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自体组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5年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加自体组织修补术治疗19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单侧斜疝153例,双侧斜疝(包括对侧隐性疝)37例;其中平诊斜疝183例(包括复发疝11例),急诊嵌顿性斜疝7例.结果 190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10 min,双侧18 min,术后平均住院为1 d,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复发5例.结论 腹腔镜自体组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同时可用于处理对侧腹股沟隐性疝或者用于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2.
正精索静脉曲张及腹股沟疝均是临床较常见疾病,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腹股沟疝亦不少见,腹腔镜可同时治疗此两种疾病,但是腹股沟疝术后精索静脉曲张行腹腔镜手术较少报道。本科室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26岁,以双侧睾丸坠胀不适2年余,发现精液异常10天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3.
比较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与传统腹股沟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1~3分患者比例更高,7~10分患者比例更低;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较好,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1年10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52例(67例次)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37例(48例次),经腹膜外补片植入术15例(19例次)。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果:本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为4.5%(3/67);前3位并发症依次为阴囊气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阴囊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43.3%、17.9%和9.0%;手术时间为68.6min±40.5min,术后住院天数为7.1d±2.0d。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的无张力手术,降低复发和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熟悉腹膜前间隙的解剖。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疝较常见,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式包括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近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已逐渐代替传统开放手术,其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深受医患欢迎。尽管总体效果令人满意,但不论采取哪种术式,术后复发依然无法避免。本文现将近年关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从患者自身因素与术者技术因素两方面归纳并总结可能导致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复发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包括病人自身的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其中部分因素可通过临床干预而改变。重视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病人宣教和管理随访,尤其是治疗引起的腹内压增高相关疾病;加强外科医师的系统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规范手术准入制度,强调手术质量控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技术经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游离充足的空隙并选择相匹配大小的补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确切止血,减少术后发生感染和出血。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180例小儿腹腔镜下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复发情况经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主要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疝囊部位、疝环口直径等因素。 结果有8例患儿在术后3~12个月发生复发情况,复发率为4.44%,且复发的患儿年龄均≥5岁;分析结果表明斜疝患儿年龄、结扎线类型及内环口直径均是其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为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时不宜选择可吸收线。  相似文献   

8.
新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1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新单孔操作法完成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9岁,平均3.8岁.其中9例为单侧腹股沟斜疝,1为例双侧斜疝.主要器械: 0°电切镜1套,5 mm Trocar 1个,12号硬膜外穿刺针1枚.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取头高足低对侧倾斜位,脐下缘5 mm切口,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2-0肌腱吻合线(涤纶编织线)穿过硬膜外套管针,套管针针尖位于线的中点,线的一半在套管针外,另一半在套管针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5例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病例,其中33例初次手术在外院施行,分析相关复发因素。结果:患儿初次手术年龄、术后活动情况、合并症及发病时长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次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活动情况越多,复发的风险越高;有合并症的患儿,复发风险高于无合并症者;发病时间越长,复发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初次手术年龄、术后活动情况、合并症情况及发病时长。结合各因素分析,有效的日常科普、宣教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手术及术后依从性,减少术后剧烈活动次数,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从医20余年来,我们做过各种疝修补术近千例,采用的修补方式有单纯疝囊颈高位结扎术、修补内环口、加强腹股沟前壁或后壁的各种传统术式及现在广泛开展的多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现从腹股沟区的受力是否均衡的角度,谈谈对腹股沟疝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置操作通道腹腔镜经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0月对36例腹股沟斜疝经脐部单一纵切口置入Storz公司有5 mm 0°镜及5 mm内置操作通道的直径10 mm腹腔镜,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8例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均结扎封闭内环口,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3 min。36例术后随访1~9个月,平均5.1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内置操作通道的腹腔镜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脐内侧襞是一个独立的解剖结构。应用于儿童巨大型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治疗,目前主要有2种术式:(1直接缝合法,即先经体外腹壁穿刺缝合术或腹腔内缝合术施行疝囊高位结扎,再将脐内侧襞与内环口前外侧腹膜直接缝合加强;(2)带蒂瓣片覆盖法,即将脐内侧襞制成矩形或三角形的腹膜瓣片,向外侧翻转,使其游离缘与对应腹膜缝合固定,完整覆盖内环口区域。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治疗,目前亦主要有2种术式:(1)对有生育需求者,采用疝囊高位离断缝合+脐内侧襞瓣片加强内环口修补术;(2)对无生育需求者,将脐内侧襞瓣片覆盖于聚丙烯补片表面,使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完全腹膜化(TPIPOM),通过疝囊高位结扎、补片修补、脐内侧襞瓣片覆盖再腹膜化,使内环口区域得到三明治式的加强,提高安全性,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病之一 ,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笔者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 ,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68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 66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8( 1.5~ 12 )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 2 手术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 ,选取下腹部最下一条腹横纹 ,即相当于小儿内环口位置 ,距腹正中线向外旁开 2cm处 ,再向外侧沿皮纹方向作一长约 2cm左右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沿腹外斜肌腱膜浅面潜行分离 ,达外环口周围 ,术者左手捏住患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术式选择、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以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全麻下所进行的经腹腔及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246侧次(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近期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出现非严重并发症,占0.28%;90%的患者平均被随访了36个月,1例患者复发,占0.81%,无随访患者远期不适感。245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如期出院。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低并发症,低复发率的安全术式,特别是具有更低的远期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腹股沟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斜疝的传统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改良的器械和方法施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操作简单 ,切口微小 ,效果可靠。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斜疝共 5 2例 ,男3 8例 ,女 14例 ;年龄 10个月~ 15岁。单侧斜疝 3 2例 ,双侧斜疝 2 0例 ,其中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 15例 ,均择期手术。2 .手术方法 :3mm微型腹腔镜 ,3mm抓钳 ,Veress气腹针改制的缝合套管针 ;外套管针头端制作 1mm小圆孔 ,供穿线用 ;内套管针头端制作一钩状凹槽 ,供钩线用。在全麻下 ,仰卧位 ,脐下缘 4mm戳孔作腹腔镜观察孔 ,右脐旁 3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后复发,应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进行再次修补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既往LIHR术后复发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APP再次修补。术中在高位T型离断疝囊,旷置远端疝囊及既往补片,重新放置补片。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2±18.1)min,术后住院时间1~5 d,术后尿潴留3例(5.5%),腹股沟区血清肿3例(5.5%);无肠道损伤、膀胱损伤,无补片感染;电话或信件随访4~28个月,无再次复发患者。 结论T型离断疝囊、旷置补片的TAPP术治疗既往LIHR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是可行的,由于高位T型离断疝囊,避免剥离既往手术创面,旷置原补片,使得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预防儿童斜疝术后复发。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4~2005年行儿童斜疝手术治疗。1984~1990年期间420例单纯高位结扎术与1990~2005年710例期间行高位结扎加内环口缩小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60例,达14%。高位结扎加内环口缩小术无复发。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并内环口缩小术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79年1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腹股沟疝209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占0.91%;复发73例,占3.49%,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091例中斜疝1847例,直疝244例。男1956例,女135例,年龄1个月~76岁,平均42.6岁。其中13岁以下者417例,13~50岁953例,50岁以上721例,病程1个月至5年。73例复发患者中斜疝55例,直疝18例,其中首次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患者69例,两次复发3例,3次复发1例。术后5d至18年复发,平均65个月,2年内复发44例(占60.27%)。2.首次手术方法:>13岁者根据疝囊大小、腹股沟管前后壁缺损程度、年龄、病程长短以及经济状况分…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开放式疝修补手术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由于修补手术有张力,术后存在10%~15%的高复发率。1995年Phillip等报道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复发率仅为1.7%,明显低于传统疝修补术,且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较好的美容效果等优点,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对2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经腹腔内内环口缝扎,28例同时将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与内环口周围的腹横筋膜缝扎,10例同时将腹横筋膜及腹内斜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缝扎。结果2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2min。259例随访2~23个月,平均11.6月,无脐戳孔疝,无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无肠粘连梗阻等并发症;术后5个月复发1例(0.4%)。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创伤小,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