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客观睡眠情况的差别. 方法 对老年组(n=43)、非老年组(n=28)以及对照组(n=20)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获得客观睡眠数据. 将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实际睡眠时间( AST)、快眼动睡眠潜伏期( REML)、快眼动睡眠期( REM)、快眼动睡眠期比例( REM%)均出现降低;在非快眼动睡眠期( NREM)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非快眼动睡眠1期( N1 )时间及其所占比例( N1%)、非快眼动睡眠2 期( N2 )时间及其比例( N2%)、非快眼动期睡眠时间比例( NREM%)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 05). 老年组较对照组睡眠潜伏期(SL)延长,睡眠效率( SE)降低,N3、N3%、NREM降低,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指数( AHI )升高,睡眠平均和最小血氧饱和度、REM及NREM期血氧饱和度降低.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AST缩短, SL延长, REML缩短, NREM与N3 期下降,而NREM%升高;AHI偏高、睡眠平均和最小血氧饱和度、REM及NREM期血氧饱和度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较健康对照均存在睡眠结构及睡眠呼吸的异常,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呼吸异常情况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抑郁症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结构[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5-羟色胺(5-H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NREM均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和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失眠患者可降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睡眠结构,提高5-HT水平,效果优于度洛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氮平对早醒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PSG)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PSG对22例早醒病人、22例对照者进行检测.早醒病人米氮平治疗6周后复测PSG,在米氮平治疗前、治疗2周及6周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早醒症状,比较治疗前后PSG指标与HAMD及早醒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早醒组在PSG指标方面存在诸多异常.早醒组经过6周的米氮平治疗,PSG显示睡眠潜伏期缩短[(16.9±6.6) min],睡眠效率提高[(85.4±6.7)%],觉醒时间缩短[ (27.7±10.4)min],睡眠维持率提高[(87.9±5.3)%],慢性睡眠第一阶段(S1)百分比降低[(9.7±4.1)%],慢性睡眠第二阶段(S2)百分比提高[( 148.0±30.7)%],快动眼睡眠(REM)密度降低[(56.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及早醒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及早醒的评分与PSG指标变化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延长,REM活动度和密度增加可能是抑郁症早醒的生物学标志之一,PSG变化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17-121
目的 探讨具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特征,以及异常睡眠参数与自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71 例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66 例无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及65 例正常对照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进行各睡眠参数的比较,并探讨异常脑电图指标与抑郁症自杀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①三组间HAMD24、HAMA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风险组HAMD24 较无自杀风险组显著增高(P<0.01),两组间HAM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非快动眼睡眠1 期百分比(NREM1%)、REM 潜伏期(RL),REM 密度(RD)各参数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维持率(SM%)、觉醒时间(A)、NREM2%、NREM3%+4%、快动眼睡眠百分率(REM%)、快动眼睡眠时间(REMT)、REM 活动度(RA)、REM 强度(RI)各参数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控制焦虑、抑郁两因子后,自杀风险仍与RA(r=0.333,P<0.01)、RI(r=0.279,P<0.01)、RD(r=0.148,P<0.01)呈正相关。结论 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更为广泛的睡眠指标异常,其中REM 期睡眠的异常可能预示着高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变化。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P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NC组)。结果PD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3.9±11.0)m in,PD组(60.7±19.1)m 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NC组(98.9±2.9)%,PD组(90.3±4.7)%(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NC组(56.2±4.4)%,PD组(45.1±16.6)%(P<0.05)及REM 4个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前移特点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 TIA )患者多导睡眠图 的特点。方法 56 例 TIA 患者分为伴颅内外动脉狭窄者 25 例( A 组),不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者 31 例( B 组),进行 临床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AnxietyScale , 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 , HAMD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 , PSQI )、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raphy , PSG )和影 像学检查比较。结果 2 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 PSQI 总分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05 )。 A 组总睡眠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eyemovement , NREM )时间、 N3 / NREM 短于 B 组, 睡眠效率低于 B 组,觉醒时间、 N2 / NREM 长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总记录时间、睡眠潜伏 期、快速眼动睡眠( rapideyemovement , REM )潜伏期、 REM 时间、 N1 / NREM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 论 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 TIA 患者总睡眠时间缩短,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效率降低,总 NREM 期时间缩短, N2 / NREM 睡眠时间延长, N3 / NREM 睡眠时间明显缩短,睡眠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特征及检测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多导睡眠仪(PSG)对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对监测患者进行检查前心理护理,检查时参数观察,检查后健康教育。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组比较:睡眠潜伏期延长,慢波睡眠减少,维持率低;REM潜伏期缩短,密度增加。全部病例顺利接受检查。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及浅睡为主的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特征性变化是以快眼动睡眠过度活跃为特征,表现为REM潜伏期(RL)缩短,REM密度增加,做好监测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对惊恐障碍(PD)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日本1518 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惊恐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与正常成人组比较,PD组PSG主要表现为快眼动睡眠(REM)睡眠潜伏期前移(NC组83.9±11.0分,PD组60.7±19.1分,<0.01),睡眠潜伏期延迟(NC组17.1±9.4分,PD组25.5±14.4分,<0.05),睡眠维持率下降[NC组(98.9±2.9)%,PD组(90.3±4.7)%,<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NC组(56.2±4.4)%,PD组(45.1±16.6)%,<0.05]及REM4个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前移特点与抑郁症变化吻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阻滞性和非阻滞性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的特点.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单相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1月内未服用药物的28名抑郁症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阻滞因子得分,分为阻滞组(n=14)和非阻滞组(n=14),并与1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3组均进行PSG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阻滞组和非阻滞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下降(t=-2.32,-2.17;t=-2.34,-2.16),睡眠潜伏期延长(t=2.87,2.9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觉睡比增加(t=2.97,2.84,3.02;t=2.85,2.80,2.98),S1百分比、快眼动睡眠(REM)百分比均增加(t=2.23,2.16;t=2.19,2.08),慢波睡眠比例降低(t=-2.44,-2.36),REM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缩短(t=-2.21,-2.56;t=-2.52,-2.48),REM活动度、强度增加(t=2.73,2.76;t=2.28,2.5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阻滞组REM密度[(170±24.8)μ/min]高于非阻滞组[(145±21.8)μ/min]和对照组[(122±19.4)μ/min,t=2.36,2.75,P<0.05).结论 阻滞性和非阻滞性抑郁症PSG都呈现出异常表现,阻滞症状越突出,REM密度可能越高.阻滞性与非阻滞性抑郁症之间PSG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按入组顺序分常规组(抗抑郁药治疗)和瑜伽组(在抗抑郁药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每次1 h,4次/周,连续治疗8周),每组各20例。两组均在试验前、后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及PSG监测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瑜伽组睡眠潜伏期缩短、N1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减少、N2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增加,与常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变化.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P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NC组).结果 PD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3.9±11.0)min,PD组(60.7±19.1)m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NC组(98.9±2.9)%,PD组(90.3±4.7)% (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NC组(56.2±4.4)%,PD组(45.1±16.6)% (P<0.05)及REM 4个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前移特点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产后抑郁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提供参考。 方法 将60例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10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氯胺酮组(K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K组静脉注射盐酸氯胺酮0.6 mg/kg,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2 d(T1)、治疗后4 d(T2)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 结果 2组患者病史、年龄、身高、体重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K组在T1、T2时的总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提高,觉醒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K组在T1、T2时的PSQI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K组在T1、T2时的EPDS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K组在T1、T2时的总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提高,觉醒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K组在T1、T2时的PSQI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K组在T1、T2时的EPDS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快动眼睡眠(REM)与非快动眼型睡眠(NREM)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颏舌肌肌电(GGEMG)随睡眠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4—8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分为NREM组和REM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整夜≥7 hPSG及下颌颏舌肌肌电活性的监测,对比两组OSAHS患者颏舌肌肌电活性变化。结果:两组睡眠有效率、各睡眠阶段(N2期、N3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期持续时间、N2期GGEMG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M组AHI高于NREM组,REM期GGEMG低于NR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EM期睡眠阶段,REM型OSAHS患者的颏舌肌肌电活性显著低于NREM型OSAHS患者,而在N2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刁端忠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23-2924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5例和氟西汀组35例,分别给予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米氮平组在治疗1周起即显著下降(P<0.01),而氟西汀在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米氮平较氟西汀显著减少(P<0.01)。结论: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均安全有效,但米氮平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则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多导睡眠图(PSG)数据库选择了26例接受SSRIs治疗2周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治疗组),并同时选择了24例近3个月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未治疗组)。评估患者睡眠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Ⅱ期与Ⅲ期的睡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SRIs治疗,治疗组进入快速动眼时相(REM)的时间与未治疗组相比缩短〔(77±30)min vs.(146±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进入正常范围;治疗组的NREMⅠ期睡眠比例与治疗组相比〔(14±5)%vs.(18±8)%〕和微觉醒指数(AI)〔(14±5)次/h vs.(18±6)次/h〕均减少,但AI仍高于正常值(<5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HAMD-24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分vs.(27±10)分,P=0.007〕。Logistic回归显示治疗组患者的REML越短〔OR=0.627,95%CI(0.517,0.923)〕和AI越低〔OR=0.839,95%CI(0.721,0.987)〕,就越容易显示出临床疗效。结论抑郁症的REM睡眠异常应该是抑郁症的核心睡眠节律异常,支持了抑郁症的睡眠时相前移假说;睡眠结构的改变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例中重度抑郁症(HAMD评分≥17分)伴睡眠障碍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的抗抑郁治疗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rTMS方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潜伏期、NREM%、RE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NREM%值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 05),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潜伏期、REM%值较治疗前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NREM%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潜伏期、REM%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rTMS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能显著的延长总睡眠时间、REM睡眠潜伏期。  相似文献   

17.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多导睡眠图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状况进行评估。方法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人各98例分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症状自评量表问卷(SCL-90)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结果失眠症组PSQI各成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失眠症组SCL-90评定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分别为(72.89±25.67)分,(2.13±0.49)分,(2.25±0.69)分]与对照组[分别为(31.28±12.73)分,(1.81±0.58)分,(0.73±0.57)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失眠症组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效率降低、快眼动睡眠时间减少[分别为(43.69±11.54)分,(314.65±91.89)分,(9.89±9.07)分,(64.51±18.59)分,(33.26±15.61)分],与对照组[分别为(16.01±10.44)分,(446.41±77.81)分,(3.54±2.89)分,(91.32±3.58)分,(93.21±21.63)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失眠症组自我对总睡眠时间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减低、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增高,自我评估与实际睡眠时间不一致。结论失眠症患者不仅睡眠质量差,且伴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失眠越严重,心身症状就越明显。失眠症患者的PSG各睡眠参数有特征性的改变,利用PSG定量分析可区分出主观性失眠和客观性失眠。失眠症患者对失眠情况的主观评估与客观检测结果不一致,存在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有无快动眼睡眠指标变化。研究背景Kupfer(1972)首先提出快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是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国内有关此类研究的报道仅2篇,作为抑郁症的一个亚型─抑郁性神经征的快前研睡眼研究,国内外尚罕见报道,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对同期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及正常人各12例,进行连续2夜的睡眠脑电图描记,对比观察快动眼睡眠各项指标。结果抑郁性神经症快前眼睡眠活动度、强度及密度与抑郁症相比呈减弱趋势,与正常人相比呈增强趋势,其中以快前眼睡眠密度最为敏感,与抑郁症、正常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快动眼睡眠潜伏期3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抑郁性神经症具有快动眼睡眠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随机分成合并组(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各30例,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第1、2、4、8周末,合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对酒依赖(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AD患者(AD组)和6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进行PSG和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AD组患者PSG测定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深睡眠、觉醒次数(AN)、快眼动睡眠潜伏期(RL)等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患者中SSR测定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D患者PSG测定中的TST、深睡眠和RL等指标与SSR波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r=-0.43、-0.45、-0.51,P<0.01),与SSR波幅呈显著正相关(r=0.42、0.41、0.49,P<0.01);PSG测定中SL、AN指标与SSR波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r=0.40、0.48,P<0.01),与SSR波幅呈显著负相关(r=-0.43、-0.39,P<0.01)。结论 AD患者PSG与SSR检测证实其存在较明显的睡眠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