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2013年2至8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封堵术的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TE组(30例)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组(35例).TTE组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仅在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EE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下,仅在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1个月在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TTE组的28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余2例患者因TTE图像显示不清,改为在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EE组比较,TTE组的手术时间较短[(52.77±9.00) min比(60.11±9.15)min,P<0.05],呼吸机通气时间较短[(0.25 ±0.95)h比(3.17±0.69)h,P<0.05],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较短[(1.50±1.96)h比(16.43±6.99)h,P<0.05],丙泊酚使用量较少[(2.41±2.97) mg/kg比(9.43±3.70)mg/kg,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残余分流、外周血管损伤和心脏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论 在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例年龄≥ 6 0岁的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 ,术前经胸超声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为 10~ 34(2 4 .4± 8.2 )mm ,其中 3例患者为双孔型房间隔缺损。 11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或阵发性心房颤动。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均 >0 .5 (0 .5 2~ 0 .70 )。术前心功能 (NYHA分级 )Ⅱ级8例 ,Ⅲ级 9例 ,Ⅳ级 2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 ,应用X线透视和经胸心脏超声引导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术中测肺动脉平均压力 2 1~ 4 7mmHg(1mmHg=0 .133kPa) ,其中肺动脉平均压力 >2 5mmHg者 16例。所有患者均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或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一次封堵治疗成功。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4~ 38mm。 3例双孔型缺损 ,2例用 2 8mm和 32mm封堵器一并封堵 ,另 1例用直径 14mm和直径 2 6mm的封堵器封堵成功。所有患者于术后 5~ 7d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 ,无残余分流。术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随访 1~ 30个月 ,无封堵器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确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经导管或经胸封堵术的患者3910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筛选适应证,术中经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评价封堵器形态位置,评估相关并发症。结果:3910例行房间隔封堵术的患者中,封堵器脱落8例(0.20%),均急诊转外科修补治疗。心脏穿孔/磨蚀事件共8例,其中主动脉窦-右心房瘘1例(0.03%),经皮封堵治疗成功;二尖瓣前叶穿孔2例(0.05%),予随诊观察7年未特殊处理;心脏穿孔或心房壁损伤5例(0.13%),其中1例死亡(0.03%),4例行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0.10%)。术后心包积液102例(2.61%),其中8例为少中量-中量心包积液,术后随访无明显变化或有所增多,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予随诊观察;94例为微量-少量心包积液,随诊观察积液量未见增加。术后残余分流167例(4.27%),其中多发房间隔缺损共102例;另外残余分流束宽度大于等于5 mm共17例,残余分流束小于5 mm或少量分流共150例,复查后分流均减少或消失。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磨蚀,发生率极低但危害大,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包积液和残余分流,发生率低且预后好,超声心动图在及时诊断并发症和随访观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与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索关于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和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2018年8月。由两名研究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3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封堵组治疗房间隔缺损在总并发症发生率(RR=0.41, 95%CI:0.24~0.72,P=0.002)、手术时间(SMD=-2.35,95%CI:-2.90~-1.80,P0.00001)、住院时间(SMD=-2.25,95%CI:-3.12~-1.39,P0.0001)比较上均优于经胸封堵,但在手术成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和手术花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较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康复较快。经胸封堵可在经皮封堵困难或不满足其适应证时作为代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曹莉  郑萍  阳维德 《内科》2010,5(4):365-367
目的观察儿童与青少年无症状房间隔缺损患者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年龄患者行封堵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将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为儿童组及青少年组,采用国产先健牌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封堵房间隔缺损。比较两组封堵术成功率及监测术前、术后ECG、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青少年组与儿童组介入封堵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3),远期(1~6个月)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无症状的青少年房间隔缺损疗效较好,低年龄病例易发生并发症,大部分并发症在随访过程中(术后6个月)完全恢复,用大直径封堵器患者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
分析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资料,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16例,操作均在普通手术室进行,单纯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在全身麻醉下,经股静脉穿刺封堵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全程监测封堵全过程并评估手术效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6个月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 共14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患者术中封堵器释放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靠近下腔边缘存在大量分流,封堵器收入鞘管再次释放后仍存在残余分流,调整为经右胸小切口成功释放封堵伞,另一例术后7日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脱落位于右心室内,再次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可以完成大多数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避免放射线可能引起伤害,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封堵器选择对其疗效及心脏形态学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146例ASD患者,年龄13.5~70.0(33.5±12.4)岁.其中73例(A组)根据椭圆周长数学公式计算缺损直径选择封堵器型号,另外73例(B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长径选择封堵器型号.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ASD患者经导管封堵治疗术前、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的左心房收缩末期横径(LALD)、右心房横径(RALD)、RALD/LALD比值、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RVDD/LVDD比值及肺动脉内径.结果 A组缺损内径为(20.16±4.98)mm,B组为(21.36±5.6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直径A组小于B组[(21.95±6.78)mm比(25.85±6.75)mm,P<0.05].142例封堵术成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主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残余分流发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RALD、RVDD、RALD/LALD和RVDD/LVDD比值明显下降,肺动脉内径逐渐缩小,LALD、LVDD逐渐增大.A组改善心房重构程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椭圆形周长公式在非圆形ASD封堵器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封堵器大小对心脏重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腔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患者经皮介入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我院行上腔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43例患者的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2例封堵器脱落转外科手术,余41例成功封堵的患者随访1年,肺动脉压、右心大小及三尖瓣反流等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未发生封堵器脱落、心脏磨蚀等严重并发症,无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等情况。结论:上腔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4例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或TTE监测下引导房间隔封堵器释放。所有患者于封堵术后3天、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TTE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34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包积液,通过心包置管引流后积液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复查TTE及心电图,均未发生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等情况。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避免放射线,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放射线引导下经皮封堵和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两种术式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经皮封堵和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至2018年10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研究,2 6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线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在术后并发症[SMD:0.29 (0.18, 0.44)、手术时间SMD:-0.74(-1.31,-0.16)、总住院时间SMD:-2.20(-3.31,-1.08)、术后住院时间SMD:-5.31(-7.84,-2.77)]等方面优于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但在手术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和手术花费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放射线引导下经皮封堵较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且术后康复较快。经胸封堵可在经皮封堵困难或不满足其适应证时作为代替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全组109例患者,年龄3~63岁,ASD直径6~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06例手术成功封堵,手术时间(1.5±0.3)h,术中失血量平均(41.5±10.3)ml.3例患者因术中封堵失败改为体外循环下修补.全组无死亡,术后3~9d恢复后出院.随诊3~3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改善显著.结论 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超声专用导丝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封堵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入选1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一种新设计的导丝进行单纯TT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种新型导丝的特点是头端为梭形弹性结构,可以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精确定位。手术由3名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封堵手术不超过10例的医生完成。术后即刻通过TTE评价手术疗效。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TTE和心电图。结果:10例患者在TTE引导下应用新型导丝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2±13.5)岁,平均体重(65.5±8.8)kg,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4.9±5.1)mm。平均手术时间为(20.2±8.9)min,导丝从进入股静脉至左心房所需的时间为(3.6±2.6)min。无导丝脱入右心房。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残余分流、外周血管损伤、三尖瓣损伤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随访至术后6个月,均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论:新型超声专用导丝可以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精确定位,可安全、有效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微创技术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微创技术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分析其优缺点,探讨最佳手术适应证。方法 2005年1月到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140例,年龄0.3~50岁,其中经皮导管封堵术60例,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术30例,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腋下小切口修补术50例。观察和比较三种微创技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切口长度、费用等。结果经皮导管封堵术、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术、腋下小切口修补术的成功率分别为95、96.7及100,三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无住院死亡。三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0.25±0.06)cm、(4.53±1.32)cm和(10.43±2.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费用分别为(24146±3073)元,(24811±3255)元,(23300±4799)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和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大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大孔房间隔缺损患者46例,年龄8~71岁,平均37.6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ASD最大直经25~38(30±8)mm,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5例,其中肺动脉平均压力>25mmHg者28例,封堵前肺动脉压力(32±8.2)mmHg。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应用X光透视,和经胸心脏超声引导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封堵ASD,对部分ASD残端薄弱者采用“肺静脉法”操作技术完成封堵。结果44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6%。选择封堵器直经为30~42mm,封堵后肺动脉压降低至(18.4±5.8)mmHg。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失败2例患者ASD伸展径分别为36mm和38mm,缺损后缘缺乏有效房隔组织。术后即刻超声显示6例仍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分流束直径小于4mm;术后6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无1例残余分流,房间隔封堵器位置稳定。术后6~38个月随访,右心房、右心室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封堵器相关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大孔房间隔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23例中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为14~34mm,右房、室均不同程度增大,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0.52~0.70。患者均在局麻下经X线透视和TTE引导行ASD封堵术,均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封堵器直径18~42mm。术后随访1~33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心包填塞及封堵器移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经皮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014-08-2019-07,将我院心外科112例限制性VSD患者纳入研究。经胸微创封堵组56例,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TEE)引导,穿刺右心室游离壁血管裸区,应用国产封堵器堵闭VSD;经皮介入封堵组56例,采用右股动静脉穿刺,在X线透视下建立输送轨道,经输送鞘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堵闭VSD。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指标,并对其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经胸微创封堵组成功封堵52例,4例封堵失败,经延长胸骨正中切口后中转体外循环直视下手术成功修补;经皮介入封堵组成功封堵54例,2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后放弃封堵(1例术中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堵闭后影响主动脉瓣致轻度反流),改行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直视下手术成功修补。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疗效相仿。介入封堵组封堵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医疗费用等结果明显优于经胸微创封堵组(P0.05)。结论:经皮介入封堵切口美观无疤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可作为治疗首选,经胸微创封堵操作相对简便,不受年龄、体重限制,可作为其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方法。方法12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年龄10~65岁,男性36例,女性86例,在超声和X线共同监测引导下,用CardioSEAL和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122例均经食管超声监测引导。结果经胸超声测定的房间隔缺损直径范围7.5~27mm,平均(16.5±4.3)mm,经食管超声测定的直径6~33mm,包括7例大于30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114例封堵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Amplatzer或CadrioSEAL封堵器,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和X线共同监测引导下,可以安全有效地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胸封堵术与经皮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观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之间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11日。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共2286例VSD患者,经胸封堵组1299例,经皮封堵组987例。经胸封堵组手术成功率高于经皮封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比92.6%,OR 1.65,95%CI 1.14~2.40,P=0.008);而总并发症发生率(OR 1.78,95%CI 0.81~3.90,P=0.15)和手术时间(MD 1.82,95%CI–25.13~28.76,P=0.8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胸封堵组住院时间(MD 0.83,95%CI 0.40~1.26,P=0.0002)及手术费用(MD 0.26,95%CI 0.02~0.50,P=0.03)均高于经皮封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胸封堵术相较于经皮封堵术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均更高,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时间方面与经皮封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的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房间隔缺损患儿92例,其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4.82?3.24)岁,体重(18.61?9.12)kg,心脏畸形均为房间隔缺损(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直径约1.8mm,未予特殊处理),均行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其中81例患儿行经皮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患儿行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例患儿经麻醉后食道心脏超声评估无需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予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个月,每日3mg/kg,预防血栓形成。术后即刻、1个月、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患儿均封堵成功,无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外周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提示封堵器位置好,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应用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在术中监测与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的作用。方法15例房间隔缺损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个切面综合判断房间隔缺损大小、周缘情况及房间隔伸展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测房间隔缺损值与封堵成功所选用的封堵器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封堵术中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过程,检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房间隔缺损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值为15-34(25±8)mm,封堵器型号为15-38(29±6)mm,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y=4.355+0.915x,r=0.905,P<0.01)。封堵硬缘房间隔缺损要比经胸超声心动图所测房间隔缺损大1-5mm;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多在球囊测值的基础上加0-2mm。所有封堵器牢固,无脱落。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封堵术前检查和术中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放置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