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郑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4—2020年报告的布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0年共报告布病7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82/10万~1.56/10万,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4—2017年报告发病数逐年下降,2018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2020年报告病例较2019年增长率达57.40%。病例以农民(占70.38%)、男性(占74.05%)、40~69岁(占70.24%)为主;有明显季节特征,4—9月为发病高峰;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4 d,间隔时间≤7 d的占32.58%,≤30 d的占70.66%。结论 郑州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联防联控,持续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许昌市人间布病疫情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人间布病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报告人间布病2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6/10万。2014年发病率为2.38/10万,2015年3.33/10万(P〈0.05)。疫情波及8个县(市、区)69个乡(镇、办事处)的178个行政村(社区),不同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69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总病例数的83.2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月为发病最高峰;有明确暴露史的228例患者中,主要因接触羊(219例,占96.05%)和未采取防护措施(214例,占93.86%)感染发病。结论许昌市布病疫比情较高,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付广芹  陈姗 《中国校医》2023,(10):748-750
目的 了解沂水县近6年人间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本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沂水县2016—2021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沂水县2016—2021年共报告病例84例,其中男性60例(71.43%),女性24例(28.57%),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0.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9,P<0.001);0~17岁年龄组4例(4.8%),发病率为0.26/10万;18~34岁组10例(11.9%),发病率为0.68/10万;35~59岁组48例(57.1%),发病率为1.84/10万;≥60岁组22例(26.2%),发病率为1.44/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以农民(78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2.86%。发病月份以5月份(12例)最多,3—5月和11月发病43例,占总发病数的51.20%。结论 2016—2019年沂水县人间布病发病率总体平稳,2020年、2021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人群及职业分布存在差异,应采取联防联控措施,有效遏制布病疫情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9—2021年11个监测县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和规范乙肝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的2019—2021年四川省11个监测县区乙肝个案病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1年四川省11个监测县区共报告乙肝病例14 950例,总发病率为58.19/10万,其中,急性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慢性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乙肝发病率位列前3的地区为盐源县、平昌县和冕宁县,发病率分别为11.00/10万、8.18/10万和8.14/10万。发病以成人为主,主要集中在25~69岁,占报告总数的81.93%。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11∶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5.44%。结论 2019—2021年四川省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还需加强相应的防控措施,在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并将健康教育与人群免疫结合起来,提高公众乙肝知识知晓率,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 掌握其流行态势, 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20年, 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 无死亡病例报告, 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 2019年最高, 为5.79/10万, 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0.40, P < 0.001);咸阳市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 累计报告病例571例, 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 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 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 占83.45%(721/864), 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市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云南省布病病情。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云南省统计局2008-2018年云南省布病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并以灰色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结果2008-2018年云南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216例,年均发病率为0.237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趋势=843.34,P<0.0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9.41%(844/1216)。病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红河州(289例)、曲靖市(264例)、昆明市(258例)、大理州(160例)、玉溪市(134例),占总病例数的90.87%(1105/121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9.03%(961/1216)。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6/10万和0.4817/10万。结论云南省布病发病较以往上升,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价,逐步完善云南省布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赤峰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赤峰市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赤峰市2008-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赤峰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 551例,死亡例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8.50/10万.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2014年(106.76/10万),发病率最低的为2013年(59.32/10万).7月累计报告病例数最高(6 534例),2月最低(25例).6月和7月发病例数最多,报告病例占全年总数的46.17%.过去7年间,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为红山区(124.06/10万).男性发病例数为14 936例,女性发病例数为9 615例,男女发病例数之比为1.55∶1.男女年平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32,P=0.000).≤5岁儿童放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4.06%.报告病例中,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的发病例数最多,共计占发病总例数的90.03%.结论 赤峰市过去7年间发病率较高,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发病高峰期针对儿童进行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包头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的疫情现状,为布鲁杆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包头市青山区、达茂旗、固阳县等9个旗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旗县选择9个以上的监测点,选择与家畜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重点人群进行人间布病病情调查。结果 9个旗县共计监测14 582人,检出阳性711人,感染率为4.88%(711/14 582),新发病例数为529人,发病率为3.63%(529/14 582),患病病例数为687人,患病率为4.71%(687/14 582)。结论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人员培训,切实做好牲畜检疫、淘汰和免疫接种等工作,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安阳市人间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2004~2011年安阳市布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安阳市布病疫情报告数为50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0.21/10万~3.32/10万;男女之比为:3.77∶1;以青壮年居多,30~6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24%;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4.43%例;平均年发病率以林州市最高,为2.68/10万。全年均有发病,每年5~6月份发病人数达到最高水平,占总数的29.06%。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安阳市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男性青壮年是布病发生的主要人群,发病季节集中在5~6月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 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 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 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 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 P < 0.001)。其中, 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 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 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 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 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 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性别比为2.6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 - 2017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7年全市共发生布病1 82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1.20/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36.51/10万;全年均可发病,但4 - 8月较集中,占病例总数的56.39%;发病主要集中在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占病例总数的88.81%;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6.36%,男性发病率(31.40/10万)明显高于女性(10.34/10万);病例集中在50~69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42.8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3.47%。结论 近年来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男性、50~69岁、农民为主,疫情控制形势十分严峻。应实施布病的零级预防,从畜间入手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从源头预防危险因素流行,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福建省2011-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卫生机构2011-2015年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布鲁氏菌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由2011年的15例增加到2015年的115例,五年间共报告249例,发病率为0.13/10万,呈快速上升态势(Z=10.45,P<0.001)。漳州和南平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42/10万和0.18/10万。区县数由2011年的10个增加到2015年的37个(Z=25.86,P<0.001)。农村和城市发病率分别为0.29/10万和0.03/10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5~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0.19/10万)大于女性(0.07/10万)(χ2=57.27,P<0.001)。6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0.40/10万。农民和牧民是高发人群,占比65.46%。诊断时间小于7 d的病例占比30.52%,近5年间诊断时间趋势无统计学意义(Z=2.19,P=0.701)。福建省2011-2015年共报告14起布病突发事件,发病23人,无死亡病例。结论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疫情逐年趋于严峻,医疗机构诊断不及时,误诊较多,相关部门应根据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4-201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订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GeoDA1.8.16软件,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14-201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2014-2016年共报告布鲁氏菌病10 630例,发病率由2.91/10万(2 845例)上升到4.03/10万(4 0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9/10万。经趋势χ2检验,年度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72.87,P<0.001)。疫情流行范围已波及到136个县(市、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别为0.323、0.300、0.179,且均呈空间正相关(均有P<0.05),表明2014-2016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全局Moran's I逐年降低(均有P<0.05)。说明2014-2016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全局空间聚集性呈下降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山东省中部和北部地区,与高发病率地区空间分布一致;东部沿海地区则表现为"低-低"聚集。结论 山东省2014-2016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布病发病率水平并非随机分布,存在空间正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和北部地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并追溯该地区布病的感染来源,为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 2016和ArcGIS 10.5等软件对湖南省2010-2018年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描述疫情特征。采用常规分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采用UTS-PCR复核种型鉴定结果,并对菌株的6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临床分离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人间布病728例,年均发病率为0.12/10万,郴州市和永州市发病率居前,发病率分别为2.50/10万和1.90/10万。发病县(市、区)从2010年的5个增加到2018年的69个。45~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279例),占38.32%(279/728),农民占59.07%(430/728),男女性别比为2.75 ∶ 1。5-7月报告病例最多,占45.33%(330/728),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发特征,发病高峰在5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是羊种1型布鲁氏菌,UTS-PCR鉴定显示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6个毒力基因均被检出,菌株为强毒株。MLVA分析表明2株菌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从绵羊和骆驼分离的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 湖南省人间布病趋于严峻,疫情向非疫区和普通人群蔓延。湖南省分离的2株羊种布鲁氏菌起源于内蒙古地区。应加强动物转运的检疫检测,防止布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福建省水痘疫情流行情况并进行发病预测,为调整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4-2018年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水痘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痘突发事件报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4-2018年累计报告58 934例水痘病例,年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7年报告的人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7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发病率从0.3/10万上升到21.6/10万,最高时达到25.5/10万,平均发病率10.5/10万;病例报告从2005年的3个旗(区)4例扩展到2017年的8个旗(区)439例,最高时达到519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集中在2-8月,2005-2017年在此期间报告人间病例累计2123例,占76.4%;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农牧民,2005-2017年报告病例中农牧民有2223例,占79.7%;男性多于女性,2005-2017年累计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2.57∶1。结论 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周期缩短,牲畜免疫检疫力度跟不上,大量进行散养的个体养殖户,在春夏两季与牲畜接触频繁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疫情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布病网报信息资料,利用SPSS25.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齐齐哈尔市布病年发病率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全市春夏季总平均发病率(23. 8859/10万)明显高于秋冬季总平均发病率(8. 1970/10万)。梅里斯区平均年发病率最高,(194. 2832/10万)是全市年平均发病率(32. 0827/10万)的6. 06倍。35~45岁年龄段累积发病人数占累积总发病人数的41. 70%。男性布病平均年发病率(47. 6359/10万)是女性布病平均年发病率(15. 6544/10万)的3. 04倍。2004-2017年,全市布病发病人数中农民发病数最多,为22 981人,占总发病人数的92. 36%。结论齐齐哈尔市布病防治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困难,建议加强各部门密切合作,壮大专业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6―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 RTI)新发病例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发病监测系统,对2006―2019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的RTI病例信息进行收集,检测范围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结果 2006―2019年,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RTI 415 032例,报告发生率为294.00/10万,位居伤害(injury, INJ)各种原因的第三位,总体INJ报告发生率为2 313.49/10万。男性RTI报告发生率358.18/10万,占61.20%;女性228.48/10万,占38.80%。住院占33.02%(137 029例)、门诊占30.37%(126 031例)、急诊占27.97%(116 101例)、其他占8.64%(35 871例)。轻度占58.74%、中度占33.56%、重度占7.04%、死亡占0.67%。2006―2019年,在全市总体INJ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前提下(APC2006―2019=5.33,P<0.001),RTI的变化却较平稳(AP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南北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探讨相应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2015-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报告发病率、病例地域分布和人口学特征等发病特点。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布病104 12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1/10万。2016年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7.77/10万,较2015年(9.55/10万)下降18.6%,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0.27/10万,较2015年(0.21/10万)上升28.6%。与2005-2014年相比,2015-2016年全国90.0%的新发县区(378个)分布在南方。北方病例多来自于本县区(52.3%),南方病例多为输入性(59.6%)。南、北方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2:1和2.7:1。年龄M为48岁(四分位数间距:38~58岁)。北方病例中职业人群占86.8%,南方占62.7%。每年各月均有发病,高峰期集中在3-7月。结论 我国南北方人间布病疫情具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北方仍为我国布病的主要流行区,但南方的疫情有扩散的趋势。我国应针对南北方省份不同的疫情特点,采取适宜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德州市2005-2016年布病流行特征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德州市2005-201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共发病906例,年均发病率为2.537 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5726,P<0.001);春夏季高发,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计247例,占27.26%;以庆云县疫点为起始点,有沿公路交通线扩散趋势,另外育肥羊只屠宰的经济模式加速了扩散速度,陵城区近三年疫情高发;农民、男性发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由0.1836/10万上升到4.3216/10万。结论 德州市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应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