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鉴于耳科疾病的复杂性、职业病诊断医师临床专业的局限性以及对相关诊断标准理解的差异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1例诊断结论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鉴定结论为"无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回顾分析,为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夸大性聋是诈病的一种表现,受试者耳部无疾病或仅有较轻病变,因涉及到职业病诊断、伤残鉴定等问题,而故意夸大其听力损失。目前我国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标准是以纯音测听结果为依据,由于纯音测听是一种主观检查,听力水平可受人为干扰。部分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常有意夸大听力损失程度。现就某机械厂同时出现4例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疑似有意夸大听力损失而提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案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一起历经3年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及鉴定案例, 探讨当前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和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做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与鉴定工作提供参照。经职业卫生学调查, 该劳动者从事维修工作, 每日实际噪声暴露时间为5~6 h, 劳动者作业场所8 h等效声级范围为55.1~85.6 dB (A)。2014年离岗后多次纯音听力检查结果重复性差, 客观听力检查结果不支持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该劳动者虽经过诉讼、诊断及两级鉴定, 但最终结论为无职业性噪声聋。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相关程序及实施细则, 限制不属于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申请诊断鉴定, 避免少数劳动者为了争取利益, 滥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权利, 从而减少人力、财力及时间的浪费, 同时也能保障真实职业病患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性噪声聋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1]。近年来,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劳动者日益增加,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果有异议时,则可能进入职业性噪声聋鉴定诊断程序。为发现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对2015年5月—2017年5月参与职业性噪声聋鉴定诊断的2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鉴定水平。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5.
<正>跨区域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对于诊断机构对职业病诊断申请材料的核实、诊断及鉴定过程中机构权限、职责范围、职业接触史认定,以及职业病赔偿责任认定等一些程序性和技术性问题,都需要更谨慎去把握。本文通过1例跨区域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案例的讨论,结合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相关法规、规范要求,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分歧和疑惑,希望卫生行政部门在修订相关政策或标准时能更清晰或明确,以利于基层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在实际操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病诊断是收集并综合分析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劳动者职业健康资料等各项证据材料,最终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判定的过程[1]。2013年4月10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开始实施。现通过一起职业性肿瘤诊断与鉴定案例的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学习,以便更好地执行和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做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切实保护职业病患者和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正>新颁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91号,以下简称《新办法》)已于2013年4月10日起实施。现通过一起职业性矽肺诊断与鉴定案例的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并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利更好地执行和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做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1案例资料贺某,男,1966年出生,某矿业公司农民工,2013年10月6日自行去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自述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1例疑似电工机修工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分析,探析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对该患者的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个体噪声检测、诊断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回顾性研究,依据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由3名医师进行诊断.结果 疑似病例在某公司从事电工作业,间接接触噪声3年10个月,自述入本职前也从事电工机修工作,无上岗前体检资料,2018年在岗体检示双耳部分高频段听力下降.公司提供2017-2019年检测报告提示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均>85dB(A).因该患者接噪时间较短(约1 h/d),语频听力损失不符合噪声聋特点,不排除其他原因致聋,3名医师中2位同意诊断为无职业性噪声聋.结论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加强专业学习,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的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 ONID)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职业病[1, 2]。2009—2018年上海市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74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21.25%,其中噪声聋466例[3]。有报道显示各省市噪声作业体检人次数占职业体检总人次的40%左右[4]。某医疗机构报道2011—2016年共接诊疑似噪声聋109人次(106人),  相似文献   

10.
<正>职业性噪声聋是作业者在噪声工作岗位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双耳对称、听力呈逐渐性下降的感音性听力损伤。目前,噪声性聋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长期从事噪声作业的接触人员,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正>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引起的内耳毛细胞病变而致的感音性听力损失。已颁布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对噪声作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噪声性耳聋的诊断和处理起着规范性指导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有关的几个问题:职业接触史和有关病史的采集;关于评价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频率组合和听力损伤的计算以及防护听阈等问题。在国家尚未公布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之前,介绍了内部试行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双耳听力损伤达到56dB者,应享受职业病待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存在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164例病例资料。 结果 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有60例,确诊率为36.6%。104例未确诊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原因是:较好耳听阈加权值<26 dB (37/104),噪声作业工龄<3年(29/104),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不相符(27/104),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 (7/104),噪声作业强度<85 dB (A)(4/104)。164例病例中,有149例(90.9%)分别经市、区、街道三级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报告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经医学观察有55例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为36.9%,不同级别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客观听力检查是鉴别夸大聋和伪聋的有效手段;应重视劳动者噪声聋诊断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夸大聋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生产性噪声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危害因素。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是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和分级的主要依据,应严格按照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进行噪声聋的诊断和鉴定。我们现将1例职业性中度噪声聋诊断经过,报告如下。1病例1.1一般资料患者男,59岁,2002—2012年为某工厂锻压车间管理工,工龄为10年零5个月。自2010年5月起自觉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2018—2020年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515例病例资料,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水平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申请职业性噪声聋515例,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者248例,占48.2%。其中轻度218例(占42.3%),中度27例(占5.2%),重度3例(占0.6%)。无职业性噪声聋267例(占51.8%),其中听力损失不符噪声聋诊断标准176例(占34.2%);工龄<3年45例(8.7%);接触噪声强度<85 dB(A)34例(占6.6%);夸大性聋9例(1.7%);先天性中耳疾病2例(占0.4%);外伤性耳聋1例(占0.2%)。提示,申请诊断的病例中未能诊断为职业病的原因依次是听力损失没有达到标准、工龄不满3年,接触噪声强度<85 dB,夸大性耳聋,建议加强听力检测真实性和客观性,明确接噪工龄,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的难点及改进途径。方法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工作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等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诊断过程中的鉴别诊断是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难点。结论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准确率并减少争议,须加强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的衔接,同时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的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的难点及改进途径。方法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工作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等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诊断过程中的鉴别诊断是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难点。结论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准确率并减少争议,须加强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的衔接,同时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的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8.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职业环境下的有害因素,可导致机体出现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是目前职业病防治的研究重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职业卫生立法、工人的意识行为和态度、噪声习服、易感性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16—2020年我院进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304例,226例确诊,占诊断人数的74.3%。其中,轻度噪声聋117例、中度88例、重度21例,涉及128家用人单位。噪声聋诊断者集中于40~<50岁年龄组,并随年龄增大确诊率增加。提示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接噪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对听损工人宜及时调离噪声危害岗位。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3月至今,我院曾诊治21例既往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短期内突然出现听力下降的患者。依据《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49—2014),现将其中2例患者的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28岁,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接触噪声作业11年。2019年职业健康体检疑似噪声聋,来我院申请职业病诊断。劳动者所在岗位8 h等效噪声声级为76.7~89.6 dB(A),2013、2017、2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