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神经、抗炎、抑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部电刺激和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疗法(MNS)。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采用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技术评定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治疗期间连续7d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变化。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10.53±3.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73±2.27)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值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第5、6、7天,治疗组ICP水平[(2.72±0.10)分、(2.48±0.19)分、(2.09±0.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14)分、(2.89±0.12)分、(2.53±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刺激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水平,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2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药物、低频电刺激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定、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检测。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MEP潜伏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治疗后)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9.68±1.12)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3.89±0.63)分]、MEP潜伏期[(20.96±3.38)ms]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仅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5.74±0.85)分]、MEP潜伏期[(22.03±3.86)ms]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MEP潜伏期均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训练不仅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感觉功能,还能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不同部位电刺激对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舌骨上、下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B组则辅以单纯舌骨上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并测量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及甲状软骨向上、向前移动距离;同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才藤分级、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洼田分级[分别为(2.40±1.26)级和(2.10±0.99)级]、才藤分级[分别为(5.30±1.89)级和(5.20±1.69)级]、DOSS量表评分[分别为(5.20±1.40)分和(5.10±1.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电刺激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B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前移距离[(12.15±7.59)mm]较治疗前及治疗A组、对照组均明显增大(P<0.05)。 结论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将电极片放置在舌骨上区或舌骨上、下区刺激时其疗效间无显著差异,但单纯舌骨上区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时舌骨前移距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脊髓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情况。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9.23±1.96)cm/s]、收缩期速度积分[(1.60±0.47)cm]及收缩期时间[(267.5±49.73)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脊髓电刺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则辅以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华北制药厂出品)口服。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受损神经肌电变化进行评定。 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肢运动功能临床有效率(81.0%)明显优于对照组(5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骨间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骨间后神经肘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骨间后神经MCV[(42.83±4.97)m/s]及肘下CMAP[(2.98±0.94)m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桡神经肘上CMAP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定位准确、电刺激参数适宜、安全性好等优点,能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肢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联合腹直肌电刺激对中、低位颈髓损伤(CSCI)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25例中、低位C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上肢主动运动、站立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rFMS及腹直肌中频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最大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潮气量(VT)等指标]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VC[(3.24±0.89)L]、FEV1[(2.58±0.74)L]、PEF[(6.74±1.63)L]、VT[(394.33±96.54)ml]及对照组VC[(2.19±0.52)L]、FEV1[(2.10±0.47)L]、PEF[(5.24±1.69)L]、VT[(316.72±74.18)m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低位CSCI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rFMS及腹直肌中频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通气效率,提高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轻、中度(肺功能Ⅰ-Ⅱ级)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肺俞穴经皮神经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肺功能,体质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运动能力(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R)]、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FVC[(2.75±0.77)L]、FEV1[(1.77±0.50)L]、FEV1%[(73.20±7.69)%]及PEFR[(4.33±1.09)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中TNF-α浓度[(14.27±2.78)pg/ml]、BODE指数[(0.43±0.65)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rt;0.05)。 结论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能缓解轻、中度COPD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其BODE指数,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氙光照射治疗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7例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感应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及氙光照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分别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及疼痛评分[(2.47±1.09)分]、对照组总有效率(80.8%)及疼痛评分[(4.27±1.0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氙光照射对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该疗法还具有无痛、无创、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分析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频率为0.05 Hz、强度为120%静息运动阈值(RMT)、刺激间隔(ISI)为10 ms(称为PAS10)、共90对脉冲的PAS干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标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前臂及手的Brunnstrom分期、ADL能力等作出评价,分析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值与健侧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差值及RMT差值间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分别为(15.72±17.70)分、(2.58±1.38)期、(1.40±0.52 )期、(48.18±24.42)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90±16.99)分、(2.83±1.53)期、(1.40±0.55)期、(47.27±21.60)分。治疗前,2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分别为(26.63±19.19)分、(3.25±1.70)期、(1.56±0.53)期、(63.63±25.74)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54±18.24)分、(3.42±1.44)期、(1.50±0.52)期、(55.45±19.29)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各指标均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前,治疗组MEP波幅、潜伏期及RMT 分别为[(1.29±0.66)mV]、[(20.79±1.48)ms]、[(42.75±9.91)%],对照组MEP波幅、潜伏期及RMT分别为 [(1.54±0.93)mV]、[(21.90±1.46)ms]、[(53.23±8.65)%];治疗4周后,治疗组MEP波幅[(0.88±0.77)mV]、潜伏期[(22.03±2.17)ms]及RMT[(48.18±10.6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EP波幅[(1.67±0.95)mV]、潜伏期[(20.96±1.46)ms]及RMT[(46.86±8.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组仅MEP波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前、后,患侧上肢FMA差值与健侧半球MEP波幅差值间呈正相关,r=0.431,P<0.05;患侧上肢FMA差值与健侧半球RMT差值间亦呈正相关,r= 0.608,P<0.01。 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健侧半球PAS10干预可促进其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且其运动功能恢复与健侧半球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针刺治疗前、后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MF)的变化,并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颈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对其颈部肌肉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 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1.87±0.99)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7.4±16.1)s]、后伸持续时间[(86.1±10.8)s]及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00±0.95)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8.5±23.1)s]、后伸持续时间[(91.6±19.7)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照组患侧颈伸肌MF值[(70.77±10.44)Hz]及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73.21±9.41)Hz]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并以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可通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其短期疗效与颈椎牵引、中频电联合疗法类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刺激骶1(S1)神经根引出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结合电刺激腘窝F波测定在诊断S1神经根病患者神经根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名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和30名单侧S1神经根受损的患者(病例组),在双侧比目鱼肌分别记录磁刺激S1神经根引出的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M波)和电刺激腘窝处胫神经引出的F波及M波,计算周围运动传导时间(periphe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PMCT)和运动神经根传导时间(motor root conduction time,MRCT),并选择患侧5~6块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比较MRCT与针极肌电图结果。 结果正常对照组的MRCT为(3.45±0.39)ms,左右侧间差为(0.28±0.15)ms,病例组的单侧值和侧间差则分别为(3.70±0.63)ms和(0.43±0.36)ms。病例组单侧PMCT和MRCT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延长。23位接受针极肌电图检查的患者中,6例出现自发电位。其诊断结果与MRCT的符合率达82.6%。 结论MRCT是一个能有效地无创评价运动神经根功能的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30例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MES组和强化NMES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NMES组和强化NM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NMES组每日1次,强化NMES组每日2次。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NMES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NMES组[(8.100±1.287)分]和强化NMES组[(9.000±0.943)分]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00±1.814)分](P<0.05),且强化NMES组VFSS评分高于NMES组(P<0.05)。 结论NMES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反射水平及咽部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吞咽再学习的训练疗效,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强化NMES的疗效优于NM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NMES)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侧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直立床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对侧控制组在患侧腕背伸肌、患侧胫前肌给予CCNMES。对照组接受患侧腕背伸肌群、患侧胫前肌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运动力指数(MI)、患侧腕部背伸主动活动度(AROM)、患侧踝部背伸AROM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者NIHSS[(11.24±6.36)分]、FMA[(41.14±13.45)分]、MI[(32.14±9.36)分]、患侧腕部背伸AROM[(15.68±4.51)°]、患侧踝部背伸AROM[(11.57±5.61)°]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NIHSS[(13.34±4.43)分]、FMA[(37.84±14.13)分]、MI[(27.76±11.63)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侧腕部及踝部的背伸A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CNMES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在腕部及踝部AROM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NM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干扰电、超短波及湿热敷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辅以SET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2组患者腰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3.22±0.94)分]、腰椎功能评分[(23.6±5.8)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66±0.92)分]、腰椎功能评分[(15.4±6.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改善率[(90.3±16.5)% vs(79.3±24.9)%]及治愈显效率(87.5% vs 73.3%)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T训练可显著减轻LDH患者腰痛症状,促其腰椎功能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每次40min,1次/日,每周治疗6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A3)进行下肢强化训练,每次20min,1次/日,每周训练6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 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记录和分析患者患侧的皮质电位P40波幅和P40潜伏期。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FMA评分[(13.24±5.47)和(13.75±5.31)分]和MBI评分[(31.61±6.45)和(32.25±6.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经8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FMA评分[(18.37±5.49)和(23.93±5.63)分]和MBI评分[(47.36±7.19)和(65.67±8.39)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P40波幅[(1.47±0.35)和(1.42±0.37)μV]和P40潜伏期[(39.12±2.31)和(39.25±2.23)m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肢P40波幅[(1.77±0.41)和(2.13±0.43)μV]和P40潜伏期[(34.57±2.74)和(29.87±2.16)ms]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恢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A3)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SEP可以作为一项良好的康复疗效评价指标,能准确、客观、定量地反映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影像学及电生理方法探讨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变化。 方法选取出现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按患侧(主诉疼痛侧)与对侧不同,将数据分为患侧组和对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患者双侧多裂肌的脂肪化面积及总平均信号强度值,利用肌电图(EMG)检查患者双侧多裂肌等长收缩时的波幅和运动单位时限值。测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36例患者的双侧多裂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化,且患侧组多裂肌脂肪化横断面面积(CSA)百分比[(44.20±15.14)%]较对侧组[(37.31±13.85)%]高(P<0.05),患侧组的平均信号强度(59.03±12.73)高于对侧组(54.67±12.20)(P<0.05);患者双侧多裂肌EMG的波幅及运动单位时限均增高、增宽,且患侧组波幅[(861.67±171.32)μV]及运动单位时限[(14.49±2.37)ms]的变化较对侧组显著(P<0.05)。 结论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影像学及电生理指标均会发生改变,且患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 方法选取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40min/次,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P300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oCA、MMSE、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患者治疗后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记忆、MMSE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训练组MoCA总分[(22.40±4.38)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3.27±0.58)分]、注意力[(4.30±1.60)分]、语言[(2.67±0.48)分]、延迟记忆[(3.67±0.80)分]、MMSE[(22.03±3.55)分]、BI评分[(82.17±11.28)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P300潜伏期、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波幅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训练组P300潜伏期[(352.10±30.68)ms]较对照组P300潜伏期[(356.45±40.30)ms]短,波幅[(8.65±1.18)μV]较对照组波幅[(6.73±1.81)μ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刺激(取穴与醒脑开窍针刺穴位相同)。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经3周治疗后,2组患者CNS、FMA及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NS评分[(8.53±2.79)分]、FMA评分[上肢部分评分为(22.65±8.89)分,下肢部分评分为(27.65±9.63)分]及MBI评分[(72.29±13.36)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取4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肌电图及电刺激定位引导下,采用多点注射方式将A型肉毒毒素注入痉挛靶肌内;并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辅以肢体功能训练。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腕指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注射A型肉毒毒素第2周、1个月和3个月后,发现患肢肌张力、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腕指关节AROM及MBI评分均较注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注射后1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0.82±2.81)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9.45±1.97)°,伸指(9.82±2.54)°]较注射后第2周时显著提高(P<0.05);注射后3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3.93±3.15)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12.57±2.52)°,伸指(11.28±3.09)°]较注射后1个月时亦有明显改善(P<0.05);整个治疗期间入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 结论于肌电图及电刺激联合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具有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等优点,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