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产儿的红细胞输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 000g者生后几周内需多次输注红细胞(RBC)以预防或治疗贫血.以往新生儿医生强调输用"新鲜血",或直接输用父母的"热血",本文将就早产儿RBC制品种类的选择等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临床现象.早产儿贫血原因复杂,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和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贫血的重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延迟脐带结扎、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掌握严格的输血指征等.该文就早产儿贫血防治策略的预防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而且出生体质量越低,贫血出现越早,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是早产儿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而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生后2周内早期贫血的重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掌握严格的输血指征等.该文主要就早产儿贫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贫血是较常见的现象,所有早产儿生后前几周均发现血红蛋白下降而出现贫血,而且出生体重越低,贫血程度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长,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作者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下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但纠正贫血的方法国内仍以传统输血为主,间以补充VitE、叶酸、铁剂等造血药物。而输血存在某些风险,国内外已有试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贫血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于胎龄的早产儿出生时脐血的血红蛋白(Hb)值与足月儿相近,约为175±16g/L 生后1周红细胞生成活力几乎消失,Hb 及红细胞(RBC)开始下降,故早产儿生后1~3个月除少数者外均发生贫血.出生时体重越小其Hb 及RBC 数值降低越早,持续时间愈长,下降速度以及达到最低值的时间与孕龄成反比.当静脉血Hb<130g/L 或毛细血管血Hb<145g/L 时为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素预防枸橼酸咖啡因所致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早产儿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A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B在治疗组A的基础上,生后第8天给予重组人促红素。三组患儿均在生后第8天开始给依地酸铁钠口服溶液,疗程共3周;对比三组早产儿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 Ret)、红细胞比容( Hct)、血红蛋白( Hb)、血清铁蛋白( SF)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其应用鼻塞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天数、呼吸暂停的天数及输血例数。结果经治疗后患儿Ret、Hct、Hb水平及输血例数、应用鼻塞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天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的天数观察组A与观察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多于另外两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能有效预防枸橼酸咖啡因所致的早产儿贫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蛋白琥珀酸铁组和多糖铁组。生后2周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和多糖铁,于治疗后的14、28、42和60 d测定Hb、RBC、HCT、Ret、血清铁及铁蛋白等指标,并评价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RBC和HCT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琥珀酸铁组RBC和HCT均自生后逐渐降低,但分别从28 d和42 d时间点后又开始逐渐回升,而多糖铁组RBC和HCT均自生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治疗后60 d,蛋白琥珀酸铁组的Hb、RBC、HCT、血清铁及铁蛋白均高于多糖铁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疗效显著,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贫血是儿科常见问题,所有早产儿生后前几周均经历血红蛋白(Hb)的下降,且出生体重愈低,出现愈早,程度愈严重,持续时间也愈长,临床常有组织缺氧的表现:如苍白、气急、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少动或淡漠(1)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必需靠输血维持机体足够的氧转运,据统计(2,3),出生2周内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以上接受过输血,由于输血常并发溶血、感染、过敏、高血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不良反应(1,4),迫使人们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1985年人类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基因成功克隆后,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广泛用于临床,随着人们对早产儿贫血机制的日益明确和EPO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大推动了rhEPO在早产儿贫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输血对贫血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4周且出生1周后接受输血治疗的贫血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测定输血前与输血后各24 h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5个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运用二维超声观察输血前24 h及输血后1周内头颅超声变化.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0例早产儿,输血后ACA的Vs、RI较输血前降低[Vs:(46.0&#177;10.8) cm/s比(50.6&#177;10.9) cm/s,RI:(0.79&#177;0.10)比(0.84 &#177;0.13),P<0.05],Vm、PI、Vd输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ACA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89.3%的早产儿脑损伤较前无变化或减轻,10.7%的早产儿输血后出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或出血程度较前加重.结论 输血可影响早产儿大脑血流动力学,以ACA最为显著.输血可能对早产儿脑损伤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6 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用rHu Epo 6 0 0IU/kg ,隔日一次× 6周 ,加常规治疗[速力菲 8mg/ (kg·d) ,VitC 0 .1Bid ;VitE 10mg ,qd],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两组同时监测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Hb)、网织红细胞 (Ret) )、血清铁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Ret 2 .0 7% ,对照组 0 .80 9% ,两组Ret相差 10个百分点左右。治疗组血清铁 13μmol/L ,对照组 2 2 .13μmol/L ,P<0 .0 1。治疗组贫血发生率 3.3% ,对照组 6 3.4% ,P <0 .0 1,两组贫血症状有明显差异。结论 rHu Epo能预防早产儿贫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素(rhEPO)和铁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输血的影响及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对59例出生体重≤1500g,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于生后第5-7天开始予以rhEPO治疗(250U/k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同时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对照组28例未给予rhEPO和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输血的量和次数。结果组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血红蛋白(Hb)、抽血的量和次数、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无差别。每个病人的输血次数和量,rhEPO治疗组为(0.7±1.0)次/人、(8.4±13.4)ml/kg,对照组为1.6±1.2)次/人、(20.8±15.9)ml/kg;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组74.19%不需输血,而对照组32.14%不需输血(P<0.001)。两组生后Hb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05);最低的Hb均值,治疗组为(98.5±16.1)g/L,对照组为(84.9±19.3)g/L。治疗组网织红细胞于rhEPO治疗1周后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第2周达高峰。两组血清铁(SI)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rhEPO预防性治疗早产儿贫血效果显著,可减少VLBW的输血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12.
未成熟儿贫血是生后三个月内发病的一种早产地贫血,是未成熟儿对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适当反应。虽然已开展了红细胞生成素的实验治疗,但目前输血仍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红细胞压积(Hct)降至0.20~0.30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体重增加不足,以及周期性呼吸暂停(呼吸中断>20秒)和心率wt100次/分等症状。由于此时缺乏可靠的判断标准,输血治疗只能凭经验。组织缺氧可导致乳酸生成,血乳酸浓度升高在缺铁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和早产儿贫血均有过报导。本文目的旨在确定血乳酸浓度是否可用作未成熟儿贫血输血治疗指标。作者测…  相似文献   

13.
生后2~3个月内,新生儿的血红蛋白(Hb)明显下降,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早产儿Hb下降比足月儿发生更早,程度更重,称为早产儿贫血。二者均不存在致病因素,而且不能用任何营养补充来预防。生理性贫血为自限性,于出生2~3个月后Hb多自行恢复。1岁后足月儿与早产儿的Hb数值即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正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中、重型地贫常需医疗干预。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或纠正贫血,防治贫血和(或)输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治疗包括延长红细胞(RBC)寿命(如药物、脾切除)、输血、排铁、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等。由于脾切除可以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贫血对早产儿机体的影响及纠正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贫血早产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症状及血常规结果,观察输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后的疗效。结果无症状性贫血组53例,症状性贫血组37例,两组患儿诊断时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4.8±14.3)g/L和(100.1±10.8)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贫血患儿的主要症状中呼吸急促发生率最高,均给予分两次输悬浮红细胞,每次10~15ml/kg,血红蛋白由输血前的(99.1±13.5)g/L上升至(105.9±9.0)g/L,症状均缓解。结论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症状多样,应对其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素(rhFPO)和铁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输血的影响及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对59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于生后第5~7天开始予以rhEPO治疗(250 U/k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同时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对照组28例未给予rhEPO和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输血的量和次数.结果组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血红蛋白(Hb)、抽血的量和次数、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无差别.每个病人的输血次数和量,rhEFO治疗组为(0.7±1.0)次/人、(8.4±13.4)ml/kg,对照组为1.6±1.2)次/人、(20.8±15.9)ml/kg;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组74.19%不需输血,而对照组32.14%不需输血(P<0.001).两组生后Hb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05);最低的Hb均值,治疗组为(98.5±16.1)g/L,对照组为(84.9±19.3)g/L.治疗组网织红细胞于rhEPO治疗1周后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第2周达高峰.两组血清铁(SI)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rhEPO预防性治疗早产儿贫血效果显著,可减少VLBW的输血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胎龄<34 周、出生1 周后接受输血治疗的40 例贫血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测定输血前与输血结束后24 h 内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输血前后各24 h 内记录患儿有无呼吸暂停及呼吸暂停次数;输血前及输血结束时,在患儿安静时监测一次体温、血压,同时输血前后各4 h 内每小时记录一次患儿安静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等。结果 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4 h 内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4 例患儿输血前24 h 内有呼吸暂停,输血后24 h 内未再出现呼吸暂停。输血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较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输血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短轴缩短率较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输血可以改善贫血早产儿的临床症状,而且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生后最初几周,血红蛋白水平常较低,这种早期贫血可自发地发生,而且与第二期贫血相延续。目前由于铁的补充,此种情况已不常见。然而早期贫血依然存在,常称为“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第9讲:成分输血(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4-317
概述 输血是临床医疗、急诊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传统的输血无论是严重贫血还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一律给予输全血,由此常常带来不良反应,甚至发生危险.现代输血的概念已不仅仅指输全血,更多的是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即成分输血.所谓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精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剂,然后再根据临床需要输给病人.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7个月,生后1个月发现面色进行性苍白,并逐渐加重,在当地用一般抗贫血药治疗后,效差。2.5月时因重度贫血住入当地某医院,按营养不良性贫血经用维生索B_(12)、叶酸等治疗,并输血2次,贫血好转出院。近10余天,患儿又出现上述症状,查体:神清,面色、口唇苍白,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1.5cm,剑下2.5cm,脾未触及。血象:Hb50g/L,RBC1.5×10~(21)/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