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血流感染(BS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300例可疑BSI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对BSI的诊断价值。结果 300例可疑BSI患者,血培养阳性32例(10. 67%),血培养阴性168例(89. 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 50%。血培养阳性组血清PCT、CRP及NLR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 0. 05)。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血清PCT、CRP及NLR诊断B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96、0. 676、0. 72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BSI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测(P 0. 05)。结论血清PCT、CRP及NLR均对早期诊断BSI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和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BS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9年同时行血培养、PCT和血常规检测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进行分组,以16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为感染组,以168例随机选取的血培养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WBC计数、NEUT%、RDW、PCT、NLR在早期诊断BSI中的作用进行方程拟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早期诊断BSI的效能。结果感染组WBC计数、NEUT%、RDW、PCT、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预测BSI的比值比(OR)最高(1.246);NEUT%诊断BS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85),以86.35%为截断值,其早期诊断BSI的敏感性为68.45%、特异性为73.81%、准确性为71.13%;NEUT%与PCT联合检测,早期诊断BSI的AUC为0.819,以0.461为截断值,2项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诊断BSI的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69.64%、准确性为74.11%。结论 NEUT%、PCT、NLR可作为BSI早期诊断的指标,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8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的HBP、PCT、CRP、WBC、N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BP、PCT、WBC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PCT、CRP、WBC和NLR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48、0.594、0.833、0.651;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27。结论HBP是较为敏感的新生儿感染标志物,HBP、PCT、CRP、WBC和NLR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细菌性血流感染(BSI)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并诊断为细菌性BSI的339例患者作为血培养阳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发热且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185例患者作为血培养阴性组。根据病原菌类型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GN-BSI)组194例和革兰阳性菌感染(GP-BSI)组145例。将GN-BSI组分为肠杆菌目组(133例)、非发酵菌组(49例)及其他细菌组(12例)3个亚组。比较血清PCT、CRP和NLR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血清PCT、CRP、NLR单项及联合诊断细菌性BSI的效能。结果 血培养阳性组血清PCT、CRP和NLR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BSI组的PCT水平中位数为1.77 ng/mL,高于GP-BSI组的0.7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目组血清PCT、CRP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144例,于血培养的同时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PCT水平,以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感染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的差异,分析PCT和NLR对血流感染的预测作用。结果血流感染组WBC、PCT、Neu、Neu百分比、NLR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Lym和Lym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LR诊断血流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临界值为12.61,以12.61诊断血流感染,敏感性为57.3%,特异性为80.7%,以28.00诊断血流感染,特异性达95%以上;PCT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临界值为1.49 ng/m L,以1.49 ng/m L诊断血流感染,敏感性为55.2%,特异性为85.0%,以10 ng/m L诊断血流感染,特异性达95%以上;NLR联合PCT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以敏感性+特异性的最高值1.435诊断血流感染,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76.4%。结论 PCT和NLR均有助于诊断血流感染,二者联合检测将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清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伴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65例,根据是否发生阑尾穿孔分为穿孔组61例与未穿孔组104例,同时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儿童生化指标和血清CXCR3、IP-10水平;分析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儿血清CXCR3、IP-10水平及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血清CXCR3、IP-10、二者联合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生穿孔的诊断价值及穿孔的影响因素。结果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血清CXCR3、IP-10水平比较,穿孔组>未穿孔组>对照组(P<0.05);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儿血清CXCR3与IP-10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CXCR3、IP-10与WBC、NEUT、PLT、NLR、CRP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CXCR3、IP-10、二者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生穿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860、0.960,敏感度分别为91.80%、68.85%、85.25%,特异度分别为78.85%、87.50%、94.23%;CXCR3、IP-10、WBC、NEUT、PLT、NLR、CRP均是影响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生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儿血清CXCR3、IP-10水平均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急性阑尾炎伴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急性胰腺炎(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AP确诊患者11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的体检健康者11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首次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MPV、NLR、MLR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MPV、NLR、M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PV、NLR、MLR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单核细胞(MON)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NLR、MLR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佳。结论 MPV、NLR和MLR联合检测可作为AP实验室快速诊断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患者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高度怀疑为血流感染的患者126例,以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样本进行血培养。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CRP,同时检测血常规并计算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和CRP诊断血流感染的性能。结果 129例血流感染疑似患者中血培养阳性49例,阳性率为38.89%。血培养阳性组CRP和NL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R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04%、67.86%、0.82,CRP分别为84.87%、56.22%、0.69。结论 NLR是早期血流感染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CRP。  相似文献   

9.
蒋迪  江文杰  马铁梁  陆俊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23-2625,262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D64阳性细胞百分比(CD6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早期血流感染(B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BSI 125例,其中血培养阳性的BSI患者100例,血培养阴性患者25例,在血培养的同时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PCT、CD64%、CRP水平。比较BSI患者血培养阳性及阴性组间上述炎症血清标志物的差异,并分析其对BSI的预测作用。结果BSI患者PCT、CD64%、CRP、NLR及WBC水平均超过正常临界值,除NLR及WBC外,PCT、CD64%、CRP在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组患者间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92,灵敏度90.00%,特异度100.00%。同时PCT对革兰阳性(G+)菌株及革兰阴性(G-)菌株均有较好的诊断灵敏度。G-菌中PCT水平高于G+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T、CD64%、CRP、NLR均有助于诊断早期BSI,其中PCT诊断效能最高,适用于早期BSI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40例新生儿出生后首次采集的末梢血标本,检测血常规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按临床诊断分为感染组、黄疸组及健康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hs-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感染组NLR、WBC计数、hs-CRP、NEUT#、NEUT%明显高于黄疸组及健康组(P0.001),而黄疸组与健康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WBC计数、hs-CRP、NEUT%诊断新生儿感染的AUC分别为0.903、0.681、0.653和0.876。结论 NLR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1):1573-1576+158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乘积(LYM×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血流感染(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9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BSI组)及161例血培养阴性患者(对照组)的PCT、CRP、SII、SIRI、NLR、LMR、PLR、LYM×PLT、RDW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S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效能。结果 BSI组患者PCT、CRP、RDW、SII、SIRI、NLR、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LYM×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I组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CRP、NLR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LYM×PLT水平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1例败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收治的30例非败血症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及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均行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统计分析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并统计各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血清MCP-1、IL-8、IL-10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敏感度为96.77%(30/31),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漏诊率为3.23%(1/31),低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败血症新生儿血清IL-10、IL-8、MCP-1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较健康者及非败血症感染者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对术后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及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价值,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3例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流感染组72例,局部感染组61例,比较两组PCT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同时分析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绝对值(LY#)、淋巴细胞百分比(LY%)等指标.结果 血流感染组的WBC、NEU#、NLR、PCT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IL-6检测诊断效能最优,灵敏度达83.64%,特异度达68.66%;血流感染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二者感染患者PCT水平分别为2.64(0.81,5.91)、6.31(1.17,10.79)ng/mL;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血清PCT水平分别为0.67(0.32,0.94)和2.18(0.90,3.05)ng/mL.结论 定量检测血清PCT水平可对术后血流感染进行早期预测,且能够对术后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进行进一步推测,为术后血流感染患者早诊断,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67例新生儿败血症和27例无感染症状的新生儿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结果 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为62.3%±9.3%,非感染组为7.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在败血症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WBC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曲线下面积为0.92,CRP曲线下面积为0.73,而WBC曲线下面积仅为0.56.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增加,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指标,且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较血清CRP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7例为实验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4名作为对照组,根据患儿血清8种呼吸道病原体谱IgM检测结果,将实验组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回顾性分析患儿治疗前后CRP、血常规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和CRP的诊断价值。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后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以及计算得出的NLR结果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检测结果高于治疗前;治疗前以上各检测结果以及治疗后CRP、NEUT%、NL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发病过程中8种血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发现MP阳性率最高。MP阳性组与MP阴性组相比较治疗前、后NEUT%、LYMPH%、NLR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和CRP对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指示作用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和0.527(P0.05)。结论 NLR、CRP不仅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中起辅助作用,还可以评价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该院住院的HFMD患儿112例作为病例组,并按病情分为普通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及病死组,另以该院健康体检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和生化结果,收集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血小板(PLT)、CRP检查结果数据,并计算NLR、PLR值。结果随疾病加重,WBC、NEUT、LYMPH、NLR、PLR、CRP等免疫炎性指标水平呈升高趋势。2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EUT、NLR水平在危重组、重症组、普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和普通组LYMPH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PLT、PLR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NLR与WBC(R~2=0.34)、CRP(R~2=0.39)及PLR与WBC(R~2=0.21)、CRP(R~2=0.41)呈正相关(P0.05)。结论 NLR、PLR联合CRP检测与HF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炎性指标,用于HFMD的诊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导致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东部战区医院神经外科经过开颅术后,确诊颅内感染的患者 53 例,无颅内感染的患者 23 例,分别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白细胞计数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lymphocyte,LYMPH)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ROC) 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较,感染组血液指标 WBC 和 NEUT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076,-1.629,均 P>0.05),LYMPH,NLR 以及 hs-CRP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54,-1.978,-2.370,均 P<0.05);而感染组脑脊液中 WBC, NEUT, LYMPH 以及 NRL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342,-2.882,-2.882,-2.882,P<0.05)。ROC 曲线显示,除 LYMPH 外,其它项目的 AUC 均大于70.0%,敏感度以 NEUT 最高,为 72.0%,特异度以 WBC 最高,为 92.9%。结论 脑脊液中 NLR 水平对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类型血流感染(BSI)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251例血培养阳性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血培养污染组和BSI组。BSI组进一步分为革兰阴性细菌(G~-)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组。分析血常规和PCT数据,分别采用F检验和K-W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的NLR和PC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CT及二者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1)与血培养污染组比较,BSI组NLR、PCT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LR在G~-组与血培养污染组、血培养SA组与血培养污染组、CNS组与血培养污染组、G~-组与CNS组、SA组与CN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在G~-组与血培养污染组、SA组与血培养污染组、CNS组与血培养污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T鉴别BSI与血培养污染、G~-与血培养污染、SA与血培养污染、CNS与血培养污染、G~-与血培养污染的AUC分别为0.895、0.951、0.877、0.919、0.680,具有诊断价值(P0.05)。NLR鉴别BSI与血培养污染、G~-与血培养污染、SA与血培养污染、CNS与血培养污染的AUC分别为0.922、0.934、0.929、0.856,具有诊断价值(P0.05)。PCT+NLR联合检测用于鉴别BSI与血培养污染、G~-与血培养污染、SA与血培养污染、CNS与血培养污染、G~-与SA的AUC分别为0.946、0.950、0.947、0.856、0.664,具有诊断价值(P0.05)。结论PCT和NLR炎性指标在判断血培养污染和BSI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区别不同类型BSI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鉴别BSI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血小板计数(PLT)、尿素氮(BUN)、肌酐(Scr)联合检测对真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78例真菌性感染患者,依据感染类型分为真菌性血流感染组(n=38)和局部真菌感染组(n=40),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正常组),检测三组血液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LT、BUN、Scr水平,比较真菌性血流感染组与局部真菌感染组PLT、BUN、Scr检测阳性率,并运用ROC曲线分析血液PLT、BUN、Scr联合检测对真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真菌性血流感染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LT、BUN、Scr较局部真菌感染组、正常组明显升高,局部真菌感染组PLT、BUN、Scr较正常组也明显升高(P0.05);真菌性血流感染组PLT、BUN、Scr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局部真菌感染组(P0.05); PLT、BUN、Scr三项联合检测诊断真菌性血流感染的AUC、灵敏度高于三者单一检测时(P0.05)。结论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液PLT、BUN、Scr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三者联合检测在真菌性血流感染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感染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PCT、hs-CRP、血培养检测,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血清PCT、hs-CRP、血培养单独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统计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 本研究100例疑似感染的新生儿中,经临床综合诊断阳性47例、阴性53例,经hs-CRP诊断阳性30例、阴性38例,经PCT诊断阳性28例、阴性37例,经血培养诊断阳性34例、阴性27例,经联合检查诊断阳性46例、阴性42例。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血培养、hs-CRP、PCT单独检测高,且联合检查误诊率、漏诊率较血培养、hs-CRP、PCT单独检测低(P<0.05)。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PCT、hs-CRP水平高(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PCT、hs-CRP水平明显上升,血培养联合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