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立荣  刘彧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242-1244
目的 探讨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TEN、DJ-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年龄≥60岁TNBC患者85例,另选择同期年龄≥60岁的正常乳腺组织50例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DJ-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老年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DJ-1在85例老年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2%(24/85)和74.1%(63/85),在5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0/50)和6.0%(3/50),老年TNBC组织中DJ-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而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在老年TNBC组织中,TNM分期(III-IV)、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有脉管癌栓者的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TNM分期(I-II)、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癌栓者(P<0.05);病理分级(III-IV)、TNM分期(III-IV)、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有脉管癌栓者的DJ-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I-II)、TNM分期(I-II)、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癌栓者(P<0.05)。结论:老年TNBC组织中存在PTEN的表达缺失,DJ高表达,且两者均对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侵袭性强和容易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蛋白PTEN,P16和P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PTEN、P16和P2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53.75%(43/80),阴性表达率为46.25%(37/80);P16阳性表达率为36.25%(29/80),阴性表达率为63.75%(51/80);P27阳性表达率为45.00%(36/80),阴性表达率为55.00%(44/80)。三种抑癌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淋巴结未转移组PTEN阳性率45.00%(36/80),P16阳性率25.00%(20/80),P27阳性率35.00%(28/80)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TEN阳性率8.75%(7/80),P16阳性率11.25%(9/80),P27阳性率10.00%(8/8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蛋白PTEN、P16和P27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未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TEN、P16和P27为乳腺癌预后因子,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与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情况,分析PTE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在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G1、G2、G3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46.7%、18.2%,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8.332,P<0.05),PTEN在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阳性率75%>1/2者的阳性率25%,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52.6%,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无PTEN表达,FIGO分期中Ⅰ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TEN的阳性表达率57.7%,高于Ⅱ~Ⅳ期的阳性表达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EN的表达与不同年龄组之间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范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11-251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子宫内膜腺癌病理标本PTEN的表达,并对其中54例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PTEN表达情况与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子宫内膜腺癌患者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83.96,P<0.001)。②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分级G3级、临床分期Ⅲ-Ⅳ期、浸润超过1/2肌层厚度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阳性表达明显降低。③PTEN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术后5年存活率有关(χ2=7.64,r=0.3521,P<0.01),PTEN高表达者,术后5年存活率也越高。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PTEN表达下调,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级、分期、癌细胞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子宫内膜组织PTEN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核因子κB亚基p65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4例为研究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乳腺肿瘤组织HPV、BRCA1/2、p65表达情况,分析HPV、BRCA1/2、p65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HPV、p65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BRCA1、BRCA2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BRCA1、BRCA2、p6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V阳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阳性率低于HPV阴性患者(P<0.05),p65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HPV、p65阳性率上调,BRCA1/2阳性率下调,且相互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病与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100A11在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11在55例女性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100A11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临床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绝经的关系。结果:S100A11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73.73%,在癌旁乳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2.31%,乳腺癌细胞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旁乳腺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5,P=0.008,P<0.05)。S100A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浸润情况有关(P=0.041,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TNM分期、ER、PR、HER-2、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是否绝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S100A11蛋白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有关,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i67、p53和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和55例正常患者(对照组)Ki67、p53和PTEN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联系。结果 Ki67、p53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80.7%、65.1%)显著高于对照组(3.6%,4.8%),而PTEN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8.4%)显著低于对照组(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不同pTNM分期中的乳腺癌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p53和PTEN在不同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N与Ki67和p53表达在乳腺癌中均呈负相关(P0.05);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Ki67、p53的高表达以及PTEN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三者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进展,三者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TE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收集12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石蜡标本(良性35例、交界性32例、恶性62例),免疫组化法检测Skp2及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①Skp2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中表达阴性,分别为(0/35,0/32),在卵巢癌中阳性率40.32%(25/62),其在卵巢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和交界性肿瘤(χ2值分别为8.25、6.72,均P<0.05);②PTEN蛋白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82.86%(29/35)、59.38%(19/32),在卵巢癌阳性率40.32%(25/62),明显低于良性和交界性肿瘤(χ2值分别为11.15、9.23,均P<0.05);③Skp2、PTEN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及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01、0.04、0.21,P>0.05).Skp2在卵巢癌Ⅲ~Ⅳ期、中低分化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χ2值分别为10.05、11.21、8.54,均P<0.05),PTEN在卵巢癌Ⅲ~Ⅳ期、中低分化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低于Ⅰ~Ⅱ期、高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χ2值分别为8.23、12.15、7.65,均P<0.05);④Skp2和PTE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 Skp2表达上调与PTEN下调可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kp2和PTEN表达水平可能对卵巢癌预后分析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合并感染患者DJ-1蛋白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PNENs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PNEN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n=35)与PNENs组(n=25)。另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DJ-1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合并感染组、PNENs组手术切除组织中DJ-1蛋白染色情况,统计临床病理参数(感染等)与PNENs组织中DJ-1蛋白表达的关系。随访至2016年12月,收集PNENs患者生存资料,分析DJ-1蛋白表达对PNENs患者生存期(OS、DFS)的影响。结果 PNENs组、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清DJ-1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清中DJ-1蛋白水平高于PNENs组(P0.001);合并感染组DJ-1蛋白阳性率高于PNEN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J-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病理分级高的患者PNENs组织中DJ-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单变量COX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PNENs组织中DJ-1蛋白表达水平与PNENs患者OS(RR=6.845,95%CI=1.560~30.221,P=0.013)、DFS相关(RR=2.565,95%CI=1.141~5.884,P=0.025)。结论 PNENs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均存在DJ-1蛋白高表达情况,合并感染患者DJ-1蛋白水平更高,与肿瘤侵袭、转移、病情进展、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DJ-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和DJ-1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另选50例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DJ-1表达阳性率(70.00%)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5.77%),中低分化组DJ-1表达阳性率(91.30%)高于高分化组(58.82%),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SLPI和DJ-1指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特异度、灵敏度高于血清HE4、CA125、SLPI和DJ-1的单一检测(P<0.05)。结论 DJ-1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联合CA125、HE4、SLPI和DJ-1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EN、VEGF蛋白表达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利用SP法对正常卵巢(32例)、卵巢良性肿瘤(31例)、上皮性卵巢癌(74例)PTEN、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PTEN在上皮性卵巢癌表达缺失率及VEGF表达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②PTEN在浆液性囊腺癌表达缺失率高于黏液性囊腺癌,P0.05,晚期表达缺失率高于早期,P0.01,G3表达缺失率高于G1+G2,P0.05;③VEGF晚期的阳性率高于早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④PTEN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不相关。结论:PTEN表达缺失、VEGF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中有重要作用;PTEN、VEGF同时发生异常可作为评估卵巢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组织中VEGF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1)VEGF表达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逐渐增高,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2.86%(26/28),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81.82%(18/22);2)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癌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恶性乳腺癌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乳腺癌组与恶性乳腺癌组比较,其VEGF的浓度较恶性乳腺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有关;VEGF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VEGF含量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与病理,为前哨淋巴结转移寻找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保腋窝手术(ALND术)提供理论依据;了解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6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空芯针穿刺石蜡切片确诊并确定其病理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术中采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法对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采用印片法、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分析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结果:55例行SLNB,成功率为88.7%;SLN阳性印片法14例,灵敏性为66.67%(14/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6.17,P<0.05;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SLN阳性15例,灵敏性为71.43%(15/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4.86,P<0.05;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均为21例,灵敏性为100.00%(21/21);乳腺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显著性差异;浸润性小叶癌15例,SLN阳性9例,浸润性导管癌40例,SLN阳性12例,两者比较,χ2=4.16,P<0.05;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2.94%(1/34)。结论:术中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K19对SLN癌转移的灵敏性高,可增加SLN转移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乳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相关性;浸润性小叶癌SLN转移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点以及ki67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71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随访结果和病理特征,并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绝经状态和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中ki67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非三阴性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阳性可作为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 2K4)、小类泛素化修饰蛋白1(SUMO-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14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80例年轻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为EC组,8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为非典型增生组、80例子宫内膜正常患者为正常组。对比3组患者组织中MAP2K4、SUMO-1、BRCA1表达,分析MAP2K4、SUMO-1、BRCA1表达与EC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5年生存率关系。结果 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AP2K4、BRCA1表达低于非典型增生组、正常组,SUMO-1表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正常组(χ^2值分别为64.73、60.67、64.52,均P <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的EC组患者MAP2K4、BRCA1表达低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SUMO-1表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值分别为6.67、4.98、4.98、7.87、5.22、6.88、5.79、6.26、4.51、5.13、7.13、5.94,均P <0.05);MAP2K4、BRCA1在EC组织中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SUMO-1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χ^2值分别为5.79、4.39、6.35,均P <0.05)。结论 MAP2K4、BRCA1在年轻EC患者中呈低表达,SUMO-1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LMR分为低LMR组(LMR<4.24,50例)和高LMR组(LMR≥4.24,60例);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LMR与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具有相关性,低LMR组5年生存率为30.00%,高LMR组5年生存率为66.67%;两组相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5,P<0.05);经Log Rank统计学分析,两组总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2,P<0.05)。结论 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术前外周血LMR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方案制定和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ER和PR的表达。结果(1)8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57.5%和63.75%。(2)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呈正相关(P〈0.01),即淋巴结转移程度越低,PCNA阳性表达率亦越低。(3)PCNA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ER与PR阴性组均明显高于乳腺癌ER与PR阳性组(P〈0.01),且均呈负相关(P〈0.01),即ER与PR阴性则PCNA阳性表达率高。结论PCNA阳性表达率与ER、PR阳性或阴性结果有关,PCNA与ER、PR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