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所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普瑞巴林基础上联合泼尼松,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8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瑞巴林、洛芬待因缓释片口服.分别于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采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27%(48/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依据纳入顺序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和加巴喷丁组(B组),各52例。B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A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0.05);在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定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PHN的治疗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睡眠方面也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5.
6.
7.
王林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4,(14):2572-2576
目的 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为提高PHN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经验指导。方法 纳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普瑞巴林每次75 mg、每日2次治疗14 d,治疗前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PHN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例PHN患者,治疗期间剔除6例,最终共有120例患者进入本次研究。120例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98/120)。无效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是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对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红细胞沉降率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红细胞沉降率与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能为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瑞云  李西珍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4):2598-2600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PH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口服普瑞巴林治疗,每日2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组在口服普瑞巴林的基础上接受神经阻滞疗法,每周1次,连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PGB)联合甲钴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HN患者68例,男3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9士12.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n=34):甲钴胺(A组)、PGB联合甲钴胺组(B组)。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VAS评分、疗效以及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均改善。B组改善优于A组,且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PGB联合甲钴胺可以有效的修复神经,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PHN提供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75 ~ 1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吲哚美辛25 mg,2~4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3);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组照有效率为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普瑞巴林组口服150~600mg/d,分2-3次;对照组(18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900~2400 mg/d,分3次口服。观察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7、14、21、28、35、42d,分别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估,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普瑞巴林可迅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张京  李霞  王艳 《新疆医学》2013,43(10):54-56
目的:评估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A、B、C3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A组单服普瑞巴林,每日口服两次,每次75;B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C组除服药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比较每组病人的补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第2d时,A组和C组较B组患者VAS评分有显著变化;治疗第28天时,3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组和C组的VA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A组和C组的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优于单一使用普瑞巴林或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该方法不仅起效快并且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PHN,改善相关睡眠障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顾秋琳 《求医问药》2014,(19):130-13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加巴喷丁胶囊及强的松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强的松片、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加巴喷丁胶囊及强的松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嗜睡、头晕和恶心的不适症状,但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联合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加巴喷丁胶囊及强的松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Q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2、3、4周VAS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和Q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效快,疼痛缓解率高,改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消炎痛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持续睡眠时间、疼痛问卷简表分值的改变、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持续睡眠情况均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好转更明显(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治疗4周后各维度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SF—MPQ分值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后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炎痛组眩晕、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普瑞巴林组(P〈0.05或〈0.01)。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杨丹  刘小娟 《四川医学》2012,33(5):775-777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治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分别在治疗7、14d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缓解,普瑞巴林组对神经痛的解优于加巴喷丁纽(P=0.0024),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生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43).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