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P16、MCM7和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术前未经放化疗的乳腺癌手术标本70例、15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瘤旁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MCM7和cyclinD1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将70例乳腺癌标本按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中P16阳性表达率47.1%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86.7%)和瘤旁正常乳腺组织(93.3%)(P<0.01);MCM7阳性表达率85.7%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13.3%)和瘤旁正常乳腺组织(6.7%)(P<0.01);CyclinD1阳性表达率64.3%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33.3%)和瘤旁正常乳腺组织(26.7%)(P<0.01).MCM7和CyclinD1的表达与P16呈负相关(P<0.01).P16、MCM7的表达均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Cyclin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16、MCM7和CyclinD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种基因表达联合检测为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点,探究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52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DCEMRI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检测术后切除肿瘤组织VEGF、Her-2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灶MRI特点的关系。结果乳腺癌MRI特点为边缘多呈毛刺或不规则状、边界模糊,形态多不规则或分叶状,部分病灶出现坏死,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大多癌灶T1W1呈略低信号,抑脂T2W1呈不均匀性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后信号明显均匀或斑驳样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VEGF阳性表达率80%,Her-2阳性表达率76.67%;VEGF与乳腺癌MRI边缘毛刺(r=0.451,P=0.013)和早期边缘强化(r=0.843,P=0.001)呈显著正相关;Her-2与乳腺癌MRI病灶内部信号环形强化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34)。结论乳腺癌DCEMRI影像表现与VEGF、Her-2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MRI评估乳腺癌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VEGF、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536-53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VEGF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OX一2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VEGF、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乳腺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两组中COX-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77.1%和40%,P〈0.05),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80.0%和70%,P〉0.05)。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VEGF、COX-2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VEGF、COX-2的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癌、良性腺瘤、瘤旁正常乳腺组织中Ki67、P16、Her-2的表达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联合检测Ki67、P16抗原和Her-2的表达对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15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瘤旁正常乳腺组织Ki67、P16、Her-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Ki67、Her-2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30.2%和47.1%,并且Ki67、Her-2的表达与P16呈负相关(P<0.01)。P16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Her-2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三种基因表达联合检测为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非癌组织,癌旁远端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HG)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2CM)非癌组织,癌旁远端(〉5CM)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IHC结果显示VEGF蛋白在癌旁远端正常组织、癌旁近端非癌组织及乳腺癌的表达依次递增。结论:VEGF通过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普查、治疗、复发、转移、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故对常规治疗疗效欠佳,且预后较差。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目前,以VEGF为靶点的抗血管化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是治疗乳腺癌的最新方法,其中人工合成的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将可能成为临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Her-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60例,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宫颈癌,病例按照TNM分期分为Ⅰ(18例)、Ⅱ(29例)、Ⅲ(13例)三期,另取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宫颈组织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蛋白在宫颈癌Ⅰ、Ⅱ、Ⅲ临床分期中阳性率分别为44.4%、75.7%、84.6%,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Her-2蛋白的表达率也相应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肿瘤的分级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同时其也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FAM20C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网络数据库分析FAM20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不同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通过Kaplan-Me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了5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Her-2基因FISH阳性率为44%(22/50);Her-2蛋白IHC阳性(+~+++)率为54%(27/50);两者同时为阴性的符合率为86.96%。当IHC阳性(+)时与FISH结果的符合率为40%(4/10)I;HC阳性(++)时与FISH结果的符合率为81.81%(9/11)I;HC阳性(+++)时与FISH结果的符合率为100%。在肿块最大径小于2cm病例中,Her-2基因FISH阳性率为18.75%(3/16);在大于2cm的病例中,Her-2基因FISH阳性率为55.88%(19/34),两者间差异显著;在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Her-2基因FISH阳性率为34.28%(12/3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Her-2基因FISH阳性率为66.67%(10/1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结论 IHC检测Her-2阴性或强阳性(+++)时与FISH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而当IHC为阳性(+~++)时需结合FISH实验以确定Her-2基因的表达状态;Her-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长径的大小、腋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Her-2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树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11):1088-1089
1979年Fisher等[1] 首先报道了原发肿瘤切除对残存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此后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可手术切除率和保乳手术率、减少耐药细胞的出现等优点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内药敏模型 ,使进一步研究一些临床及生物学指标的预后及预期意义成为可能。Her- 2是乳腺癌患者一个重要的预后及预期因子[2 ] ,近年来虽有人报道它不但在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有重要的预后指标作用 ,还预示着这些患者… 相似文献
11.
组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乳腺癌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1例乳腺癌手术切除组织中TF和VEGF表达。结果①在有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组及组织病理低分化组中TF、VEGF、TF和VEGF共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TF、VEGF阳性表达率在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TF、VEGF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反映乳腺癌进展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是乳腺癌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TF、VEGF的共表达也为解释T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i67与Her-2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221例甲醛固定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Ki67和Her-2的表达强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Ki67、Her-2的表达强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Ki67与Her-2的表达强度呈中度正相关(r=0.605,P<0.01),Her-2的表达强度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455,P<0.01),Ki67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89,P<0.01)。结论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Ki67、Her-2的表达强度、组织病理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用IHC检测Ki67的表达及病理分级对Her-2阳性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36%。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化疗有效组(42例增殖期)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效组(13例静止期)(P<0.01)。结论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MCM7蛋白的表达来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CM7蛋白高表达者化疗更为敏感,MCM7可作为临床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bcl—2。结果 bcl—2高表达者42例,阳性表达率为65.63%,bcl-2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bcl—2表达的差异显著。结论 结果提示bcl-2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进展有关,bcl-2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r-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利用Her-2产物P185单克隆抗体通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7例不同结肠组织标本中的Her-2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在淋巴转移和(或)肝转移、复发再手术、多源性、浸润结肠全层的结肠癌中Her-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同一分期的病人Her-2阳性表达者其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er-2阴性者.结论Her-2可作为判断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贲门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对血管进行八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计数。结果 74例贲门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2.5%(40/64)。高水平的VEGF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其它器官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MVC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而且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 VEGF与贲门癌的生长、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贲门癌主要的新生血管诱导因子之一,可促进贲门癌的血管生成,对贲门癌组织中VEGF的检测将可能成为贲门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以用于识别高危转移和不良预后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一些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一些基因蛋白的检测可反应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表明,Her-2/neu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明确关系,目前已经成为乳腺癌常用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将探讨Her-2/neu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状态、肿瘤标志物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过度表达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30例新鲜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VEGFmRNA、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KDRmRNA和蛋白均主要分布在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肺癌细胞VEGFmRNA和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20/30)和60.00%(18/30),两者的表达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86,P<0.01);KDRmRNA和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22/30)和76.67%(23/30),两者的表达亦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7366,P<0.01);VEGFmRNA、KDRmRNA及相应蛋白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原位杂交r=0.853,免疫组化r=0.5148,均P<0.01);肺癌细胞VEGFmRNA、KDRmRNA及相应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大小的3组肺癌标本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确切P=0.014,P=0.002;P=0.0087,P=0.0016);淋巴结有转移组的VEGFmRNA、KDRmRNA及相应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者(确切P=0.007,P=0.003;P=0.0008,P=0.0073)。结论肺癌细胞产生的VEGF通过自分泌环作用于癌细胞上的KDR受体促进癌细胞生长;VEGF及KDR的检测可作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评估指标;VEGF及KDR有望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