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德州市人民医院42名手术室护士为常规管理组,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42名手术室护士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后(三级质控管理组).比较两组手术室工作达标率及护理质量,并在两组护理期间各抽取1200台次手术量评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级质控管理组术前药品准备、术前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技术、体位指导、吸氧、静脉穿刺、药品摆放、器械清洗、留置导管达标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质控管理组手术室器械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及三基三严考试成绩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质控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工作的达标率,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琴  王润兰  陈新华 《护理研究》2012,26(18):1700-1701
护理质量管理是对护理服务对象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判断,实施有效质量控制的过程,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即通过对护理质量评价来衡量护理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1]。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2]。为  相似文献   

3.
探索实施整体护理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静 《上海护理》2003,3(2):57-58
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 ,怎样才能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 ,只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了 ,才算达到了整体护理的实际效果。自我院在推行整体护理过程中 ,3次修订质量评价标准 ,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整体护理的质量评价需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整体护理的目的是为了把整体护理措施落实在患者身上 ,让患者受益是整体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我们在修订评价标准时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实际需要。质量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 ,质量标准则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准绳和坐标。在开展整体护理近 6年中 ,我们对整体护理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前后各1年时间(2020.10.1-2022.11.30)为研究时间段,其中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为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两组研究时间段分别随机抽取门诊患者80例展开调查。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就诊分诊情况、护理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结果:统计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规章制度、专科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基础知识)评分,均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9.025、14.609、13.584、15.358、12.761、9.395,P<0.05)。就诊分诊情况比较,观察组就诊等待、分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14.992、13.309,P<0.05);观察组分诊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737、4.103、9.263,P<0.05)。统计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714,P<0.05)。统计不良护理事件(文书错误、无效沟通、发药错误、患者跌倒、护患纠纷)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766,P<0.05)。结论: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期间,开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护理质效,优化护理流程,缩短患者就诊等待、分诊时间,提升分诊准确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获得患者认可,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模式在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康复中心的100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三级质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管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质控模式在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护理工作量评价结果合理配置和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并评价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基于信息系统建立护理工作量评价体系,计算前一年度各临床病区的床均护理工作量;2014年起根据床均工作量差异给予不同比例的护士配置;连续监测并根据床均护理工作量的变化机动调配人力。评价该措施实施3年后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工作负荷的满意度变化。结果临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有所提升,实施3年后护理质量均值为(99.87±0.05)分,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前护士对工作负荷的满意度得分为(2. 77±0. 48)分,低于常模(P0. 01),实施3年后工作负荷满意度为(3.04±0.50)分,较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和调配护士人力,有利于提高临床病区护理质量及护士对工作负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对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典型专科护理病例讲评比赛、推行专科护理小查房、设计并发放《护理指导手册》、常态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改进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并比较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患儿满意度。结果: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过程、急救药械、消毒隔离及患儿满意度评分均有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可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霞 《全科护理》2016,(20):2140-2141
[目的]探析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和2014年2月—2015年2月2个阶段的手术室护理各项资料为分析对象,对比应用同行评价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有提升,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同行评价有利于控制护理风险发生事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与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以探讨群众满意、患者安全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方法采用抽签法选择神经外科、骨外科、心内科、妇科4个病房作为试点病房设为研究组,实行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以相同方法选择4个非试点病房作为对照组,继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比较该护理模式实施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能自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6.1%,对照组患者为81.0%,两组在服务态度[(3.57±0.89)分比(3.17±0.76)分]等5个维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0,0.72,0.25;P〈0.05);研究组能自理患者满意度为94.9%,对照组为83.9%,两组在基础护理[(3.70±0.64)分比(3.37±0.65)分]等3个维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1);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P〈0.01);研究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对照组发生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结论实行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对被帮扶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对被帮扶医院进行第1阶段帮扶,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第2阶段帮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帮扶前(2014年12月)、帮扶后(2016年12月)及帮扶后第2年(2018年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将环节质量控制应用于非行政班时段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在非行政班时段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分析实施前后非行政班时段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后非行政班时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环节质量控制能够提高非行政班时段的护士安全意识和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术后患者疼痛处理中护理工作质量的调查与评估,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使用SCQI调查表对90例骨科术后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和护士在交流分表、环境分表、整体满意度、总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患评估能够反映护患双方对护理工作质量评估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的状况。方法运用典型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30个病区(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应用临床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能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并能体现较高护理安全水平和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结论应以持续质量改进为目标,设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护理管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安全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为病人营造安全的环境,为护理人员提供临床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或预防患者的不良后果或伤害,包括预防差错、偏误和意外。研究患者安全的目的,"在于使患者免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意外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1]。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肝胆外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包括改进照护模式、落实分级护理、优化工作流程、科学人力配置及完善护理质量监督体系,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专科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患者满意度、对责任护士知晓率、院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士直接护理时间及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结果实施后患者对各专科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对责任护士知晓率分别为98.22%,93.96%,均高于实施前的96.22%,8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6,11.84;P〈0.05);实施后危重患者护理、急救技术、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8.00±1.22),(96.56±1.22),(99.10±0.22),(99.30±0.22)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1.58±1.22),(90.70±1.22),(91.84±1.22),(83.72±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4,5.01,4.34,6.24;P〈0.05);实施后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为(368±12)min,高于实施前的(329±21)min,而护理文件书写时间为(20±4)min,低于实施前的(49±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35,3.02;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无缝隙的护理,促进了住院患者围手术期的专令与舒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席。  相似文献   

17.
18.
Delphi法在筛选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规范一级护理质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lphi法对22名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听取专家的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评价指标条目。结果专家的平均年龄47.32±5.80岁,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平均工作年限26.6±8.04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91;确立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条目的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两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41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评价标准体系可信程度较高,突出了重视环节质量、患者满意度评价及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等特点,可为科学合理评价一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制定科学、实用的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依照不同医院标准,并根据相关文献和对9所医院的调研结果,按层次分析法拟定基础指标体系.采用德尔斐法(Delphi)组织3轮专家咨询,讨论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由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理安全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医院护理过程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结论新指标体系体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内容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种植牙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完成292例种植牙手术,其中2016年1月至6月围手术期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共112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12月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共180例,设为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在护理态度、专业技能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