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治疗(早期、中期、后期、巩固期)阐述了白玉盛主任医师辨证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思路,辨证时重视病人的临床表现,不仅调节气血阴阳,还适时加以补益之剂,使免疫紊乱达到平衡,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标准明确的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辨证部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德尔菲(Delphi)法对第2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候分类主要包括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脾肾阳虚证、瘀血内阻证、气阴两虚证有待于在第3轮问卷中做进一步讨论;(2)各证型辨证要点中的无症状及体征应删除,不考虑进入第3轮问卷中。结论:利用德尔菲法规范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标准,方法明确。  相似文献   

3.
张赓莉 《陕西中医》2000,21(11):483-483
应用滋阴凉血止血法和温阳补肾法辩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4例,总有效率85.3%。提示中医辩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为发病之本,热、毒、瘀为发病之标,并作为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互为因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基于对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扶正补虚、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法,辨证运用仲景“大方”的独特治疗理念和思路,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谢文英  张良芝 《新中医》2009,(10):113-114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的一类病症。临床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史书上早有此病诸症记述,属中医学血证、虚痨等范畴。笔者认为,精亏髓枯证是血小板减少症最根本的病机,并立益元填精生髓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现从病理生理、辨证要点、治疗法则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对阴虚火旺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it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影响。方法:收集整理了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并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31例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分析激素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血小板参数在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激素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上升,患者的血小板压积上升,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减小。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有效指标观察疗效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不同的辨治上海中医文献馆(200040)董廷瑶[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药治疗,老中医经验血小板减少性紫瘦症中医类属发症.在辨证上是有虚实之分的.实者为心肝火热,迫血发疾。虚者有阴亏火炎与牌不统血之异.兹...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尚无完全治疗办法,西医治疗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且极易复发,中医药辨证治疗ITP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的出血性疾患,故近年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祖国医学的“鼻衄”、“齿衄”、“肌衄”、“崩漏”等症,而统属“血症”范畴。现代医学常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法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亦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笔者在临床用中医药治疗ITP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辨证治疗五大法则,现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化疗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献,从汤剂、单药、辨证施治3个方面对其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宏潇教授采用治血四法辨治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经验。认为虚、火、瘀为本病的关键病机,临床治疗从唐容川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治血四法入手,辨证施治,收效甚佳。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章亚成教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总结章亚成教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结果:章亚成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结论:章亚成教授采用益气养阴和血法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病之一,中医称之为“紫癜病”,饮食失宜、情志过极、久病体虚、外感六淫等病因皆可使机体阴阳失衡,进而发为该病。孙伟正教授根据持续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特点,将辨病与辨证结合,自拟验方“血安宁”“血思饮”治疗,攻补兼施,形神共调,调和阴阳,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介绍孙伟正教授辨治持续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相似文献   

14.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中医辨证大抵可分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阻络4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补气摄血、活血化瘀之法。总结现代医家经验,辨证论治,综合调治,以期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许多原因所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国内外均主要采用强的松、脾切除术或免疫抑制剂(如VGR等)治疗。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用茜根散、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等。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1年1月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共治疗本症1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易引起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内脏出血的一类常见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多,长期服用易形成激素撤减综合征而不能根治。笔者采用益气滋阴法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63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应用基础常规治疗及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60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出血症状改善及起效时间比较。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81.8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在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出血症状及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中3个不同证型患者疗效比较,气虚失摄型、血热妄行型优于阴虚火旺型(P<0.05);4)有8例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腹泻即止。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与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在患者治疗后复查均无异常,无加重甚至减轻原有并发症。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中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高外周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短,改善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小,尤适用于气血不摄型、血热妄行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红涛 《光明中医》2010,25(12):2211-22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复方阿胶浆口服液口服,治疗组以益气填精、温补脾肾为治则口服汤药,两组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填精、温补脾肾法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常见病,多见血小板减少、紫癜反复发作及长期药物治疗引发的相关并发症,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从"五脏"辨证施治本病,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的脏腑,提出注重脾肾,不忘调肝,兼顾心肺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叶明 《北京中医药》2002,21(3):141-14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按阴虚血热型和脾肾不足型辨证施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程度。结果 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P<0.00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出血程度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