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期抑郁症(SD)和Alzheimer病(AD)患者在失匹性负波(MMN)检测中的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对31例SD和30例AD及33名正常老人(NC组)的MMN进行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老年组比较,AD组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而SD组无上述变化.AD组MMN潜伏期延迟及波幅低于SD组.结论 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老年精神科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老年抑郁症(SD)患者的非匹性负波(MMN)的变化。方法应用脑诱发电位仪,对38例SD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MMN和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4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SD患者的MMN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P<0.05)。SD患者在MECT治疗后,MMN和P300有所恢复(P<0.05)。结论 MMN和P300联合应用可作为MECT治疗SD的有价值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Alzheimer病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Alzheimer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SS)患者脑电图(EEG)的各自特点。方法对32例AD患者、24例SS患者及39例正常老人,使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图仪,完成EEG检查。结果AD患者EEG异常率87.5%,显著高于SS患者的66.7%和正常老人的28.2%。(X检验,P<0.01)。AD患者、SS患者分别较正常老人慢波活动及α慢波化显著增加(X检验,P<0.01)。AD患者和正常老人2个年龄组的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AD患者和正常老人EEG检查结果与CASI量表分之间存有一定关系,但在SS患者中则否。结论AD患者和SS患者的EEG表现出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变异,且AD和SS在<8.5Hzα波上有明显差异,因而EEG对了解AD患者和SS患者及两个疾病鉴别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抑郁症(SD)和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失配性负波(MMN)的特点。方法检测并比较36例SD患者、32例AD患者及40名正常老人(NC)的MMN。结果与NC组和SD组比较,AD组的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SD组与NC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临床鉴别SD和A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失匹性负波(MMN)变化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8例抑郁症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的MMN.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出现MMN主成分波幅降低,MMN潜伏期延迟.有无自杀行为史与抑郁症患者的MMN改变有关.结论 MMN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回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Alzheimer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定量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中特点。方法:应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32例AD、24例SS和39例正常老人作了BEAM检查。结果:BEAM-EEG图象上AD患者和SS患者均出现低密度带,前者为横行形,后者趋向凹字形。与正常老人相比,AD患者和SS患者BEAM-EEG变化特征是,δ和θ波功率上AD在所有点、SS在主要点均增高,绝大部分脑区增高程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α波功率下降,AD患者在后颞、前颞、顶区,SS患者在额区、顶区有显著差异。β波功率AD患者在前额、后颞,SS患者在额极、中颞、后颞、枕区增高,且有显著性。结论:AD患者和S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老人的变异,且AD和SS患者在脑区记录点异常分布上明显不同,提示BEAM-EEG对AD患者和SS患者鉴别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电地形图辅助诊断Alzheimer病和精神分裂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的多指标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正常对照、32例Alzheimer病和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EAM资料行二次逐步判别分析。一次分析以所有被试资料为据;二次分析选择半数被试资料建立判别方程,另一半被试留以检测。结果:判别分析显示,BEAM指标判断准确性一次为98.95%,二次为89.36%。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电地形图多指标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对39例正常对照,32例Alzheimer病和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EAM资料进行2次逐步判别分析。一次以所有被试资料为据;第二次以半数被试资料建立判别方程,另一半被试用作验证。结果 一次判别分析BEAM指标判断准确性为98.95%;二次判别分析BEAM指标判断准确性为89.36%。结论 逐步判别分析揭示脑地形图多指标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失匹性负波(MMN)及睡眠脑电(Quisi)特点。方法:应用德国脑电生理仪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60例SF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MMN和Quisi检测。正常健康人组(NC)36名作为对照。结果:60例SFD中,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睡眠、呼吸、消化、五官及心血管症状。与NC组相比,治疗前SF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P<0.05或P<0.01)。P300也见同一趋势变化,与此同时Quisi睡眠显示异常(P<0.05或P<0.01),SFD组治疗6周后,MMN和P300若干主成分指标恢复(P<0.05)。夜间Quisi显示睡眠效率[治疗前(85±7%),治疗后(90±4%),P<0.05]提高,觉醒时间和S1减少,S2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结论:Quisi便捷是其临床转化的价值,与MMN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反映SFD患者的睡眠和认知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老年精神分裂症和 Alzheimer病认知功能差异及各自不同病理机制而表现出各异的认知损害特征  相似文献   

11.
慢性酒中毒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性负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酒中毒患者 (chronicalcoholics,CA)失匹配性负波 (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对 30例慢性酒中毒患者 (CA)、2 9名正常人 (NC组 )的MMN作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酒中毒患者MMN潜伏期延迟 (NC :16 2 .5 5± 14 .6 1ms,CA :2 4 6 .17± 18.5 1ms ;t=- 19.2 2 ,P <0 .0 1) ,波幅降低 (NC :5 .0 6± 1.13μV ,CA :2 .0 9± 0 .88μV ;t =11.2 9,P <0 .0 1)。结论 慢性酒中毒患者大脑的自动加工过程有异常 ,可以通过MMN技术反映出来。MMN可以作为CA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MN)与额叶认知功能测试对在评价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设28例早期非痴呆非抑郁帕金森病患者和31例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额叶认知功能测试和失匹配负波测定。结果:非痴呆非抑郁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认知测试评分较差,MMN的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波幅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MMN潜伏期延长与额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失匹配负波(MMN)能够客观地反映非痴呆非抑郁帕金森病人早期额叶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SCS)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电位(CP)P300的特点。方法对38例SCS患者、32例AD患者及40例健康老人对照组(NC)进行P300检测。结果 SCS组、AD组和NC组在靶潜伏期(Oz脑区N2)、靶波幅(Oz脑区P3)、非靶波幅(Oz脑区P2)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AD组表现为主成分N2延迟,与NC组和SCS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SCS组和AD组的靶波幅P3和非靶波幅P2均见降低,与N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为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的客观生理指标,P300有可能作为SCS和AD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不同特征。方法以CCMD--3为诊断标准,参照ICD-10,对符合标准的36例VD患者,31例AD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自编问卷进行评定。结果VD与AD的起病形式及病程发展不同,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AD重于VD,两病在轻、中度阶段经治疗可有好转或减轻,在重度期精神症状治疗无显著差异。结论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抓住治疗时机,可延缓和减少疾病恶化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失匹配负波与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夫匹配负波(MMN)变异与临床相及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9例抑郁症患者(末服药者18例,服药者21例)、22例躁狂症患者和33名健康有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对其中18例末服药抑郁症患者于治疗1周和6周时进行MMN和P300记录。结果 与健康人组比较,抑郁症组和躁狂症组的MM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焦虑障碍(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Pz脑区的特点。方法应用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37例AD患者、32例抑郁症对照组(CD组)和36名健康成人(NC组)进行了MMN—Pz脑区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同时波幅降低。C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与AD组基本类似,但MMN波幅改变特征较明显。结论MMN新技术可用于精神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有效率85.0%;利培酮组有效率82.5%。奎硫平组不良反应低于利培酮组。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AD患者BPSD,奎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0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失匹配负波(MMN)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脑诱发电位的MMN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MMN是敏感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后脑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0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失匹配负波(MMN)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脑诱发电位的MMN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MMN是敏感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