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价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的潮州市人民医院经MRI及DW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探究对象,以临床淋巴结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照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直肠癌转移淋巴结)、B两组(直肠癌非转移淋巴结),两组各2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直肠癌淋巴结ADC值;比较不同b值下淋巴结检出率及不同b值下大小淋巴结区别。结果:A组患者淋巴结长径与短径均高于B组,ADC值低于B组,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短径、长径与ADC值预测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ADC均超过0.7,同时短径敏感性最高,长径特异性最高;临床随b值增加,检出率降低,SNR随之增高。结论:直肠癌患者在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过程中,利用表观扩散系数可以鉴别临床淋巴结转移情况,采取多b值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为后期治疗提供理论数据,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共纳入287枚短径≥5 mm的淋巴结进行研究,根据其转移类型分为转移淋巴结组(n=49)与非转移淋巴结组(n=238),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磁共振(MRI)和DWI检测,比较MRI检测下两组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短径/长径水平。比较DWI检测下表观弥散系数最小值(ADC min)、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ADC mean)、淋巴结ADC min/癌灶ADC min之比(rADC min)和淋巴结ADC mean/癌灶ADC mean之比(rADC mea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长径、短径、短径/长径、ADC min、ADC mean、rADC min和rADC mean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P<0.05);转移淋巴结组的ADC min、ADC mean、rADC min和rADC mean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ADC min、ADC mean、rADC min和rADC mean的AUC值明显大于短径的AUC值(P<0.05)。结论DW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瘤患者接受常规MR+DWI检查,之后均接受肿瘤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ADC值以及长、短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淋巴结的ADC值及长、短径对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确定转移性淋巴结8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24个: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P=0.001)、短径/长径(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86±0.20)×10-3 mm2/s和(1.05士0.30)×10-3 mm2/s(P<0.001),淋巴结短径≥10 mm组及<10 mm组内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结(P<0.01);淋巴结短径、短径/长径的AUC分别为0.623、0.599,所有淋巴结、短径≥10 mm组及短径<10 mm组淋巴结的ADC值的AUC分别为0.740、0.792及0.731,故短径≥10 mm组淋巴结的ADC值用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价值最高,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68.2%.结论 3.0T MRDWIBS诊断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利用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径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子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5例子宫颈癌术前病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子宫颈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采用两组随机对照t检验对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长径、短径及短径/长径比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例子宫颈癌病例中原发病灶25个,转移性淋巴结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140个,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子宫颈癌原发灶、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三者之间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93,P=0.001)。子宫颈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5,P=0.456),子宫颈癌原发灶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68,P0.001);(3)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分别为(0.86±0.36)×10~(-3)mm~2/s和(1.12±0.34)×10~(-3)mm~2/s,长径分别为1.51±0.41cm和1.19±0.36cm,短径分别为1.16±0.35cm和0.77±0.22cm,短径/长径比率分别为0.78±0.17和0.68±0.19,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3.0T磁共振DWIBS的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弥散受限程度,结合淋巴结的短径、长径等综合评价可以提高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50例,均行MSCT检查,评估其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并结合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评估淋巴结大小、淋巴结形态、淋巴门结构与转移的关系,分析MSCT诊断效能。结果 MSCT检查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46枚,阴性49枚,病理检查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41枚,未转移54枚。病理阳性患者MSCT图像显示淋巴门为偏向一侧的低密度区,形状为圆形且无脂肪组织。转移组MSCT长径≥10 mm、短径≥5 mm、长短径比值≤2比例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 0. 01);转移组MSCT腋窝淋巴结门实变或消失、淋巴结门结构厚度不均匀比例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 0. 05); MSCT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值分别为92. 68%、85. 19%、88. 42%、0. 767,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5。结论 MSCT可依据长径、短径、长短径比值及淋巴结门结构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进行术前评价,且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的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51例,均行甲状腺病灶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均行3.0 T增强MRI扫描.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分析比较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MRI征象,构建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模型.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用于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51例甲状腺癌患者共135枚淋巴结纳入研究,其中转移淋巴结74枚,非转移淋巴结61枚.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ADC值、T1WI和抑脂T2WI信号、形状、边缘、是否囊变、强化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抑脂T2WI呈混杂信号、明显强化、低ADC值(<0.91×10-3 mm2/s)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这3个MRI征象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其AUC为0.93,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8.5%.甲状腺癌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时,其Ⅵ区非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均大于不伴桥本氏甲状腺炎组(P<0.05).结论 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转移淋巴结多表现为抑脂T2WI呈混杂信号、明显强化、更低的ADC值,为甲状腺癌的术前临床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及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实证的53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行直肠常规MRI及DWI扫描,测量直肠癌的ADC值。依据直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直肠癌ADC值的差异性。结果①高、中、低分化直肠癌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鉴别高、中分化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1. 1790 mm~2/s(敏感度0. 769,特异度0. 733),鉴别中、低分化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0. 9055 mm~2/s(敏感度0. 967,特异度1. 00)。②不同T分期直肠癌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相邻组间比较仅T2、T3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3);鉴别T2、T3期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1. 5785 mm~2/s(敏感度0. 500,特异度0. 958)。③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6)。结论磁共振DWI及ADC值在活体预测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T分期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4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DCE及DWI评估ALN转移情况,分析两者在ALN转移中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DCE联合DWI诊断ALN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96.23%、89.74%与98.08%;ALN转移与无ALN转移患者边界、早期强化模式、DWI信号、长径、短径、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皮质厚度、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短径及ADC值是A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诊断ALN转移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0.745、0.734,各指标联合诊断ALN转移AUC值为0.835。结论3.0 T 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有效检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测定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联合有助于提高患者ALN转移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癌患者(58个淋巴结)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个淋巴结)的DWI表现(b=300 s/mm2),分别测量这些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将癌与增生患者的淋巴结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平均ADC值[(2.282±0.573)×10-3 mm2/s]明显大于前列腺癌患者[(1.607±0.256)×10-3 mm2/s](P=0.000).前列腺癌患者短径<1.0 cm的淋巴结[(1.602±0.267)×10-3 mm2/s]与≥1.0 cm淋巴结的ADC值[(1.610±0.254)×10-3mm2/s]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459).前列腺患者短径<1.0 cm的淋巴结ADC值[(1.602±0.267)×10-3 mm2/s]小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ADC值[(2.282±0.573)×10-3 mm2/s](P=0.003).前列腺癌患者短径/长径<0.7的淋巴结ADC值[(1.631±0.205)×10-3 mm2/s)比短径/长径≥0.7的[(1.594±0.283)×10-3 mm2/s]要高(P=0.039).结论DWI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1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n=63)和未转移组(n=41)。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病情,并行B超检查、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B超检查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DCE-MRI+DWI检查特征;统计B超、DCE-MRI+DWI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DCE-MRI+DWI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B超检查结果显示,转移组的长径、短径长于未转移组,形态异常、淋巴门结构异常或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占比高于未转移组(P<0.05)。DCE-MRI+DWI检查结果显示,转移组的长径、短径长于未转移组,皮质厚度、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高于未转移组,淋巴门消失、边缘欠光滑、脂肪间隙模糊、强化欠均匀、DWI高信号占比高于未转移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未转移组(P<0.05)。DCE-MRI+DWI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直肠癌离体标本在高分辨率MR结合DWI上的转移征象,探讨MRI对淋巴结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通过对14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并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标本行高分辨率MR及DWI检查,与病理学结果行对照分析,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高分辨率MRI征象及DWI参数特点。结果14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MRI共检出淋巴结112枚,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转移淋巴结22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6枚,正常淋巴结53枚。与良性淋巴结相比,大多数转移淋巴结边缘多毛糙,其内部信号欠均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短径分别为0.47~0.96 cm、0.52~0.96cm,均大于正常淋巴结(0.25~0.7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短径与长径之比分别为0.855±0.047、0.0273±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0.722±0.047)×10~(–3) mm~2/s∶(0..868±0.064)×10~(–3) mm~2/s],但是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0.734±0.078)×10~(–3) mm~2/s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系膜内淋巴结的边缘及内部信号特征的显示清楚,对转移淋巴结转移评价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WI对区分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鉴别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RI扩散加权成像对评估鼻咽癌放化疗近期及远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并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放化疗的初治患者,患者治疗前、治疗完成后3个月行MRI检查,并进行3年追踪随访,共入组40例病例。测量治疗前原发灶及最大转移淋巴结的最高ADC值、最低ADC值、平均ADC值、ADC差值。近期疗效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IET1.1)进行评估,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非完全缓解组(NCR组)。远期疗效根据3年随访结果分为稳定组和复发转移组。对近期及远期疗效不同组间的ADC值进行比较,再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找出预测疗效的最佳ADC值阈值及预测效能。结果 40例鼻咽癌患者中CR组31例,NCR组9例;3年随访稳定组34例,复发转移组6例。近期疗效CR组治疗前原发灶的平均ADC值、最高ADC值、ADC差值均低于NC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稳定组中治疗前最大淋巴结转移灶的最高ADC值、ADC差值均低于复发转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原发灶ADC差值(最佳阈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CT灌注成像(CTP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DWI、CTPI检测。比较梗死病灶区域、检测脑区MRI-DWI[表现扩散系数(ADC)]、CTPI的参数[强化峰值(PE)、脑血容量(CBV)]变化情况;并绘制受试者ROC曲线,分析MRI-DWI联合CTPI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区的价值。结果 脑梗死区PE、CBV、ADC较对侧健侧脑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E、CBV、ADC单独及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区的AUC均0.7,当取最佳截断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MRIDWI联合CTPI可检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以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术前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在术前行常规核磁共振(MRI)及DWI检查。两名高年资腹部影像学诊断医师分别测量前列腺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术前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预测价值其诊断前列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两名医师测量前列腺癌病灶平均ADC值的一致性较好。40例患者中29例为淋巴结转移,11例无淋巴结转移。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578±0.106)×10^(-3) mm^(2)s、(0.821±0.172)×10^(-3) 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平均ADC值0.74×10^(-3) mm^(2)s作为鉴别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时的阈值,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71.4%。结论 肿瘤的平均ADC值对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DCFPyL PET/CT显像对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同时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49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的18F-DCFPyL PET/CT图像及其临床资料。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总数及转移淋巴结情况,计算18F-DCFPyL PET/CT对区域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切除后的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长径、中径及短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49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11枚,其中10例患者共出现14枚淋巴结转移,18F-DCFPyL PET/CT正确诊断出其中的9例共12枚转移淋巴结。切除后的转移淋巴结组及非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中径及短径的均值分别为1.64±1.23 cm VS 1.12±0.61 cm、1.05±0.87 cm VS 0.59±0.39 cm、0.61±0.54 cm VS 0.36±0.19 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18F-DCFPyL PET/CT诊断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96%,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50%。 结论:前列腺癌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与其大小无关,18F-DCFPyL PET/CT对于前列腺癌区域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望用于指导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时是否需要清扫区域淋巴结及其合理的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影响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判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方面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39例胰腺癌伴胰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常规MR加DWI检查,手术行胰腺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淋巴结ADC值及短径对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9例胰腺癌患者共获取部位明确的淋巴结65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8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37枚。转移性淋巴结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呈等或高信号;其ADC值分别为(1.55±0.21)×10^-3mm^2/s和(1.84±0.20)×10^-3mm^2/s,短径分别为(12.85±2.78)mm和(10.13±1.85)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取最佳分界值为1.68×10^-2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和77.8%。结论:3.0TMR—DWI有利于胰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ADC值诊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度高于短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癌淋巴结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80例经肠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DWI图像;DWI多b值扫描,b=0、20、30、50、600、800、1000 s/mm~2;通过工作站分析软件后处理,基于多b值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将淋巴结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A、B两组(转移/非转移淋巴结组),回顾性分析不同b值下淋巴结检出率;测量大小不同淋巴结,多b值ADC图的淋巴结检出率;测量A、B两组淋巴结多b值ADC值,测量转移淋巴结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随b值增加(0~1000 s/mm~2),淋巴结检出率递减;DWI图像淋巴结信噪比递增。(2)直径8 mm以上淋巴结,多b值DWI图像检出率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高场强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A组与B组淋巴结ADC有统计学差异。(4)当ADC值为0.98×10~(-3)mm~2/s时,诊断转移淋巴结敏感度为63.7%、特异度为93.2%。结论高场强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鉴别直肠癌淋巴结性质,具有中等敏感性、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起至2019年3月收治的9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CE联合DW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组织病理检查的一致性以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尤登指数.[结果]91例患者手术清扫盆腔淋巴结157枚,病理诊断转移性淋巴结53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04枚,转移率33.8%(53/157).DCE-MRI联合DWI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5.5%(150/157),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02,P<0.05);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尤登指数分别为96.2%(51/53)、95.2%(99/104)、92.7%(51/55)、98.0%(99/101)和0.914.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在形态、长径、短径、周围脂肪间隙、强化程度、DWI信号和ADC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表现为形态多不规则,长径、短径较大,周围脂肪间隙多模糊或消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DWI呈高信号,ADC值减小.[结论]DCE-MRI联合DWI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可作为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DWI(WB-DWI)在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筛选出经临床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5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WB-DWI及T2抑脂轴面扫描,记录所有异常淋巴结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将淋巴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结转移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瘤组与转移瘤组间ADC值进行两两比较,探讨ADC值在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试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间的最佳鉴别诊断阈值(OT)。结果淋巴瘤组ADC值为(0.70±0.13)mm2/1000 s,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为(0.94±0.14)mm2/1000 s,正常对照组ADC值为(1.23±0.24)mm2/1000 s,经独立样本t检验,淋巴瘤组与淋巴结转移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95,P0.05),淋巴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76,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7.851,P0.05)。通过ROC曲线,得出在ADC值0.79时,AZ值=0.910,其对应灵敏度90.3%,特异度80.6%,此时准确指数最高,诊断效能最佳。结论全身DWI在全身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ADC值的定量分析能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二维超声特征、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应变式弹性成像(SE)相关参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甲状腺手术且行中央区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104例PTC患者,共106个结节,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E、SWE检查,分别获取剪切波速度比(Eratio)及弹性应变率比值(SR);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评价常规超声特征及SE、SWE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纵横比>1、边缘模糊、微钙化及Eratio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SR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Eratio、结节最大径>10 mm、微钙化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者联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大于结节最大径(0.661)、微钙化(0.671)和Eratio(0.684)。结论 SWE技术及二维常规超声相关参数能够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其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于SE技术的SR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