闭与脑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圆孔未闭 (PFO)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较高 ,但并非所有PFO者都会发生反常栓塞或脑栓塞。近年来 ,国外大量文献探讨了PFO的检测方法、构成PFO反常栓塞的条件以及临床表现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卵圆孔未闭与脑栓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圆孔未闭(PFO)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并非所有PFO者都会发生反常栓塞或脑栓塞。近年来,国外大量文献探讨了PFO的检测方法、构成PFO反常栓塞的条件以及临床表现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圆孔未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许多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进一步肯定了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或不明原因的卒中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房间隔瘤伴发卵圆孔未闭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皮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应用前景看好,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卵圆孔未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许多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进一步肯定了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或不明原因的卒中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房间隔瘤伴发卵圆孔未闭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皮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应用前景看好,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封堵前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估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2年5月~2013年6月就诊并同期行经皮PFO封堵术的偏头痛患者。PFO封堵术后≥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进行HIT-6量表评分,并记录偏头痛症状(包括发病频率、天数、程度)。比较封堵术前后偏头痛症状以及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变化。结果 32例PFO并发偏头痛患者,年龄14~59(37.00±12.26)岁,其中男14例,女18例。随访显示封堵术后偏头痛患者的HIT-6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后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降低; 偏头痛平均发作频率明显下降(P<0.05),头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PFO封堵术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偏头痛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偏头痛的影响因素,以及卵圆孔封堵后对PFO伴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PFO患者70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42例(PFO组)。另选取同期我院非PFO者95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30例(非PFO组)。对比两组偏头痛的发生数,同时比较PFO右向左分流(RLS)不同分级对偏头痛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对比其中PFO组中38例患者成功行卵圆孔封堵术前后头痛严重程度以及头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结果 PFO组偏头痛发病人数较非PFO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5);RLS分级与偏头痛的发生及头痛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24.86,P0.05,γ=0.600)。对比封堵1年后头痛评分以及头痛影响生活质量因子-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5.98,P0.05)。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均未发现心内膜炎、原位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 PFO患者右向左分流量越大其偏头痛发生率以及头痛程度越高。对PFO合并顽固性偏头痛患者,行封堵术治疗能有效减轻其头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PFO合并偏头痛病人17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16例(94.1%),所有病人在院及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除1例封堵未成功外,14例术后2~3个月头痛消失,2例头痛明显减轻。结论经导管封堵PFO可以明显缓解合并有PFO偏头痛病人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20.
心脏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最初由Cohnheim在1877年首先提出。卵圆孔是房间隔在胎儿期脐静脉血液自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维持胎儿血液循环的生理通道,在其出生后,卵圆孔瓣随着肺循环形成而自动闭合,多数婴儿出生后1年出现纤维素附着而永久性封闭,如果3岁后仍保持潜在的心房间的通道则称为PFO。在成人,PFO的发生率约为27%~29%。在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伴有PFO者高达32%~50%,何种类型的PFO易于发生严重疾病,药物治疗的方式或介入封堵术哪个更加安全、有效,仍在研究之中。现就PFO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