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虹  周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83-8183
对胆囊癌并胆囊结石超声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74岁。因上腹部反复隐痛不适2 a加重2 d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精神欠佳,食欲减退。超声检查:胆囊大小约92 mm×30 mm,囊壁毛糙,壁厚约3~4 mm,内透声欠佳,胆囊内可见大小约32 mm×21 mm的中强回声光团贴于后壁,后部伴衰减并伴声影,随体位改变不移动,胆囊后壁层次欠清晰。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胆囊增大并胆囊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超声检查并且通过病理结果证实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诊断准确(占91%),超声表现胆囊区轮廓显示不清,正常结构消失,腔内可探及实性回声团,以低回声为主,合并结石时可见强回声反射,后方伴有声影。误诊7例,误诊率9%。分别诊断为胆囊充满型结石、肝内肿瘤及胆囊结石、梗阻性黄疸。结论:超声作为目前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鉴别诊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3岁,胆囊结石术后3年,右上腹疼痛不适2d入院。超声检查:于胆囊解剖区域探及一大小约43mm×20mm的类似胆囊样无回声区,壁厚3mm,毛糙,腔内无回声,透声差,见少许点状低回声;另见一大小约15mm×9mm的团状强回声,伴声影(图1)。嘱患者改变体位,该团状强回声随体位移动不明显。未见胆总管扩张,内径约5mm,可见段长27mm,段  相似文献   

4.
苏五一 《临床医学》2013,33(10):79-81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所诱发可逆性胆囊结石的超声图像,提高对头孢曲松钠所致的可逆性胆囊结石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选择385例需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其中55例患者出现可逆性胆囊结石超声图像,与同期5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52例功能性胆囊内沉积物、63例典型胆囊结石超声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5例使用头孢曲松钠患者,在用药4~5 d后,出现假性结石,胆囊大小无明显改变,胆囊壁增厚,超声随访2~7周后恢复正常.5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张力高,胆囊壁增厚5~10 mm,呈多边回声,胆囊内无结石光团.42例功能性胆囊内沉积物,恢复正常正常饮食3天后复查,胆囊大小正常.63例典型胆囊结石,胆囊内可见形态固定的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明显的声影.结论 超声在对头孢曲松钠诱发的可逆性胆囊结石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避免因头孢曲松钠诱发的可逆性胆囊结石造成的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6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诊断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中的一致性;比较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93.75%,准确率为91.25%,阳性预测值为98.31%,阴性预测值为71.43%,Kappa值=0.755,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内见强回声团伴声影,胆囊壁光整,胆汁透声好。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胆囊内见强回声伴声影,胆囊底部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前壁另见低回声团,向囊腔内凸起,CDFI团块内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小结节型13例,胆囊病灶内部回声为等回声或稍高回声,基底宽,表面不规则,呈息肉状,向囊腔方向突出生长,结石活动情况差;厚壁型21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1岁.右上腹痛5d,超声检查:胆囊10.0 cm×2.8 cm,壁厚0.5 cm,壁欠光滑,胆囊壁可见断续的条形强回声,胆囊颈部可见直径2.1 cm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内径0.6 cm.肝脏、胰腺、脾脏、双肾形态大小及回声正常.超声诊断:胆囊颈部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壁钙化(符合陶瓷样胆囊声像图表现),见图1.CT检查报告:胆囊结石,胆囊壁钙化(图2).经我院手术行胆囊切除术证实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壁钙化.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4岁,素日无任何临床症状.因体检行B超检查.所用仪器为EUB-40探头频率3.5MHz。患者平卧位及左侧卧位.经肋缘下及肋间多个切面超声检查,见胆囊轮廓清晰.壁毛糙.不规则增厚.囊内胆汁透声良好,胆囊前壁及后壁可探及多枚大小不等不规则强回声团反射.向囊内突起,表面凸凹不平,基底部较宽.不随体位移动.后方无声影.最大范围18×6mm。超声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40岁 ,因突感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明显压痛来诊。 B超检查 :胆囊肿大约 11cm× 4.4cm,轮廓模糊 ,壁厚约0 .9cm,毛糙 ,胆囊颈部见一个密集团块强回声 ,约 3.3cm,后方伴声影 ,不随体位移动。囊腔内透声极差 ,充满点状强回声浮动。胆囊窝内见 5 .4cm× 3.2 cm不规则液暗区 ,透声尚可。胆总管内径 0 .6 cm。超声诊断 :1、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2、胆囊窝中量积液。手术所见 :胆囊肿大、充血水肿 ,张力高 ,颈部有结石嵌顿。减压后逆行切除胆囊 ,剪开胆囊取出结石 ,胆囊底部发黑。病理诊断坏疽性胆囊炎图 1 急性化脓性…  相似文献   

9.
<正>孕妇,34岁,孕33周,孕2产1。超声检查:胎儿肝脏内下方可见一透声尚好的胆囊回声,大小约26 mm×7 mm,胆囊内可见3个大小约2~3 mm斑状强回声,后不伴声影,可随孕妇体位的变化而改变(图1)。超声诊断:胎儿胆囊结石。于孕39周剖宫产一男婴。新生儿出生后10 d超声复查,胆囊内仍可见结石回声(图2)。  相似文献   

10.
彩超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合并多发结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岁。因乏力、巩膜黄染4月、腹胀3月来我科检查。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莫非氏征阳性,腹软,移动性浊音阴性。彩超见:胆囊壁毛糙,壁不厚,腔内后壁探及大小为4.5 cm×1.3cm的强回声区,随体位改变流动,其后见片状声影。胆总管呈囊状扩张,内径5.3 cm,观察长度10.5 cm,腔内探及多个米粒样大小强回声光团,其后声影不明显,肝内胆管成树枝状扩张,内径1.0 cm。彩超提示:1.胆囊泥沙样结石;2.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合并腔内多发结石(图1)。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1.
邢锦  张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3651-3651
对胆囊十二指肠瘘超声误诊为胆囊结石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78岁。主因发热10d余伴腹胀不适入院。入院后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脏大小形态如常,回声均匀,肝内见多个强回声钙化灶,大小5mm,肝内未见实性占位性病变。胆囊体积缩小,大小约43mm×25mm,壁厚约5.6mm、毛糙,腔内充满大小强回声后伴声影。考虑为肝内钙化灶;胆囊结石(充满型),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2 7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2天 ,脂餐后加重来诊。查体 :右上腹压痛 ,莫菲氏征 ( ) ,肝区叩痛。超声所见 :胆囊 45 mm× 2 5 mm,囊壁毛糙 ,胆汁透声尚可 ,囊内可见数枚大小不等强回声 ,最大约 9 mm× 6mm,紧贴胆囊壁 ,后无声影 ,不随体位改变。近胆总管处可见 86mm×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4岁.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7 d入院.行超声检查示:肝脏包膜光滑,大小形态正常,内部回声均匀,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径0.9 cm,壁欠光滑、稍增厚,全程增宽,下段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堆积,范围约1.5 cm×0.6 cm,后伴浅声影;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大小约9.5 cm×4.0 cm,壁毛糙,胆汁透声好,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回声均匀减低,主胰管明显扩张,内径约0.9 cm,内可见数个强回声团堆积,最大者约1.4cm×0.7 cm,后方伴声影.超声提示:胆总管结石并扩张、胆囊炎;主胰管多发结石伴扩张、胰腺炎.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8岁,胆囊结石5年。超声检查:胆囊增大,腔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反射,伴淡声影,胆囊体后壁见大小约4.6cm×2.0cm弱回声反射,中央呈低回声,大小约2.9cm×1.5cm,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18岁,因有上腹阵发性隐痛半年来院就诊。查体: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B超检查:患者胆囊5.8cm×2.8cm,壁欠光滑不厚;胆囊底部见“马蹄形”内向性增厚,宽约1.6cm,前壁厚0.8cm,后壁厚1.0cm。增厚部分内部可见2—3个液性小囊腔;胆囊腔内可见0.3cm×0.5cm回声稍强小光团,后方模糊伴直线声影,可随体位移动;胆总管无扩张。超声提示:胆囊腺肌增生合并胆囊小结石。(附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诊断及原因分析。方法对55例胆囊内沉积物超声诊断,分析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原因。结果 55例胆囊内沉积物,声像图表现:胆囊内强回声光点漂浮或密布于胆汁中,胆汁暗区透声差;胆囊内细小强光点呈条状沉积于胆囊后壁,伴有弱声影;胆囊内大小不等不规则强回声光点、光团散在分布胆汁中或黏附于囊壁。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内沉积物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为临床选择处理措施提供确凿依据;超声随访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胆囊内沉积物变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胆囊多发性管状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17岁。 1年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但因症状轻微 ,未行任何治疗。近日出现黄疸、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较前次发病加重 ,前来我院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好 ,右上腹可扪及包块 ,质软 ,轻度压痛。超声检查 :胆总管相应部位见 9.4cm× 7.8cm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较厚 ,后壁回声增强 ,内部见点状回声 ,于后壁见数个小团块状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 ,其中 1个 0 .6cm。此肿物与远端及近端胆管相通 ,形似“纺锤状”。胆囊受压移位于腹前壁 ,大小如常 ,囊壁毛糙 ,透声性尚好 ,囊腔内见数个小点状强回声 ,无明显声影 ,随体位移动 …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6岁,间歇性右上腹痛反复发作10余年.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X线透视心肺膈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胆囊大小约68 mm×22 mm,囊壁厚簿不均,最厚处约5 mm,于胆囊颈部可见一个大小约16 mmx13 mm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体位改变时不移动,于胆囊体部前壁处可见一大小约20 mmx14 mm的无回声区,并可见宽约7 mm开口与胆囊腔相通.超声提示:胆囊憩室;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术后病理诊断:胆囊体部假性憩室;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5岁,以"右上腹部隐痛不适3年余"就诊,行腹部B超检查.首诊B超所见:胆囊大小10.4 cm×3.6 cm×3.9 cm,胆囊壁毛糙,胆囊底部后壁可见大小约2.7 cm×1.0 cm稍强回声,改变体位探查,其变化不明显,血流流速标尺14 cm/s时,稍强回声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1),未采集血流频谱;超声提示:胆囊体积大,胆囊内稍强回声(性质待查,占位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0岁,8年前因肝包虫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近期因上腹部不适行常规超声检查,B超显示:肝脏大小、形态、结构正常,肝内回声中等均匀;胆囊大小正常,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可随体位移动,后伴声影。脾大,被膜光滑,于脾上极可见一大小3.2cmx3.0cm的液性暗区(图1),边界清,壁厚,囊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呈蜂窝状改变,后壁效应增强。超声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脾包虫。后经手术证实了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