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HIGH(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HIGH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予以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88%(2/34)低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GH患者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头颅CT定位,徒手定向方法,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8例,大部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术后置管引流,根据CT复查是否尿激酶冲洗及拔管。结果6h内手术116例,死亡8例,6h~3d手术140例,死亡28例,3d后手术12例,死亡4例,其中64例浅昏迷及无昏迷者6h内手术,次日恢复意识。结论头颅CT定位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组)59例,B组(早期高压氧治疗组)64例,C组(早期高压氧+康复治疗组)66例,均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OCA评分)及GOS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3组MOCA评分、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A、B组(P<0.05)。治疗6个月后随访,A、B、C 3组预后良好病例分别为25例(42.38%)、39例(60.93%)、51例(77.27%),A、B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熊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3):1991-1993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HCH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39例行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并发症。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HCH患者手术治疗中更利于清除血肿,帮助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周玉宝王东山采用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45~77岁。浅昏迷7例,中等昏迷28例,深昏迷21例,出现脑疝者共1...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江华 《全科护理》2008,6(35):3250-3252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致死的疾病中是重要的死因之一。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术后常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工作是整个诊治过程的重要环节。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静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52-1354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开颅治疗36例(对照组),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有效率高,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MESSS评分以及3个月后预后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  宋良山  杨帮国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50-1851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小骨窗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平均61.2岁。其中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28例。发病后就诊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1.
费学芬  沈建红  钱旭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50-1051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9年 1月至2010年1月2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2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时间护理,随访1年,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 89.7%,对照组为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时间护理,能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4年6月~1998年10月对4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16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0.7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劳累、排便、饮酒等诱发因素31例。第1次出血36例,第2决出血5例,第3次出血1例。1.2临床表现血压均增高。血压160~249/79~140mmHg(21.3~33.2/10.5~18.7kPa)。浅昏迷11例,中度昏迷26例,深昏迷5例。一侧瞳孔散大27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明显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34例。去大脑强直3例。按照脑出血意…  相似文献   

13.
14.
李峰  徐恩相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83-1183
脑出血患往往在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病,因其年龄、全身状态、颅内血肿量等综合因素,临床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关键环节,往往能降低患的病残率,提高病后的生活质量。为了解脑出血早期血肿吸除术后被动运动效果,对31例患进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与超早期常规开颅及非超早期血肿清除各 40例的颅内压 (ICP)及GCS评分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 (Ⅰ组 )与超早期常规开颅血肿清除组 (Ⅱ组 )术后IC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 (Ⅲ组 )与延期血肿清除组术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超早期血肿清除骨窗大小并不是影响颅内压的主要措施 ,尽早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格  沈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2):160+171-160,171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颅组12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微创组120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于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病情轻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良率与重残率;比较2组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2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的重残率低于开颅组,优良率高于开颅组(均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实施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38例)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血肿清除率,比较术后1d~7d两组颅内压水平.术后30 d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定两组预后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8.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3年4月至1997年10月我们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员87例。其中40例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45~73岁,平均59岁。发病后1/2小时至32小时入院,平均72小时。主要症状:头痛30例,头昏5例,失语10例,恶心呕吐18例,尿失禁12例。体征有:偏瘫36例,双眼凝视病灶侧7例,病侧瞳孔散大22例,眼位不等8例,眼球震颤4例,Babinski氏征阳性30例,瘫肢肌力0~Ⅱ级12例,Ⅲ~Ⅳ级24例。根据意识水平的病情分级〔1〕Ⅱ级9级,Ⅲ级21例,Ⅳ级10例。全部病例有确切高血压病史,无…  相似文献   

19.
<正>脑出血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为常见致死病因之一,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出血发生率以每年8.7%的速度迅速上升,70%以上的生存者存在功能障碍~([1])。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占脑出血的60%~80%,内科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其次为气道、呼吸、循环、凝血  相似文献   

20.
李宁  李启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97-7797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 300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按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而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根据高压氧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早期组中总有效率100%;后期组中总有效率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对照组有效率12.1%,低于高压氧组的69.3%(P&;lt;0.01)。结论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能迅速改善脑缺氧,促进清醒,减少后遗症和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