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丹  何志勇  罗季阳  李轩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91-91,95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行经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6-18个月回访,2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前伤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47.3%对比术后2d伤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91.3%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89.7%对比术后2d伤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91.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达到良好复位、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程坚  陶波  孙成群  高峰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22-1223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通过术前、术后摄X线片,对比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损伤神经、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切口愈合甲级。术后随访10~24个月,29例患者获得随访,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椎体高度的丢失少于椎体的1/4,cobb角由术前平均18°恢复到术后平均3°。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分,均有1~2级恢复。结论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2个月,观察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矫正高度丢失情况、后凸角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及内固定情况。结果 26例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22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4例无变化。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基本矫正。末次随访时未发生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和后凸角丢失轻微。结论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及椎体复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有利于矫正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强化钉棒系统内固定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严重丢失现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闵银川  喻元  孙根发 《吉林医学》2011,32(23):4861-4862
目的:观察选择椎弓根完整伤椎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多节段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椎弓根完整伤椎经伤椎置钉治疗18例胸腰段多节段爆裂性骨折。结果:随访18个月,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矫正有统计学意义,骨折复位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选择性经伤椎置钉治疗多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增加了脊柱胸腰段损伤的稳定性,降低了内固定断裂、松动的风险,减少脊髓再损伤,是治疗胸腰段多节段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33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其中15例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18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分别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5一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有助于伤椎恢复伤前高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减少卧床过久及加重骨质疏松等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3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治疗方法均采取在伤椎及上位椎部分采取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在椎间植骨或是置入椎间融合器。结果: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至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术后2周和术前对比,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均存在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个月比术后2周后的各项观察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取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具有复位好,在矫正后凸畸形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应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34例.经过6~24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VSA疼痛评分平均0~1分,经局部理疗后完全缓解,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至少降低1级或恢复正常;所有病例术后X线检查均获得了骨性愈合,伤椎的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及断裂.结论 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较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手术能更好的维持伤椎的复位高度,减少内固定松脱及断裂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黄南翔  刘清毅  林宏  李伟 《西部医学》2012,24(4):667-668,67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60例,受伤节段为T11~L2,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了解有无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术中未发生置钉失败及损伤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选择好适应证,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长节段跨伤椎内固定和短节段伤椎置钉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人62例,按手术节段数分为长节段内固定和短节段内固定两组,以下简称A组和B组。A组行长节段跨伤椎8钉内固定;B组行经伤椎置钉联合上、下邻椎三椎6钉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月和1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佳。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恢复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随访影像学参数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和脊柱后凸Cobb角的矫正有所丢失(P<0.05);短节段内固定组矫正丢失大于长节段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内固定方案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均可靠。长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短节段组,但在随访期间脊柱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压缩率矫正丢失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固定术后感染严重影响骨折的预后,需要认真处理。文章就感染的分类、诊断和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讨论,着重了感染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并简要介绍预防感染的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笔者于2001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手术采用K-L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AO螺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年,关节功能评定按美国骨科学会制定的标准:优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2%。无切口及深部感染,无内固定物折断。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植入和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吴寒松 《医学综述》2012,18(3):407-40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高龄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恢复,治疗后功能优于非手术治疗,已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较高的手术失败率,内固定器材选择和应用技术不当是手术失败的外在原因;骨折稳定性、骨质疏松、高龄、内科疾病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失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1-05~2005-12,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32~59岁,平均41.6岁。按schaztker分类标准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1例、Ⅵ型1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分型行内侧或外侧纵切口,用松质骨螺丝钉、T型或L型钢板内固定,16例病人因骨质压缩行髂骨取骨植骨、1例骨损缺量小,行股骨外上髁取骨植骨术。Ⅰ型中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手术同时修补,1例损伤严重切除;Ⅱ型中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保守治疗良好。结果23例病人中,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Ⅰ、Ⅱ、Ⅲ型均为3个月内,Ⅵ型1例超过6个月,同时合并ACL断裂,术后1年行关节镜下ACL重建,现患膝关节残存轻度功能障碍。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虽然schctzkerⅤ、Ⅵ型内固定术后效果欠佳,尤其合并多个组织损伤时,但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可能出现膝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但手术后早期和全面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继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49-150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01~2007年间收治的全身各部位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致骨折不愈合病例20例。结果20例病例均再次施行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内固定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规范、不当的功能锻炼及过早负重或使用伤肢是骨科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结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胫腓骨骨折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结果骨折愈合良好。胫骨愈合3-11个月,平均4.5个月,腓骨愈合2~5个月,平均3个月。膝关节活动优良。结论结合固定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本科制定A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类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取后正中切口,以伤椎为中心,显露两侧椎板及椎间小关节,椎弓根钉固定伤椎上、下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后严格规定卧床时间和内植物取出时间。结果68例患者中,随访10—26mo,平均16mo,均见骨折复位后,高度无丢失,内固定器取出后,均恢复了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根据受伤的暴力及方向,可出现不同的骨折类型,只要严格掌握AF治疗脊柱骨折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降低内植物的失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海 《中外医疗》2011,30(26):6-7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Evans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内固定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部研究对象3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平均为16个月,且均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情况的发生。采用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各病例进行功能评定,分为优、良、可、差4级。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占88.89%。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要合理选择内固定治疗,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及骨折的基本形态、骨骼本身质量、内固定手术对老年人的创伤等都是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伤椎5枚或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同时行单节段植骨融合.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现象.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Cobb角由术前的12°~42°(26.5°±7.4°)矫正至0°~16°(5.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8,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由术前的20%~50%(70%±12%)恢复至86%~10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5).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12%~56%(38%±10%)恢复至0~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P<0.05).脊髓神经功能除4例A级无变化,其余均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1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A级4例,C级3例,D级3例,E级24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前中后三柱稳定,畸形矫正满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