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0月1日在ICU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10月1日在ICU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5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及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共39例)及对照组(共38例)。2组患者均给予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床上被动关节训练、吸气肌训练及床边主动训练等。对比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病率,并于拔管前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膈肌厚度分数(DTF)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6.58±5.78)d]、机械通气时间[(201.57±26.67)h]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2.54±6.21)d和(261.12±37.43)h]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ICU-AW发病率(28.2%)较对照组发病率(44.7%)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87.2%)较对照组成功率(68.4%)明显提高(P<0.05);拔管前观察组患者DTF[(39.38±5.29)% ]较对照组[(26.95±8.69)%)]明显提高(P<0.05)。 结论 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膈肌功能,提高脱机成功率,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综合呼吸训练对中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肺功能恢复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0例中老年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心胸外科自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所接收,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分两组,对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呼吸训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9.56±3.21)次/min、FEV1(2.78±0.52) V/L、VCmax(1.49±0.42)V/L,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中老年肺肿瘤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吴蒙  江飞琼  李振南  于洋  张超   《护理与康复》2020,19(9):62-64
目的观察综合面舌肌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电刺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面舌肌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电刺激疗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器监测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夜间呼吸紊乱指数为(15.84±6.41)次/h,观察组为(10.65±3.27)次/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4.79±4.02)%,观察组为(88.64±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面舌肌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电刺激可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通气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支镜常规治疗因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因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规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吸痰、冲洗、入药等治疗,并随机选择了1 5例非常规治疗的银环蛇咬伤中毒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治疗组平均气管插管停留时间(104.4 ± 44.05)h,与对照组(111.8±53.33)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有较好耐受性,较少出现意外拔管(0/20),与对照组经口插管比较(5/10)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无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5.6±2 3)d,与对照组比较(8.73±5.08)d,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纤支镜常规治疗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减少意外拔管,减少VAP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 h、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应用剂量。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前患者HR(106.8±25.5)次/m in,RR(26.6±10.0)次/m in,pH(7.34±0.06),PaO2(56.3±19.0)mm Hg,PaCO2(58.8±7.8)mm Hg,无创机械通气2 h后患者HR、R、动脉血pH、PaO2、PaCO2等指标较无创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化吡啶斯的明平均用量为(456±251)mg。平均无创机械通气时间(6.0±4.6)d。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1±7.7)d。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25%最大呼气流速(PEF25)、50%最大呼气流速(PEF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二次插管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加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34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7月的38名患者设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自主呼吸训练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拔管成功率、48 h内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9.47%和70.59%,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48 h内二次插管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48 h内二次插管率,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6年1~12月8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减少了机械通气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王小丽 《妇幼护理》2022,2(17):3892-3895
目的:探究在妇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引入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55),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额外开展强化血栓预防策略,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16.36%(9/55),P<0.05;护理后,研究组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8.84±2.86)cm/s、(15.03±2.71)cm/s、(11.44±2.32)cm/s,快于对照组(15.97±2.29)cm/s、(12.13±2.18)cm/s、(8.64±1.75)cm/s,P<0.05;研究组DD、FIB、FDP、PT水平分别为(279.65±18.21)ng/L、(2.36±0.45)g/L、(2.72±0.84)mg/L、(30.21±2.87)s,低于对照组(366.44±23.22)ng/L、(3.11±0.67)g/L、(3.42±1.05)mg/L、(35.86±4.13)s,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81.82%(45/55),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展开强化血栓预防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因子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值得推荐引用。  相似文献   

12.
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9年9月本院急诊3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2005年7月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观察组采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和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见性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及早对患者实施救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咖啡因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为有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 irator yd i stresss y ndrome,NR 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 i lat ion,NI PP V)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氨茶碱。对两组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首次拔管前、拔管后1 h、拔管后12 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r tial pressureofox ygen,Pa O_2)、p H值等血气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0例发生VAP,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p H值和Pa O_2水平均于拔管后逐渐上升,动脉血Pa CO_2水平于拔管后逐渐下降,在拔管后12 h,研究组动脉血p H值和Pa 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Pa 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NR DS早产儿,在NIPP V同时联合应用咖啡因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儿血氧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于应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NIPPV初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选取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早产儿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pH、PaO2、PaCO2、氧合指数、撤机时间、有创辅助呼吸时间以及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结果研究组pH、PaO2、PaCO2,氧合指数比对照组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撤机时间(5.94±1.32)d、有创辅助呼吸时间(33.61±4.82)h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NIPPV初始治疗,可以改善临床指标,缩短撤机时间,减少有创辅助呼吸时间,降低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作业指导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及要求进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再次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锻炼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3个月及12个月内再次住院率则降低(P0.05)。结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可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降低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短期有创提前拔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危重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24例COPD危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在达到"提前拔管指征”后拔除插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设为序贯组;30例相同病情持续留置气管插管至脱机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序贯组气管插管后1h动脉血pH、PaCO2均已开始改善,P<0.01;血氧达到机体氧合需求;24h后血气继续改善,P<0.001.41.7%于3d,其余7d内达到"提前拔管指征”序贯无创面罩通气.序贯治疗后,血气改善情况继续保持,P>0.05.75.0%于5d内,其余12d内顺利完成撤机,成功率100%.与对照组比较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3.8±1.2d和18.6±9.4d,P<0.001;总机械通气时间为9.3±3.7d和18.6±9.4d,P<0.001;VAP发生例数为1例和9例,P<0.05;RICU住院时间为12.3±5.3d和28.6±8.4d,P<0.001;住院总费用为1.7±0.5和3.8±1.1万元,P<0.001;治愈率为91.7%和70.0%,P<0.05.结论短期有创提前拔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在COPD危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优点多,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时的肺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时肺力学指标的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Bicore-CP 100呼吸功能监测仪测定32例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新生儿在CPAP模式、脱机拔管前及拔管后20 min等条件下的肺力学指标范围,根据拔管48 h内是否重新插管并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结果成功组的呼吸力学范围为:气道阻力(Rawmean)(93.7±14.3)cmH2O/(L.s)、呼吸系统顺应性(Crs)(0.65±0.09)ml/(cmH2O.kg)、患者呼吸功(WOBp)(1 589±133.2)g.cm/(min.kg);失败组为:Rawmean(98.6±15.5)cmH2O/(L.s)、Crs(0.57±0.08)ml/(cmH2O.kg)、WOBp(1 782±148.6)g.cm/(min.kg)。Crs与WOBp两组差异有显著性。Crs(0.65±0.09)ml/(cmH2O.kg),脱机成功率95.4%。撤机后拔管前两组平均WOB为(1 768±186.4)g.cm/(min.kg),Crs为(0.624±0.11)ml/(cmH2O.kg),脱机成功率为81.25%。结论肺力学的检测对新生儿呼吸机的撤离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功的检测更具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主动风险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医院就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主动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气指标变化、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危重病病历评分(PCIS)、新生儿紧急生理评分(SNAP-Ⅱ)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动风险护理,能够降低其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氧指标,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ECOPD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主动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AW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的MRC-score评分与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AW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主动护理可降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确诊为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生后2 h内即开始nCPAP辅助呼吸的40例设为治疗组,出生后2 h内未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5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病死率、血气及胸片变化、氧疗、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5%,对照组为23.3%(P<0.05);治疗组治疗2 h后血气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2组血气情况均有改善。在治愈的患儿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37.1%、64.9%(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6±2.11)d和(6.79±2.86)d(P<0.01);总氧疗时间治疗组为(17.41±13.89)d,对照组为(28.94±12.38)d(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40.49±10.45)d和(51.73±15.04)d(P<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分别为(9.71±4.818)d和(13.30±4.807)d(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6%和29.7%(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合并RDS,早期使用nCPAP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