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并分析不同病变程度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HIE患儿作为HIE组,另选取周期在医院分娩的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HIE组及HIE不同病情程度亚组血清IL-6水平差异;对比急性期HIE、恢复期HIE患儿血清IL-6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分析血清IL-6水平与NBNA评分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水平预测新生儿HIE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轻度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重度组出生后1 d、3d、10 d IL-6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急性期HIE患儿IL-6水平高于恢复期HIE患儿,NBNA评分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绘制RO...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其中轻度1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 h内血清sICAM-1和NSE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HIE患儿血清sICAM-1和NSE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血清sICAM-1和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E各组sICAM-1和NSE水平随HIE程度加重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各组血清sICAM-1和NSE呈正相关(轻度、中度、重度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814、0.827,P<0.05)。结论血清sICAM-1和NSE水平可作为判断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HIE血清磷、镁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无机磷、镁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按Apgar评分将61例窒息新生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标本分为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磷、镁含量并与32例正常健康新生儿血清磷、镁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HIE患儿和中度HIE患儿间血清磷、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P<0.01),中度HIE患儿和重度HIE患儿组间血清磷、镁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磷、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P<0.01),HIE患儿恢复期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磷、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磷和镁的变化具有协同性,与HIE的病情程度具有平行性,可反映HIE患儿病情的轻重程度.检测血清磷、镁可作为及时判断HIE患儿的疗效和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水平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5例足月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18例),同时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检测血清HIF-1α、NSE、ICAM-1水平,分析其表达与HIE患儿病情的关系,研究HIF-1α、NSE、ICAM-1检测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血清HIF-1α、NSE、ICAM-1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显著低于中度组,而中度组又低于轻度组(P<0.05);血清HIF-1α、NSE、ICAM-1水平与HIE患儿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IF-1α、NSE、ICA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HIF-1α、NSE、ICAM-1预测HIE患儿预后不良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1、0.850、0.817。结论血清HIF-1α、NSE及ICAM-1水平与HIE患儿病情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评估患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HIE患儿,根据病情分为重度HIE组(20例)、中度HIE组(25例)和轻度HIE组(23例)。以25名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计算NBNA评分异常率。动态观察HIE患儿出生后24 h、48 h、72 h、7 d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S100B蛋白、NSE水平及NBNA评分异常率依次升高,NBNA评分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3、-0.542,P<0.001),与HI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8、0.476,P<0.001)。随着出生时间的延长,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逐渐降低(P<0.001)。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同一时间点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依次升高(P<0.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神经行为有关,或可用于HI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清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LF2)、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416例NRDS患儿为NRDS组,根据NRDS组患儿胸部影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145例)、中度组(174例)和重度组(97例);再根据NRDS患儿结局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22例和预后不良组9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的早产儿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KLF2、Ang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与新生儿急性心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KLF2、Ang1水平在预测NRDS患儿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NRDS组出生体重及血清KLF2、Ang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及1 min Apgar评分随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5例,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测定所有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轻度45例,占比47.37%;中度38例,占比40.00%;重度12例,占比12.63%。轻度、中度、重度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性别、日龄、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轻度病理性黄疸患儿,且重度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中度病理性黄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高表达是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关,血清总胆红素高表达会加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意义。方法 HIE组足月HIE患儿40例,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对照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10例。分别在1、3 d(急性期),7~10 d(恢复期)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SE,用ELISA法测定MBP,1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HIE组在第1天和治疗后第3天,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7~10 d后,轻度HIE患儿NSE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而中、重度HIE患儿仍保持较高水平。②重度组HIE患儿急性期MBP水平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与轻、中度HIE组血清中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客观指标,血清MBP检测可作为判断HIE脑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收的91例HIE新生儿和40例健康新生儿分别作为患儿组和对照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组进一步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和重度亚组,按照治疗效果将患儿组又分为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检测各组CK、CKMB水平。结果患儿组CK、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亚组随着病情程度的家重,其CK、CK-MB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亚组CK、CK-MB水平低于无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CK-MB水平升高是HIE新生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检测CK、CK-MB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HIE患儿67例为HIE组,并选择同期2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出生后测定血清IMA、NSE水平,并分析两者与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HIE组轻、中、重度的IMA、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均高于HIE组轻度(P0.05);在恢复期,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期,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急性期、恢复期血清IMA、NSE水平与HIE组轻、中、重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MA、NSE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 HIE患儿50例为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 d、3 d、7 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Caspase-3水平。结果 HIE组轻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1 d、3 d、7 d后,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0.05),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P0.05)。出生3 d时,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出生1d、7d(P0.05)。HIE患者的IL-8和Caspase-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IL-8、Caspase-3均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L-8、Caspase-3水平与HIE病情轻重与病程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改变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HIE患儿100例(早产儿50例,足月儿50例)为实验组,依据颅脑MRI表现程度分为轻度HIE和中重度HIE组;另选同期非HIE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均在其生后行Apgar评分、检测血清NSE浓度,并于生后3~7 d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HIE足月儿和早产儿随着MRI表现程度加重,血清NSE值逐渐增高,Apgar评分逐渐降低.中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相比NSE水平差异显著,但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5min Apgar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外周血清NSE值与Apgar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评价HIE新生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且与头颅MRI分度基本一致.临床上可通过2指标的评定对HIE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尿酸值与头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UA值,头颅CT值,旨在探讨患儿血清尿酸(UA)值与头颅CT值的关系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D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8例(轻度组14例、中度组16例、重度组8例)新生儿HIE患儿的血清UA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同时对该38例患儿行头颅CT检查,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HIE患儿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重度组血清UA水平较轻度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组血清UA水平较中度组要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组CT值较轻度组明显减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组CT值较中度组减低,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UA及脑CT值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密切相关。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越重,血清UA含量越高,CT值越低。血清UA、脑CT值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c-Fos活性、疼痛反应及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72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将其分为重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及轻度组(13例),选取同期行体格检查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4组新生儿基因c-Fos活性,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对4组患儿疼痛度进行评估,比较4组新生儿左侧海马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灰度值,4组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IE患儿实施常规吸氧、神经营养、降低颅内压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HIE患儿c-Fos活性、NIPS评分、GAP-43、Nogo-A灰度值、IL-6、CRP及TNF-α水平。结果①c-Fos活性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NIPS评分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GAP-43及Nogo灰度值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 0. 05);②IL-6、CRP及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 0. 05);③治疗后HIE患儿c-Fos活性、NIPS评分均出现下降,GAP-43、Nogo-A灰度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④治疗后HIE患儿IL-6、CRP及TNF-α均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随着HIE患儿病情的加重c-Fos活性增加,疼痛及炎性反应加重,同时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水平降低;经治疗后c-Fos活性降低,疼痛及炎性反应减轻,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HIE患儿(轻度HIE组38例、中度HIE组40例、重度HIE组36例)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3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E组血清cTnI、AST、LDH、C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均显著高于轻度HIE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与病情呈正性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E患儿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对患儿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患儿内源性二氧化硫(SO_2)、内皮素-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9例CHD合并P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PH程度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8例,再选取27例同时间段体检健康儿作为对照组,观察4组儿童内源性SO_2、ET-1及Hcy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及与PASP、PaO_2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组和对照组(P0.05);ET-1水平对照组明显低于轻度、中度组和重度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ET-1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内源性SO_2水平对照组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组和重度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内源性SO_2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D合并PH患儿内源性SO_2水平与PASP呈负相关,与PaO_2呈正相关;ET-1、Hcy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与PaO_2呈负相关。结论内源性SO_2、ET-1及Hcy的表达与CHD合并PH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其水平进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足月HIE患儿(轻度11例、中度33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h内血清脂联素和IL-10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HIE各组中血清脂联素和IL-10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IE各组脂联素水平随HIE加重而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IE各组IL-10水平随HIE程度加重而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各组血清脂联素和IL-10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28、-0.804、-0.815,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IL-10水平可作为HIE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判断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0例HIE新生儿和60例同期住院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中度和重度HIE新生儿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重度组S-100β蛋白含量水平较轻中度组增高,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水平不升高。结论 S-100β蛋白可作为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IL-8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探讨IL-6、IL-8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7例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中、重度组27例,轻度组20例)及同期五窒息、无重度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别于出生后3 d内及治疗10 d后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血清IL-6、IL-8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6、IL-8明显降低。结论 新生儿HIE血清IL-6、IL-8水平变化与HIE和HIE病变严重程度有关,IL-6、IL-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动脉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HIE患儿(其中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11例)和28例对照组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儿动脉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水平。结果HIE组患儿动脉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动脉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 min阿氏评分≤3分组与4~7分组脑脊液乳酸、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min阿氏评分≤5分组脑脊液乳酸、动脉血乳酸水平高于 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脉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水平可反映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患儿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