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早期脑卒中患者68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早期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方法。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监测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含量。治疗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含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结论早期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轶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70-71,7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8例NICU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较未行肠内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由于不能进食,患者入院时已经存在营养不良的占8%~62%,在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发生率平均约50%[1]。吞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营养来源主要依靠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有鼻胃管、鼻空肠管和胃(肠)造口。目前临床上因为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的限制,最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仍是鼻胃管,但脑功能障碍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紊乱,容易出现胃潴留现象,胃内容物易发生反流引起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订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最佳证据总结、专家咨询及临床试运行制订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采取便利抽样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49例作为试验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 结果 试验组腹泻、便秘、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7 d后血红蛋白值与入院时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7 d后血红蛋白值较入院时下降(P<0.05);两组住院7 d后血浆白蛋白水平较入院时均降低(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46)。结论 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腹泻、便秘及喂养中断的发生率,并促进其血红蛋白的恢复,减缓白蛋白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黄文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11-9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生长激素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5例和EN+生长激素(GH)组35例,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免疫学指标与T细胞亚群。结果EN+GH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E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GH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水平低于EN组,CIM、NK水平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EN组为负氮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迅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生长激素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对3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研究表明,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出现营养恶化会对治疗、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营养疗法是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各有其优缺点,其使用的具体时机、配方、时程及其临床价值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重症脑卒中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12~24h是否行气管切开和肠内营养分为4组:A组53例:以上2种操作均实施;B组50例:单纯气管切开;c组48例:单纯肠内营养;D组49例:均未实施,49例;分组方法结合随机和家属的意愿。结果4组经过3个月治疗后,A组治疗好转率高于其他组,死亡率、自动出院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若家属同意,早期气管切开和鼻饲营养应尽快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式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位一体式早期营养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和实施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重症脑卒中病例各5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实验组接受以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式早期营养支持管理,对两组重症脑卒中病例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重症脑卒中病例干预后的4项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ICU住院费日和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式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高营养支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节省重症监护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和探索SICU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以及肠内营养期间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SICU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APACHEII评分均≥8分。在患者肠道功能存在或恢复时,即有排便、排气或肠蠕动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65例患者在ICU内共行肠内营养1141天,54例患者在肠内营养开始的2周内达到全量;11例患者14天后仍出现腹泻、腹胀、呕吐等而不得不减量或暂停,好转后重新开始,3周内也至全量。1141天的肠内营养中共发现堵管18次、管道移位3次,管道脱出2次,腹泻43天,腹痛腹胀21次,呕吐者2次,便秘者11天,气管切开患者无一例出现误吸。代谢观察中发现高血糖17次。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65例肠内营养的患者中,除1例自动出院外,均按期完成肠内营养计划。结论 在外科ICU病房中,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对护理要求高,除常规的温度、速度、浓度等的控制,保持导管通畅外,预防和处理胃肠功能紊乱、误吸、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时护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于入院后72 h内给予留置鼻饲管,实行规范的肠内营养,对照组于入院后一周给予留置鼻饲管,自备饮食进行肠内营养。观察两组21 d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第21天,干预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高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76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血清中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淀粉酶(AMY)以及前白蛋白(PA)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DAO,TNF-α,D-乳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禁食天数、感染消退时间、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SAP患者中应用,不仅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肠黏膜屏障免疫功能,而且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率。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分别于伤后第3天、第9天观察比较两组血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伤后第9天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TNF-α低于对照组(P<0.05);IgG、lgA、CD4+细胞及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生化指标和免疫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37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24h经鼻空肠营养管重力滴入肠内营养糖尿病专用制剂,检测治疗前后各项营养、生化及免疫指标变化。通过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监测和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输注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5例出现腹胀腹泻症状,2例出现咽喉炎,均对症治疗后缓解。81.08%患者血糖稳定,控制在(7.8±1.1)mmol/L范围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显著增高(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无明显改变,IgG、IgA、IgM免疫指标水平比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糖尿病专用制剂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治疗期间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基础护理,监测血糖变化,预防糖尿病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加入谷氨酰胺的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与早期标准配方肠内营养(E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8例SAP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禁食、抗感染、胃肠减压、抑酸、解痉、抑制胰酶、使用胰岛素减轻胰腺负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肠外营养等治疗,于入院后72 h内置螺旋鼻空肠管,EEN组给予百普力肠内营养制剂,EIN组将谷氨酰胺颗粒以总量0.2 g/(kg,d)、每日分3次用少量温水溶解后加入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中,待患者完全恢复正常饮食后逐步减量直至停止.观察两组患者的APACHEⅡ、Ranson评分变化以及炎症指标、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同时统计首次排便时间、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EIN组在治疗14天的免疫指标IgG[(19.14±2.03)g]显著高于EEN组[(13.79±3.2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时间、ICU监护时间、总住院费用方面显著少于EEN组[(4.29±1.64)、(5.36-±0.84)d,(2.57 ±0.85)、(3.64±1.60)d,(34.36 ±3.59)万元与(43.86 ±9.4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9、2.213、3.518,P均<0.05).结论 SAP患者实施EIN安全可行,EIN和EEN均可明显减轻SAP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营养状况,但EIN在改善SAP患者免疫功能以及预后方面优于EE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