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支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吸流速与诱导痰ECP浓度变化关系,以及急性发作期诱导痰ECP浓度与PEF(%)的相关性,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敏感指标,为进一步评估哮喘病情、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疗效提供价值更好的指标.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中度)的患者60例,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3个月前后进行肺功能PEF测定及诱导痰ECP浓度测定.结果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ECP浓度水平降低;哮喘急性发作ECP浓度与PEF(%)者有相关性(r=-0.813,P<0.01),呈负相关.结论 根据ECP浓度变化能评估哮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联合使用ECP、PEF%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及对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及跟踪.  相似文献   

2.
蒋艳 《四川医学》2013,(10):1558-1560
目的 评价舒利迭吸入治疗儿童哮喘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对照组采用吸入辅舒酮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晨间PEF、日间哮喘评分、使用万托林的揿数,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5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4.1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值、日间哮喘评分和万托林日平均掀数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PEF值(259.31±25.22) L/min,对照组(231.21±23.37) L/min,治疗组日间哮喘评分(0.74±0.22)分,对照组(1.21±0.61)分,治疗组万托林日平均掀数(0.74±0.29)次,对照组(1.38±0.34)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53%,P<0.05.结论 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肺部功能,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抗炎、抗感染、祛痰、解痉、吸氧、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含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和沙美特罗50μg,每天早晚各吸入一次.孟鲁司特10 mg,睡前口服,1次/d.疗程2个月.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给予抗炎、止咳及平喘等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上给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32%,差异显著(χ2=5.208,P<0.05)。治疗1、3月后,观察组患者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4、IL-5水平,且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显著( 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EOS及血清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EOS及血清IgE水平,差异显著( 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有效降低诱导痰中炎性介质水平,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恢复,增强患者自身抵抗能力,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吸烟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变化以了解吸烟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3例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吸烟组(A组)及随机抽取23例非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非吸烟组(B组),两组治疗前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试验及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结果两组呼气峰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气道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高于B组(P〈0.01),且经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P〈0.01),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比非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且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各种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按照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3组,完全控制组24例,部分控制组72例,未控制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浓度;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结果3组患者诱导痰中ECP浓度、气道反应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ECP浓度低于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气道反应性雾化吸入高渗盐水量多于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多于未控制组(P〈0.05)。3组诱导痰中ICAM-1、IL-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中ECP与患者AC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ICAM-1、IL-13与ACT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IL-13与气道反应性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ECP、ICAM-1与气道反应无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中ECP可反映患者哮喘严重程度,IL-13可反映患者的气道反应性,两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舒利迭与普米克吸入治疗儿童轻度哮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明月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14-315
目的 评价吸入舒利迭与普米克治疗儿童轻度哮喘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轻度持续哮喘患儿32例,随机分为舒利迭治疗组(16例)与普米克对照组(16例),均在初诊及治疗第4,8,12周详细记录其哮喘发作次数、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值.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发作次数及吸入万托林(SABA)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发作次数及吸入SABA次数均明显减少,PEF值明显增高;在治疗第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作及吸入SABA减少次数、PEF增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治疗第12周,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轻度持续哮喘患儿较单独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阻滞剂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氮革斯汀鼻喷剂(A组22例)、布地奈德鼻喷剂(B组20例)及氮革斯汀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C组19例)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其哮喘症状评分和测定诱导痰E%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IL-13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E%和ECP、ICAM-1浓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E%和ECP、ICAM-1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和诱导痰ECP浓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诱导痰IL-13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阻滞剂鼻喷剂可有效治疗变应性哮喘、抑制气道E及ECP、ICAM-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变化。方法选取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0例,按哮喘防治指南常规分级治疗6周,比较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γ-GCS、GSH、丙二醛(MDA)及血清中GSH、MDA和活性氧(ROS)的变化,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和哮喘症状评分。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及诱导痰中GSH低于对照组(P〈0.01)、MDA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痰中γ-GCS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周后,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GSH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MDA、诱导痰中γ-GCS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患者血清中GSH水平与哮喘症状评分、MDA、ROS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1、-0.901和-0.878,P值分别〈0.05、〈0.01和〈0.01),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854,P〈0.01)。哮喘患者诱导痰中γ-GCS活性与哮喘症状记分、MDA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4和0.926,P值分别〈0.05和〈0.01)。结论γ-GCS、GSH参与哮喘患者的氧化/抗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周晖 《四川医学》2013,(9):1327-132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孟鲁司特钠的干预作用.方法 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18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检测治疗前后诱导痰IL-17和IL-8水平.结果 IL-17、IL-8水平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孟鲁司特治疗1个月后,诱导痰中IL-17、IL-8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IL-17及IL-8可能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群(Th1、Th2和Th3)、血清细胞因子及IgE水平,观察诱导痰炎症细胞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 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 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COPD组及ACO组利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进行临床 症状评估,哮喘组及ACO组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 比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痰MPO、ECP水平。结果ACO组自我评估测试评分较COPD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哮喘组减小(P<0.05)。ACO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 量较哮喘组减小(P<0.05),用力肺活量较COPD组增大(P<0.05)。ACO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患者增大(P<0.01),痰嗜酸 性粒细胞比例较COPD组增大(P<0.01)。ACO组痰MPO水平较哮喘组增高(P<0.05),痰ECP水平较哮喘组及COPD组均增 高(P<0.05,P<0.01)。ACO组痰MPO水平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358,P<0.01),与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 力呼气量无相关性(P>0.05)。ACO组痰ECP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6,P<0.05),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 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r=-0.4966,P<0.05;r=-0.4610,P<0.05)。结论ACO患者气道炎症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及嗜 酸性粒细胞性炎症,痰ECP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及阻塞性气流受限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完全控制后继续表面吸入激素长期治疗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哮喘专科门诊符合标准的轻、中度哮喘完全控制患者38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继续治疗。监测呼气流速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呦、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及IL-5浓度水平,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两组38例患者经规范治疗后,PEF均控制稳定,两组问的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痰液Eos、IL-5在基线期与各个治疗周期结束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改善哮喘完全控制患者的PEF%、Eos计数和IL-5浓度改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4例室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皮下注射阿罗格(NHD)尘螨特制疫苗作脱敏治疗,比较脱敏前后患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嗜酸性粒细胞、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值。结果:经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后,FEV1、PEF’比治疗前增加(P<0.05),而血液、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浆总IgE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法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儿童变异性哮喘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氨茶碱,3~5 mg/k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00μg/次,2次/d,口服酮替芬片2 mg,2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血清、痰液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400,P〈0.01);②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为6.12%,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20.41%,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99,P〈0.05);③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法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快速缓解咳嗽症状,抑制变态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可作为儿童变异性哮喘治疗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洲慧  李桦 《海南医学》2011,22(8):47-4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用药第1、14天呼气峰流速(PEF)日间变异率,第1、2周PEF变异率及出院后4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gE、ICAM-1、TGF-β1、F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两组PEF日间变异率均明显低于第1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两组PEF周变异率均低于第1周,且观察组第1、2周PEF周变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和评价视觉近似评价标尺(V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对67例6~14岁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吸入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哮喘症状评分、VAS评分、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早、晚PEF测定。结果治疗后6周与12周哮喘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中位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与12周哮喘患儿VAS评分中位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周与12周PEF均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周PEF变异率明显下降(P〈0.05)。VAS评分与哮喘症状评分、PEF值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AS评分法简单易行、实用方便、相对较客观且敏感,与临床症状评分有一致性,可作为哮喘患儿症状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激素抵抗型哮喘(SRA)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与其外周静脉血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FEV1% ≤75%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SRA患者13例、激素敏感型哮喘(SSA)患者107例.治疗前填写ACQ5量表,行肺功能检查,记录白天、夜间症状评分,检测诱导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S-EOS%、B-EOS%、S-NEU%、B-NEU%)及外周静脉血ADF的表达水平.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40 mg/d)、足疗程(2周)泼尼松龙口服治疗,治疗后再行肺功能、外周血ADF水平检测.比较治疗前后SRA组与SSA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ADF水平与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等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SRA组与SSA组ACQ5评分、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S-EOS%、B-NEU%、B-E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RA组S-NEU%显著高于SSA组(P<0.05).治疗前,SRA组与SSA组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SA组FEV1%、PEF%均明显升高(P<0.05),而SRA组FEV1%、PEF%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SRA组患者AD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SA组(P<0.05).治疗后SSA组AD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SRA组患者ADF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外周血ADF表达水平与B-EOS%、B-NEU%、S-EOS%均无明显相关性(r=0.27、0.09、-0.23,P=0.20、0.68、0.31).治疗前外周血ADF表达水平与△FEV 1%呈负相关,而与S-NEU%及△PEF%呈正相关(r=-0.40、0.41、0.39,P=0.03、0.02、0.04).结论 ADF水平与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相关,ADF水平可能作为SRA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