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CI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9)。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NGF、MB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 92%,显著高于对照组81. 63%(P 0. 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血清MBP水平低于对照组,NGF及BND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ACI 105例,将给予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5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rt-PA动脉溶栓治疗的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观察组为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及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及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能够提高ACI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增加血管再通率,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金纳多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ACI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SF-36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纳多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用于ACI患者,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ACI患者9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与人尿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联合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早期ACI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联合组、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接受rt-PA动脉溶栓治疗,联合组接受PTAS联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NIHSS、ADL评分,治疗1 d血管完全再通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较常规组74.42%高(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ADL评分较常规组高,NIHS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1 d完全再通率95.35%较常规组79.07%高(P<0.05)。结论:PTAS联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早期ACI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提高溶栓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与对照组(单纯rt-P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1/45)、4.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机械支架介入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神经科收治的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联合rt-PA溶栓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TICI血流0~1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ADL评分明显上升,研究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血管再闭塞、消化道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泌尿系统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溶栓联合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能够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神经缺损状况(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4h、14d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能提高短期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临床效果,分析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ACI,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予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rt-PA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利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日常活动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的NIHSS下降,B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3个月的NIHSS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及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B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NIHSS下降,B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溶栓时间≥248 min、溶栓前NIHSS≥7分、空腹血糖≥6.7 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63 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121 ng/L、S100β≥1.6μg/L及未联合依达拉奉均是H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ACI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效果较好,但应注意在溶栓前及溶栓过程中,结合患者年龄、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及血液生化相关指标以积极预防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治疗方法不同,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4d时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14d,两组血清GFAP、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t-PA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可降低ACI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选取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ACI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电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电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rt-PA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架取栓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ADL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6)。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能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提升血管再通率,改善近期预后,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神经介入溶栓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行静脉溶栓治疗者34例,作为对照组;以DSA神经介入溶栓术者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97.06%,均高于对照组的44.12%、79.41%(均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卒中复发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2%(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应用DSA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状况且复发率较低及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阿托伐他汀钙+rt-PA静脉溶栓治疗,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治疗总好转率为90. 12%; 172例脑梗死患者中预后不良者占40. 12%,预后良好者占59. 88%;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吸烟史、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是影响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明确,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患者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可能是影响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rt-PA)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联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ACI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血清中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多胺氧化酶(PAO)]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NSE、PAO及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良好率为59.09%,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AC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性转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ACI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溶栓组67例和联合组83例。溶栓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阿替普酶,联合组于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性转化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8%,高于溶栓组的8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血性转化率为7.23%,低于溶栓组的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OD高于溶栓组,MDA、CRP、MMP-9水平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血清GFAP、MC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BI及NIHSS: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NIHSS(6. 47±0. 95)分及BI(70. 33±7. 29)分优于对照组(P 0. 05);②GFAP及MCP-1: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GFAP及MC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GFAP(0. 34±0. 06)μg/L及MCP-1(75. 61±9. 62)μg/L低于对照组(P 0. 05);③BDNF及NGF: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BDNF(5. 58±0. 54) ng/ml及NGF(145. 41±4. 11) ng/ml高于对照组(P 0. 05);④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0. 70%)高于对照组(74. 42%)(P 0. 05);⑤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95%)与对照组(9.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调节患者血清MCP-1、GFAP、BDNF、NGF水平,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具有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联合芬戈莫德(FTY72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ACIS患者102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rt-PA治疗,联合组采用FTY720+小剂量rt-P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0%与对照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FTY720治疗ACIS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ACI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ACI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