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妊娠期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方法:对17例妊娠期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状态,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妊娠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支持性心理疗法护理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显著性改善,P < 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妊娠期骨折患者绝大部分的不良情绪及认识,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人工流产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护理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为促进住院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将135例住院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包括个性化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支持性心理治疗、专业的心理干预、集体心理治疗等,干预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住院老年病人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心理干预组除与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护理外,进行20周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抑郁状态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兴趣、治疗信心有明显提高,而悲观、抑郁等情绪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部分诱导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以便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对6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于入院后3 d内(干预前)及常规血液透析后2周(干预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态容易受透析时间及透析费用支付能力的影响.经过心理干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为促进住院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将135例住院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包括个性化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支持性心理治疗、专业的心理干预、集体心理治疗等,干预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住院老年病人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回肠膀胱术后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评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膀胱癌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后1周、1个月以及随访中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1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菁  王冬梅  许志霞 《现代护理》2006,12(15):1381-1382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心理干预组除与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护理外,进行20周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抑郁状态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兴趣、治疗信心有明显提高,而悲观、抑郁等情绪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疏导的效果与措施.方法 抽取86例血液透析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3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为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B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A组(P<0.05);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AS、SDS、HAMD评分变化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理疏导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意外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突发意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放松疗法和家属辅助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因子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突发意外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功能状态,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自评焦虑、自评抑郁量表测定,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估。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3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8周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判断患者心理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53.95%)、抑郁(46.05%);对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关系。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对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Aim: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of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levels of hopelessness and depression in such patients, this study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planning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101 patients with cancer who presented to the outpatient unit of a medical oncology clinic to receive outpatient chemotherapy between January and March 2006. Data on the patients' sociodemographic features, as well as their scores on the Beck Hopelessness Scale and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were obtained. Results: The patients' mean total depression score was 16.0 ± 8.3 and their mean hopelessness score was 6.9 ± 3.4.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were strong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首发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纳入的30首发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纳入的3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试验组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卒中知识知晓率、残疾接受度、医学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卒中知识、残疾接受度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显著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就运动依从性而言,出院第一周,同基线相比两组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均有所上升,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个体化的护理随访可显著提高患者卒中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残疾接受度,改善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进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及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维护并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ck抑郁问卷、领悟压力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抑郁及压力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0.53%,与压力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而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患者压力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患者,而社会支持总分及3维度评分则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患者年龄、压力、社会支持、与家人关系、独立能力、经济条件等6项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预防抑郁情绪的发生;对抑郁患者及时采取心理干预及治疗,从而提高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韩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1626-1628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9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心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心理干预组早期接受规范系统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Nursing students across the globe experienc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any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used to alleviate their depression. However, few interventions focus on students' personal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n 8‐week group positive psychotherapy (PPT) programme on depression and self‐efficacy in full‐tim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for 76 nursing students (34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prior to, immediately after PPT, 3 months', and 6 months' post‐PPT.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depression and improved self‐efficacy (each P < 0.05); the effect of time and time–group interac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 (each P < 0.05).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PT could significantly reliev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mprove self‐efficacy. We recommend that PPT is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depression and improving self‐efficacy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cademic mental health nurses should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PPT and consider incorporating it in psychological support method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18.
A型性格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A型性格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18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A型性格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焦虑、抑郁与A型性格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焦虑、抑郁与A型性格有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行为方式及焦虑、抑郁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及行为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化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加强心理护理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CL-90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干预后SCL-90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境,有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