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即食凉拌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定即食凉拌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2003)检测凉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O157∶H7/NM、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菌群。结果29家零售加工单位即食凉拌食品受大肠菌群污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0,P〉0.05),其零售的76份即食凉拌食品样品中均未检出目的致病菌。大肠菌群是主要污染菌,阳性率为71.05%,其中中式凉拌菜阳性率为70.23%,高于西式沙拉的6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菌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P〉0.05)。超市零售加工的中式凉拌菜大肠菌群阳性率高于普通饭店和中高级饭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P〈0.05),平均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P〈0.01)。结论大肠菌群是凉拌食品主要的污染菌,应尽快出台即食凉拌食品卫生标准,建议即食凉拌食品大肠菌群限量≤100MPN/g。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北京昌平区网络外卖食品中盒饭、冷荤凉拌菜的卫生质量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危险因素的存在方式及其特点,探讨网络外卖送餐食品中中餐(盖饭类)及冷荤凉拌菜微生物污染的规律。方法采集120件网络外卖平台和快餐店盒饭和冷荤凉拌菜,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进行菌落总数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120件样品中1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值为900 cfu/g;网络外卖平台食品总体菌落总数高于快餐店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3);菌落总数结果无季节性差异;网络外卖平台食品菌落总数结果同配送员配送时间无相关性。结论网络外卖平台食品总体卫生状况较快餐店食品差,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外卖平台食品监管,同时网络外卖平台要加强自律,提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质量,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云南省外卖配送餐中的细菌污染情况,为云南省食品卫生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云南省16个地州市方外卖配送餐进行卫生指标菌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5份样品中,卫生指标菌不合格率为43.4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0.53%,检出最高的为焙烤及油炸食品25.00%,其次为米面制品(18.18%)、盒饭(8.22%)。沙门菌检出最高的为中式凉拌菜(12.50%),其次为盒饭(1.3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高的为沙拉(20.00%),其次为盒饭(6.25%)、中式凉拌菜(5.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的为盒饭(2.96%),其次为米面制品(1.82%)。致泻大肠埃希菌未检出,样品均为散装食品,3个季度总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外卖配送餐中细菌性污染严重,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相关食品的卫生监测及监管。  相似文献   

4.
汪静  孙志峰  段旭  邱传营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12-2314
目的通过长期连续、动态的监测,掌握2010年东城区各种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抽检的餐饮单位及流通领域的11类、282件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检的11类282件食品样品中,来自餐饮单位的样品共142件,其中17件样品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11.97%,2件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来自流通领域的样品共140件,1件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0.7%。从食品类别来看,熟制豆制品大肠菌群阳性率最高为27.5%,其余依次为散装冰激凌20.0%、散装熟肉制品11.4%、中式凉拌菜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3,P〈0.05)。从季节来看,采自夏季食品大肠菌群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6,P〈0.05)。从餐饮单位的级别来看,A级单位、B级单位和C级单位大肠菌群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通领域的食品卫生状况要比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好。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的食品主要集中在熟制豆制品,散装冰激凌,散装熟肉制品和中式凉拌菜,夏季的食品卫生状况更容易造成食源性致疾患的发生,秋季也不应忽视。建议卫生部门加强重点季节重点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降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州市外卖配送餐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监管、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和2021年随机采集全市网络外卖配送餐542份,开展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外卖配送餐总体不合格率为12.92%(70/542),其中大肠埃希菌不合格率为9.78%(53/542),食源性致病菌不合格率为4.06%(22/542)。食源性致病菌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为6.64%(36/54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2%(18/542)、2.21%(12/542)和0.55%(3/542),蜡样芽胞杆菌>104 cfu/g的比例为2.78%(1/36),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cfu/g的比例为零。在食品分类上,凉拌菜中大肠埃希菌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食品(P<0.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均主要在寿司、沙拉和凉拌菜中检出(P<0.05)。在热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外卖消费现状,分析外卖消费与体质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2020年10—11月对石河子大学4 3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大学生外卖消费对体质状态的影响。结果 76.6%的石河子大学学生有外卖消费经历,专业(χ2 = 10.59)、年级(χ2 = 94.28)、性别(χ2 = 97.16)、生源地(χ2 = 29.21)、户口(χ2 = 24.43)、生活费(χ2 = 183.88)与外卖消费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药专业、女生、年级越高、生源来自疆内、城镇户口、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外卖消费频率高。专业(χ2 = 8.77)、年级(χ2 = 12.12)、性别(χ2 = 240.85)、户口(χ2 = 22.43)、甜点饮品(χ2 = 12.43)、烧烤串串(χ2 = 6.50)与超重肥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肥胖率为16.6%,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OR = 1.46,90%CI:1.25~1.72)户口是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女生(OR = 0.31,90%CI:0.26~0.37)是保护因素。尚未发现外卖消费与体质状态之间的关联。结论 外卖消费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大学生超重肥胖率偏高,体质状态有待改善,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朱政 《现代预防医学》2021,(24):4447-4451
目的 了解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情况及其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方法 2019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三角地区的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对4 482名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及体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行为5 d学习日中偶尔、时常、经常叫外卖的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1.77%、14.06%、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 196.77,P<0.001);周末2 d叫外卖偶尔和时常的比例分别为64.46%、35.5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9.49,P<0.001);学生从不叫外卖的学生为4.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d学习日外卖次数为经常(≥9次)的学生(OR = 2.03,95%CI:1.05~3.94)是超重肥胖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外卖消费行为较普遍,且5 d学习日外卖次数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外卖配送餐被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产生毒素污染情况,发现食品安全风险,为外卖配送餐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在城市和农村采集412份外卖配送餐样品,按照江苏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样品是否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污染。结果 41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阳性样品28份,总阳性率为6.8%,主要污染的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76.9%可以产生毒素,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6.4%可以产生毒素。盒饭、热菜和凉拌菜中均有致病菌检出。结论外卖配送餐被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快推动网络订餐、电话订餐等外卖食品关键环节控制和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平市部分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 据GB 4789.30-2010[1]方法,对市售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冷冻饮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外卖配送餐及学生餐进行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7类食品268份样品检出李斯特菌17株,检出率6.3%;其中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55.6%),其次为冷冻肉糜制品(20.0%)、熟肉制品(5.0%)和冷冻饮品(3.3%),熟制米面制品、学生餐和外卖配送餐均未检出.结论 南平市售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应对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濮阳市外卖食品的致病菌污染情况,为相关网络外卖食品标准的制定、监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1-12月在濮阳市县(区)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消费者身份通过现场、电话及网络等方式购买,在餐馆、快餐店、小吃店、街头摊点、网络外卖专供店等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场所共采集480份样品。样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米面及其制品,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熟制凉拌菜、寿司,糕点等五类,对其进行致病菌检测,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结果 480份样品中共检出2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17%,五类食品中除糕点外均有致病菌检出。米面及其制品检出率为6.06%,熟肉制品检出率为4.55%,熟制水产品检出率为7.14%,熟制凉拌菜、寿司检出率为4.55%,四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898);20株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比为60.0%,其余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5株、沙门氏菌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株;不同采样场所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9,P=0.598);2017年第三季度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17%,其次为第二季度(5.00%),第一季度最低(0.83%)。不同季度间致病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9,P=0.005)。结论 濮阳市外卖店食品的致病菌污染较严重,有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应引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制定与完善外卖食品的相关安全标准,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微生物性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全省共报告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94起,发病3464人,死亡1人。致病因素以沙门氏菌为主占42.27%,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占25.26%。蛋与蛋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原料(辅料)污染或变质分别是沙门氏菌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引发环节和引发因素,分别占52.44%、36.70%和6.17%。水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交叉污染分别是副溶血性弧菌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引发环节和引发因素,分别占46.94%、22.02%和6.94%。有一起死亡1人的事件,原因食品为豆与豆制品,致病因素为肉毒毒素,共发生2起原因食品来源场所为送餐(包括网店)的事件。结论 建议消费者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不食用未经检测的自制的蛋与蛋制品和豆谷类制品,订购有送餐许可证的外卖商家的食品。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毅  赵年华  罗静  兰真  吴婷  颜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44-1246
[目的]了解、分析四川省食品中铅、镉、汞、铝等金属的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四川省10个城市对11种食品690份进行铅、镉、汞、铝污染状况监测。[结果]食品中铅、镉、汞、铝含量的合格率分别为:97.74%,93.10%,92.14%,66%。[结论]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的情况较普遍,部分食品存在金属超标现象,尤其油炸面制食品中铝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此应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分析四川省食品中农药残留状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在四川省4个城市采集蔬菜、水果、鲜食用菌、茶叶共232份食品,进行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结果食品中农药总检出率为6.13%,总超标率为0.91%。结论四川省蔬菜水果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总体水平不高,但部分食品存在较突出的农药污染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几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湖北省2010~2012年几类食品微生物检出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对一些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行业和食品进行关注和重点监测,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方法对2010~2012三年间,送检和抽检的12类食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作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12类食品2 996份,合格2 697份,总合格率为90.02%;2010和2012年、2011和2012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以糖果和发酵酒的合格率为最高为100%,豆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55.97%;不同季节和不同包装食品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散装食品合格率最低。结论湖北省食品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不同食品、不同季节的污染情况有所不同。在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2012年相对于2010、2011年有所好转。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了解重庆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统一供应学生餐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进一步确保学生餐安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卫生指标菌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计数不合格率分别为19.57%,6.09%;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沙门菌检测全部合格,不合格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为1.74%.学校类型里中学和小学样品不合格率最高,达到34.88%和33.33%.不同食品类别学生餐中凉拌菜和焙烤油炸类不合格率最高,为54.55%和44.44%.炎热季节的学生餐不合格率为31.25%,凉爽季节为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P<0.01).城市学校学生餐样品不合格率为26.82%,稍高于农村学校.早餐和午餐不合格率分别是27.91%,2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P>0.05).结论 2015年重庆市学校学生餐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应根据监测结果反映的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6.
The standard index of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 (IMA)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 in environments at risk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quantifies the microbial flow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coming from microbes that reach critical points by falling on to them. The index of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 is based on the count of the microbial fallout on to Petri dishes left open to the air according to the 1/1/1 scheme (for 1h, 1m from the floor, at least 1m away from walls or any obstacle). Classes of contamination and maximum acceptable leve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index of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 has been tested in many different places: in hospitals, in food industries, in art galleries, aboard the MIR space station and also in the open air. It has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and useful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microbial surface contamination settling from the air in an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隆林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1和2012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两年共检测样品182份,总合格率为79.67%。28份鲜榨果蔬汁检出致病菌6株,检出率为21.43%;32份婴幼儿辅助食品中检出致病菌4株,检出率为12.5%。米粉米线盒饭和鲜榨果蔬汁的大肠菌群、糕点饼干和熟制米面制品的霉菌合格率低。结论隆林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周藜  朱玫  周倩  陈依江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94-1095
目的了解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粉和凉面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冬、春、夏、秋季节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学校周边随机采集样品共200份,按检验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记分》(GB/T 4789)进行检测。结果200份检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污染率分别为100.0%,97.5%,93.5%,97.0%和17.5%,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2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份样品检出变形杆菌。夏秋季食品的菌落总数、酵母菌污染量高于冬春季(P值均<0.05)。结论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微生物污染普遍,尤其是夏秋季节凉粉和凉面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9.
韦太焕 《职业与健康》2014,(8):1066-1068
目的分析2012年崇左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了解崇左市食品安全现状,对食品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预警。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市检测食品样品总合格率为93.25%(981/1052),合格率最低是果冻25%(1/4),其次是大米61.54%(8/13)。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餐饮行业不同采样来源的食品检测合格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P〈0.05)。理化指标检测合格率为87.89%(254/289),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率为95.28%(727/763),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0,P〈0.05)。重金属砷的污染、亚硝酸盐、甜蜜素和铝等添加剂滥用是造成理化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结论崇左市食品安全不容乐观,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滥用、微生物污染是该地区食品的最大安全隐患。提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控制微生物污染和理化指标超标人手,加大监督力度,努力降低食品污染风险,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CCP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handling of complementary foods in 120 households in Imo state, Nigeria. METHODS: The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approach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that contributed to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and to identify points where controls could be applied to prevent or eliminate these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or reduce them to acceptable levels. F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microbiologicall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eparation and handling. FINDINGS: During cooking, all foods attained temperatures capable of destroying vegetative forms of food-borne pathogens. However,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increased by storage of foo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by using insufficiently high temperatures to reheat the food, and by adding contaminated ingredients such as dried ground crayfish and soybean powder at stages where no further heat treatment was applied. The purchasing of contaminated raw foodstuffs and ingredients, particularly raw akamu, from vendors in open markets is also a CCP. CONCLUSION: Although an unsafe environment poses many hazards for children's food, the hygienic quality of prepared food can be assured if basic food safety principles are observed. When many factors contribute to food contamination, identification of CCPs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can facilitate appropriate targeting of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