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健荣  吴峰  温建强 《中外医疗》2010,29(2):62-62,65
目的探讨改良腘横纹下方稍偏内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对应用改良切口2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露、复位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口小,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应用改良入路显露,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 年1 月-2011 年9 月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26 例,其中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5 例,附着点撕脱骨折21 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按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得出优良率100%.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入路安全,创伤小,显露充分,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3.
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对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2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露、复位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进行显露,并根据骨折特点进行复位固定,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显露,并掌握骨折块特点。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肢使用止血带,采用膝后内侧直切口显露骨折用空心螺钉术固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13例,良1例。结论: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方便,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7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6~12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平均14.5个月的随访,伤口均甲级愈合,骨块位置良好无再移位,均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好,后抽屉试验阴性。按Lys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分为(93.4±1.6)分,均为优。结论: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容易,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费用低廉,在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8.
顾海峰  曹力  毕擎 《浙江医学》2013,(23):2114-2116
后交义韧带损伤的手术指征相对保守,但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获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1-3]。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开手术通常使用后正中或后内侧入路[1-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膝后正中小切口加压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膝后正中小切口加压螺钉治疗的26例新鲜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18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IKD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经膝后正中小切口加压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治疗2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先行关节镜检,处理关节内的合并伤,然后通过改良膝后路小切口行切开复位并用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21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92.20±2.40)分。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均获正常范围活动。结论本术式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膝后下小切口Othocord线缝合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患者,确诊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的撕脱骨折,采用膝后下小切口切开复位Othocord线缝合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骨折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进行主观评价,患者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膝关节X线检查的结果为客观评价指标。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且愈合良好,主观评价优良率为94.4%,客观评价满意率为100%。结论经膝后下小切口切开复位Othocord线缝合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微创、效果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后路直视下一期空心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25例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首先平卧位下行关节镜探查是否存在合并伤,确定骨折块及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直接在关节镜下复位,并予以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改俯卧位,直视下切开复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并予以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予以下肢可调节矫形支具制动4~6周.选择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价,选择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客观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选择X线片或CT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术后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愈合时间9~24周,中位骨愈合时间为12周.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跛行(4.88±0.29)分,支撑(4.65±0.36)分,疼痛(4.78±0.49)分,肿胀(4.88±0.52)分,下蹲(4.85±0.35)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4±2.8)分,优良率为96.0%,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及应用后内侧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TigerTape线带绑扎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2例,采用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复位TigerTape线带绑扎固定撕脱骨折块的治疗方法。记录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锻炼方式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及后抽屉试验的结果,评估患侧膝关节术后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9.52±17.42) min,微创手术出血均少量,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第2天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其中肌间静脉血栓3例,胫前静脉血栓1例,胫后静脉血栓1例,给予抗凝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均未见血栓。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未发生肺血栓栓塞、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膝关节黏连僵硬等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所有患者,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91±6.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93±121)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6个月后抽屉试验查体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 结论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TigerTape线带绑扎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固定效果可靠,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腓肠肌内侧入路治疗复杂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腓肠肌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置入治疗复杂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  相似文献   

15.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tuberosity is an uncommon lesion generally seen in adolescents. Intra-articular lesions combined with a tibial tuberosity fractu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re; 3 patellar tendon ruptures, 2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s, 2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ears, 2 medial meniscus tears, one arcuate ligament tear, and one lateral meniscus tear. In our study, both cases sustained an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tuberosity. Preoperative MRI in one case reveale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Under the image intensifier, we treated both patients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screwing with 2 cancellous screws.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showed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avulsion fractures in both cases. Both of our patients gained previous levels of daily and sporting activity prior to the injury, and were completely asymptomatic. Our objective in reporting this case study is to point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previous reporting of the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tuberosity accompanied by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in the literature and to evaluate the findings of the minimal invasive treatment method we applied to both cas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钉固定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例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横径均大于10mm,在膝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3个月~1年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8周,无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术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7.2±3.8。结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膝关节镜下应用缝线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选择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撕脱骨折的Meyers分型[1]Ⅱ型病患。均采取膝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固定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结果:本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岁。影像学检查骨折块横径均〈10mm。有18例获得随访,依据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入院时平均为D级,术后均为B级。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撕脱骨折MeyersⅡ型,疗效确实,切口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郭珊成  张峡  郝勇 《重庆医学》2011,40(13):1289-1290,1296,1354
目的评价应用bold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bold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19例。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9例均获门诊随访复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Ⅰ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65.4分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平均96.6分。结论应用bold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是一种的安全、有效方法。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膝关节镜引导下行骨折复位、锚钉缝线内固定。术后规范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10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移位。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阴性,均无屈、伸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1±2.40)分。结论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结合术后规范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36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4-55岁,平均32.6岁,根据骨折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护支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8周所有骨折均愈合,切口均I级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6±8.9,所有患者对术后恢复情况均表示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