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红云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3)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方法对2008年我校401名女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7.21%、21.95%、5.74%、41.1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B超异常的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心电图异常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女教职工代谢相关性疾病和妇科疾病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女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套学院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对201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376名在校女教职工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总检出情况分别为25.80%(97例)、4.79%(18例)、7.71%(29例)、22.34%(84例)。不同体质指数女教职工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BMI与TC、LDL-C、SPB、DPB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河套学院女教职工高血脂的检出率较高,BMI水平与高血压和高血脂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3.
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和了解身体健康情况的主要方法 ,也是预防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某医科大学保健科于 1999年 3月份为校部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对象 :某医科大学全体教职工。应检人数1556人 ,实检人数为 140 8人 ,受检率为 90 4 9%。其中男性 6 89人 ,女性 719人。二、体检内容 :内科、外科、眼科、胸部X光正位片、心电图、B超 (肝、胆、脾、胰及双肾 )、化验 (血糖、血脂二项、肝功、转氨酶、乙肝五项 )等测定。三、诊断标准和疾病分类 :按照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健康状况,探讨女性知识分子保健工作的服务模式,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我校2005年860名女性教职工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电图异常、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3·83%,15·23%,7·20%,15·93%,65·47%。结论我校女性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心血管病、三高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当前女性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性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健康状况,探讨女性知识分子保健工作的服务模式,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校2005年860名女性教职工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电图异常、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3.83%,15.23%,7.20%,15.93%,65.47%.结论 我校女性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心血管病、三高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当前女性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7.
杨建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5,11(3):185-187
川北教育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杨建诗近年来,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予以密切关注和努力提高其身体素质已刻不容缓,学院的卫生科,担负着全院教职员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的责任,为了解我院教职工的身体况,对其进行切实有...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做好女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 ,我校于 1998年 12月组织全体女教职工到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项目1.1 调查对象 为我校女教职工 ,其中 ,在职女教员工 85人 ,退休女教职工 12人 ,合计 97人。扣除未婚、怀孕者等 ,应查人数 70人 ,实查人数 6 6人 ,实查率达 94.3 %。1 .2 调查项目 妇科检查 ,宫颈涂片和乳房透视 (电脑红外诊断仪检查 )。2 结果 已婚女教职工体检结果 ,乳腺小叶增生最多。患病 2 8人 ,患病率 42 .4% ;宫颈糜烂次之 ,患病 12人 ,其中轻度糜烂 10人 ,中度糜烂 2人 ,患病率 18.2 % ;阴道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和掌握高校中青年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54名中青年教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青年教职工疾病检出率为60.63%,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疾病检出率为65.40%,女性为49.33%,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在前5位的疾病为脂肪肝、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南工业大学2006年全校40岁以上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检出率高,依次为50.43%,42.83%,39.67%,27.69%,24.61%,20.16%,且退休教职工检出率高于在职教职工.结论 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重视教职工定期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工业大学2006年全校40岁以上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检出率高,依次为50.43%,42.83%,39.67%,27.69%,24.61%,20.16%,且退休教职工检出率高于在职教职工。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重视教职工定期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高校891名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后血脂异常比59岁以前有所下降。男性TG升高检出率为28.1%,女性为20.9%,男性高于女性(χ^2=4.07,p〈0.05);男性TC升高检出率为5.1%,女性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该人群是心血管病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高校891名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后血脂异常比59岁以前有所下降。男性TG升高检出率为28.1%,女性为20.9%,男性高于女性(χ2=4.07,p<0.05);男性TC升高检出率为5.1%,女性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该人群是心血管病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缓解医护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的对策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妇幼机构的16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医护人员SCL-90分量表测量结果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项因子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该群体不同性别在SCL-90上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此外医生组躯体化的得分低于护士组,敌对的得分高于护士组。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妇幼保健机构应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医护人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高校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探讨提高医院职工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为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袁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陕西师范大学医院58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工在部分SCL-90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医生岗位职工的EPQ情绪性因子分高于医生岗位医务人员。结论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方面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受性别、学历、岗位影响;医生岗位职工情绪稳定性好于非医生岗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高校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探讨提高医院职工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为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陕西师范大学医院58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工在部分SCL-90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医生岗位职工的EPQ情绪性因子分高于医生岗位医务人员。结论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方面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受性别、学历、岗位影响;医生岗位职工情绪稳定性好于非医生岗位。 相似文献